《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六 (1)
卷之十六 (1)
1. 六物散
治漏腋。腋下、足心、手掌、陰下、股里常如汗濕汙衣者。
干枸杞根,干薔薇根,甘草(各半兩),胡粉,商陸根,滑石(各一分)
上治下篩。以苦酒少許和塗,當微汗出,易衣更塗之,不過三著便愈;或一歲復發,又塗之。
白話文:
所需藥材有:乾燥的枸杞根、乾燥的薔薇根、甘草(每種各半兩),鉛粉、商陸根、滑石(每一種各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後過篩製成粉末。使用少量醋與藥粉混合塗抹於患部,會微微出汗,需換洗衣服後再次塗抹,通常不超過三次即能痊癒;若一年後再次發作,可再進行同樣的塗抹療程。
2. 頭痛證治
頭者諸陽之會,上丹產於泥丸宮,百神所集。凡頭痛者,乃足太陽受病,上連風府眉角而痛者,皆可藥愈;或上穿風府,陷入於泥丸宮而痛者,是為真頭疼,不可以藥愈,夕發旦死,旦發夕死,責在根氣先絕也。原其所因,有中風寒暑濕而疼者,有氣血食飲厥而疼者,有五臟氣鬱厥而疼者。治之之法,當先審其三因,三因既明,則所施無不切中。
白話文:
[頭痛的診治]
頭部是人體所有陽經的匯聚處,上丹田位於泥丸宮,這裡聚集了眾多神經。大凡頭痛,通常是因為足太陽經受到影響,若疼痛連接到風府和眉角,通常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痊癒;然而,如果疼痛向上穿透風府,深入到泥丸宮,這就是真正的頭痛,無法單靠藥物治癒,可能晚上發病早上就去世,或者早上發病晚上就去世,這主要是因為生命根本的氣息已經斷絕。
追根究底,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受風、寒、暑、濕影響而產生的疼痛,有的是由於氣血、飲食、厥逆導致的疼痛,還有的是五臟氣鬱、厥逆引起的疼痛。對於頭痛的治療,首先應該查明這些可能的原因,一旦原因明確,那麼採取的治療措施就能更精準地對症下藥。
以上就是頭痛診治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 芎辛湯
治傷風寒生冷,及氣虛痰厥,頭疼如破;兼眩暈欲倒,嘔吐不定。
附子(生去皮臍),烏頭(生去皮尖),天南星,乾薑,甘草(炙),川芎,細辛(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姜五片,茶芽少許,煎七分,去滓,食後。
白話文:
這份藥方「芎辛湯」用來治療因風寒或受冷導致的疾病,以及氣力不足、痰多導致的昏厥,頭痛到像是要裂開;同時伴有頭暈眼花,隨時可能倒下,以及頻繁且不穩定的嘔吐。
藥方成分包括:附子(去皮去心,未經烹煮)、烏頭(去皮去尖,未經烹煮)、天南星、乾薑、甘草(經過烤焙)、川芎、細辛(以上各成分比例相同)。
製作方法是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狀。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量,加入兩盃水,五片薑和少量的茶芽一起煎煮,煮至剩下約七分之一的水量後,濾掉藥渣,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