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卷之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

1. 二石散

治肉疸飲少,小便多,如白泔色,因酒所致,其脈弦滑。

凝水石(煅水飛),白石脂(煅),栝蔞根,桂心(各一兩一分),菟絲子(酒浸別研),知母(各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大麥飲調下。

白話文:

[二石散]

用於治療肉瘤導致的飲食減少,小便頻繁且尿液呈現米泔水般的白色,此病症常由過量飲酒引起,患者脈象特徵為弦滑。

藥方成分及其份量如下:煅燒後的凝水石與白石脂(均需煅燒處理),栝樓根,桂皮的心部(以上四種材料各取一兩一分),菟絲子(需先以酒浸泡再研磨),知母(上述兩種材料各取三分)。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的藥粉,以大麥茶調和後服用。

2. 桂術湯

治酒疸因下後,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韭齏狀,大便正黑,皮膚不仁,其脈微而數。

桂心,白朮(各一兩),枳實(麩炒去瓤),京豉,乾葛,杏仁,甘草(各半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白話文:

【桂術湯】

主治的是因為過度飲酒導致黃疸,長久之後轉變為黑色膽汁症。病人的雙眼泛青、臉色發黑,感覺心裡像吃了韭菜末一樣不舒服,大便顏色非常黑,皮膚失去知覺,脈搏微弱但頻率快。

藥方成分包括:肉桂心、白朮(各取一兩),炒製去籽的枳實、京鼓豆、乾葛、杏仁、甘草(各取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七分,濾掉殘渣,在飯前服用。

3. 當歸白朮湯

治酒疸發黃,結飲癖在心胸間,心下縱橫堅滿,骨肉沉重,逆害飲食,小便赤黃。此由本虛,飲食生冷,與脾胃痰結所致,其脈弦澀方。

白朮,茯苓(各三兩),當歸,黃芩,茵陳(各一兩),前胡,枳實(麩炒去瓤),甘草(炙),杏仁(麩炒,去皮尖,各二兩),半夏(湯洗七次,二兩半)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姜七片,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白話文:

【當歸白朮湯】

主治因過量飲酒導致的黃疸,以及飲食積滯或水飲停聚在心胸部位,造成胸口橫向及縱向的脹滿感,身體骨骼肌肉感到沉重,影響食慾,小便呈現赤黃色。這些症狀主要是因為身體本來就虛弱,加上食用生冷食物,和脾胃功能不佳,痰濕積聚所引起,其脈象特徵為弦澀。

藥方成分為:白朮、茯苓各90克,當歸、黃芩、茵陳各30克,前胡、麩炒去瓤的枳實、炙甘草、麩炒去皮尖的杏仁各60克,半夏需用湯清洗七次,用量為50克。

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約16克,用400毫升的水,加入七片薑,煮至剩下約280毫升,濾掉藥渣,在飯前服用。

4. 人參飲

治飲酒房勞,酒入百脈,令人恍惚失常。

人參,白芍藥,栝蔞根,枳殼(麩炒去瓤),茯神,酸棗仁,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二兩)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因過度飲酒和房事勞累導致的症狀,酒進入全身的血管,讓人產生恍惚不適的狀態。

使用的藥材有:人參、白芍藥、栝蔞根、經過麩炒去掉瓤的枳殼、茯神、酸棗仁、炙過的甘草,這些各取一兩;以及取兩兩的熟地黃。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狀。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份量,加入一杯水煮至剩下七分,過濾掉藥渣,待溫熱時,在飯後或睡前服用。

5. 如神散

治酒毒不散,發黃,久久浸漬流入清氣道中。宜引藥納鼻,滴出黃水愈。

苦瓠子(去皮),苦葫蘆子(去皮,各三七個),黃黍米(三百粒),安息香(二皂子大)

上為末。以一字搐入鼻中,滴出黃水一二升。忌勿吹。或過多,即以黍瓤燒灰、麝香末各少許搐鼻,立止。

白話文:

[如神散]

用於治療因酒精毒素未能散出,導致身體出現黃疸,長時間後毒素滲入到清氣通道中。適合使用此藥粉吸入鼻子,能促使黃色液體滴出,有助於病情好轉。

所需材料包括:苦瓠子(去皮)、苦葫蘆子(去皮,各取三十七個)、黃黍米(三百粒)、安息香(取兩塊皁角大小)。

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取少量藥粉吸入鼻中,可促進黃色液體排出約一至兩公升。請勿強力吹鼻。若黃色液體排出過多,可立即用黍瓤燒成的灰及少許麝香粉吸入鼻中,即可立刻止住流出。

以上就是該古方的現代化翻譯。

6. 女勞疸證治

夫交接輸瀉,必動三焦,上焦屬心,中焦屬脾,下焦屬腎,動則熱,熱則欲火熾,因入水中,中焦熱鬱,故能發黃;下焦氣勝,故額黑;上焦走血隨瘀熱行,大便溏黑;貴勝人有男女同室而浴者,多成此病,攝生之人,不可不知。

白話文:

在性行為後排泄,必定會影響到三焦的功能,上焦歸屬於心臟,中焦歸屬於脾臟,下焦歸屬於腎臟。當它們被影響時,身體就會產生熱能,熱能增強了慾望之火。如果此時進入冷水中,會導致中焦的熱氣被壓抑,因而可能引發黃疸;下焦的氣力過盛,因此臉部尤其是額頭會顯得晦暗;上焦的血液會跟著瘀滯的熱氣運行,導致大便呈現稀黑狀。有許多人在與異性共處一室沐浴後,往往會患上這種疾病,對於注重養生保健的人來說,這些知識是必須瞭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