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8)

1. 百草膏

治一切惡瘡,不問乾溼痛癢,日近年深,百藥不瘥。

羊屎(不拘多少)

上一味,上下以瓦盛蓋,柴木燒令煙盡,末之,麻油調敷。癢者,入輕粉少許;痛者,入麝香少許神效。一法,用杏仁、輕粉,最殺蟲。

白話文:

[百草膏]

用來治療各種嚴重的瘡口,無論是乾裂、濕潤、疼痛或癢,無論是新傷還是舊疾,就算多種藥物都無法治癒的情況。

羊糞(數量不限)

取上述的一味藥材,將其放入瓦器中,上面再蓋上瓦器,用柴火燒至煙盡,然後磨成粉末,再以麻油調和後敷在患處。如果患處癢,可以加入少量的輕粉;如果患處疼痛,可以加入少量的麝香,效果非常顯著。另外一種方法,使用杏仁和輕粉,對殺滅瘡口中的蟲子有很好的效果。

2. 㿗風證治

男子精血不調,外為風冷所襲,致陰下濕癢,搔之不已,流注於腳,悉生瘡瘍,名曰㿗風。世謂腎臟風者,乃認㿗為腎也。㿗屬宗筋,繫於肝,胃陽明養之,陽明主肌肉,循經流入四肢,故使四肢生瘡,正謂之㿗風,非腎臟風也。

白話文:

[㿗風的診斷與治療]:當男子的精血失調,身體遭受風寒侵襲,會導致私處濕疹瘙癢,若不停抓撓,使得濕氣沿著腳部擴散,最終在身體各部位生成瘡瘍,這種病症被稱為㿗風。世人常誤以為這是腎臟風病,認為㿗風與腎臟相關。然而,㿗風實際上是與宗筋(男性的生殖系統)有關,而宗筋連接於肝臟,並由胃陽明脈所養護。陽明脈負責調理肌肉,其循行路徑可遍佈四肢,因此,當受到㿗風影響時,四肢可能出現瘡瘍,這纔是真正所謂的㿗風,並非腎臟風病。

希望這能幫助到你!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說明,請隨時告訴我。

3. 四生散

治㿗風上攻下注,耳鳴目癢,鼻赤齒浮;或作口瘡,下注陰濕,四肢搔癢,遍體生瘡;及婦人血風。

白附子,沙苑蒺藜,黃耆,羌活(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酒調下。有人將豬腎破開,入鹽糝藥於其間煨服亦佳。㿗屬宗筋,胃陽明養之,故有是證。

白話文:

[四生散]

用來治療由風邪引起的上下侵襲,如耳鳴、眼睛癢、鼻子紅腫、牙齒松動;或是口腔潰瘍,下部濕潤,四肢皮膚癢,全身長疹子;以及婦女因血風引起的不適。

所需藥材:白附子、沙苑蒺藜、黃耆、羌活(這些藥材各取相同份量)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鹽和酒調合後飲下。另外,有人會將豬腎切開,把鹽和藥粉夾在其中烤熟食用,效果也很好。「㿗」屬於宗筋的範疇,由胃部的陽明經負責養護,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症狀。

4. 烏頭煮鹽丸

治元臟氣虛,㿗風入胃,上攻頭疼眼赤,眵淚昏澀,口乾咽燥;下注四肢疼痛,癧節重著,陰下濕癢,足脛腰膝,遍生瘡瘍,及風水浮腫。

川烏頭(洗淨,大者破開,小者全用),蒼朮,吳茱萸(各四兩),京三稜(半兩),白鹽(十二兩,用水煮四味,候烏頭透,控乾洗淨鹽)

上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溫酒、鹽湯任下。凡水病必忌鹽,此藥用鹽無所忌。

升麻和氣飲,治如前。(方見瘡瘍門)

天麻煎,治如前。(方見瘡瘍門)

白話文:

【烏頭煮鹽丸】

主治:本藥適用於因元氣虛弱,外感風邪入侵胃部,導致頭痛、眼睛紅赤、眼屎多、視力模糊、口乾舌燥;以及風濕下侵,造成四肢痠痛、關節沉重、私處濕癢、小腿與腰部膝蓋長滿瘡瘍,或有全身水腫的風濕症狀。

藥材:川烏頭(需先清洗乾淨,大的要切開,小的可整顆使用)、蒼朮、吳茱萸(各160克)、京三稜(80克)、白鹽(480克,需用水同煮上述四種藥材,待川烏頭煮透後,瀝乾水分並洗去表面鹽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每次服用50粒,空腹時以溫酒或鹽水送服。一般水腫患者需避免攝取鹽份,但服用此藥無需忌鹽。

升麻和氣飲,其療效與前述相同。(該方可在瘡瘍章節中查閱)

天麻煎,其療效與前述相同。(該方可在瘡瘍章節中查閱)

5. 癬證治

凡癬種類亦多,所謂苔癬、瓦癬、荷葉癬,雖以皮膚氣血凝滯所為,或有風濕搏成者,或為人傳染得之者,種狀不同。治之各有方。

白話文:

關於癬的種類其實非常多,像是苔癬、瓦癬、荷葉癬等。這些雖然主要是因為皮膚的氣血運行不順導致,但也有的是由風濕引起,或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傳染而來,每種癬的外觀特徵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療上,每種癬都有其特定的治療方法。

6. 昨葉荷草散

治一切癬,無問風濕氣血,與夫相染而生者。

昨葉荷草(即瓦松,曬乾,一兩),枯礬(一錢),雄黃(半錢)

上為末。以羊蹄菜根先蘸醋揩癬上,令癢破,即以藥末乘濕塗敷,不過三兩次即愈。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各種皮癬,不論是由風濕、氣血問題,或是相互感染所引起的。

所需材料有:昨葉荷草(也就是瓦松,需曬乾,用量約一兩),枯礬(用量約一錢),雄黃(用量約半錢)。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首先用羊蹄菜根蘸些醋擦拭在患處,直到患處發癢並稍微破皮,然後趁著患處還濕潤時,把藥粉塗敷在上面,通常只需重複二至三次就能痊癒。

7. 妒精瘡證治

夫邏欲人多患妒精瘡者,以婦人陰中先有宿精,男子與之交接,虛熱即成。初發在陰頭如粟,拂之則痛甚矣,兩日出清膿,作臼孔,蝕之大痛。婦人亦有此病,生在玉門內,正似疳蝕瘡,不痛為異耳。

白話文:

對於那些性生活頻繁的人,常會患上一種稱為妒精瘡的疾病。這主要是因為女性生殖器內已存在舊有的精液,當男性與其發生性行為時,虛弱和熱氣的情況就會導致這種病的形成。初期,這種病會在男性的陰莖頭上出現像粟粒大小的癥狀,觸摸時會感到劇烈的疼痛,大約兩天後,會開始排出清澈的膿液,並形成類似臼孔的傷口,這會讓人感到極大的痛苦。而女性也會患上這種病,但通常會生長在她的私密部位內,非常類似於一種名為疳蝕瘡的疾病,唯一的不同是這種病不會感到疼痛。

8. 麝香散

治妒精瘡。

麝香,黃礬,青礬(各等分)

上為末。小便後敷之。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名為妒精瘡的病症。

所需材料有麝香、黃礬、青礬,這三種材料用量相等。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在小便後,將粉末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