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7)

1. 瞿麥散

治癰疽已潰。排膿止痛,利小便。

瞿麥(一兩),芍藥,桂心,赤小豆(酒浸炒),川芎,黃耆,當歸,白蘞,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空腹服。

白話文:

所需藥材包括:瞿麥(1兩)、芍藥、肉桂粉、紅小豆(先用酒浸泡後炒過)、川芎、黃耆、當歸、白芷、麥門冬(去心,以上各2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粉末,用酒調和後飲下,應在空腹時服用。

2. 內塞散

治癰疽熱退,膿血不止。排膿止痛。

防風,茯苓,白芷,桔梗,遠志,甘草,人參,川芎,當歸,黃耆(各一兩),桂心(半兩)附子(兩個,炮),厚朴(薑製,二兩),赤小豆(二兩半,酒浸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米湯調下。

白話文:

【內塞散】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膿瘍在發燒退後,仍然持續有膿血流出的情況,能幫助排出膿液並緩解疼痛。

藥方成分如下:防風、茯苓、白芷、桔梗、遠志、甘草、人參、川芎、當歸、黃耆(每種各30克)、桂心(15克)、附子(2個,需炮製)、厚朴(薑汁處理過,60克)、赤小豆(62.5克,需先以酒浸泡再炒過)。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約6克,以溫熱的酒或米湯調和後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