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4)

1. 夢影

二便艱澀,咽膈阻悶,非脫證也。殆由情志鬱結,怒木直升,痰亦隨之,堵塞華蓋,故治節不行,脈道不利也。但宜宣肺,氣行自愈。以紫菀、白前、兜鈴、射干、菖蒲、枇杷葉、絲瓜絡、白豆蔻為方,一劑知,四劑愈。(證者,證也,如斷案之有證據也。然證有真有偽,有似是而非,以致恆為所眩,如此案辨暑脫,則得其證矣。

素園。證極危而方甚輕,其效乃如神,全由辨證之的。謝城。)

蔣敬堂令堂,年七十四,陡患嘔瀉,身熱腹痛,神思不清。或以為霍亂,或慮其虛脫。迎余診之,脈微弱而數。曰:暑脈自虛,不可以高年而畏脫,辛散痧藥,則不免耗傷其津液,爰定芩、連、滑、斛、茹、柏、銀花、竹葉、橘皮、枇杷葉之方,冬瓜湯煎,一劑而熱退神清,再劑霍然,敬堂慷慨多情,知醫施藥,余契友也。庚申春,聞其爭先拒兵,竟以被戕。

惜哉。徐德生家一婢,年十七矣。陡患腹痛,稍一言動,則痛不可支,以為急痧中惡,遍治不應。飛請余往,尚以丹雄雞強伏其心下,然神色如常,並不吐瀉,脈來牢澀,苔色膩黃,乃多食酸甘而汛阻也。詢之果然,以桃仁、紅花、生蒲黃、靈脂、香附、延胡、芍藥、海䖳、蘆菔為方,送龍薈丸,遂愈。

陳喆堂令郎子堂,甲寅春,連日勞瘁奔馳之後,忽然大便自遺,並非溏瀉,繼言腹痛,俄即倦臥不醒,及喚醒,仍言腹痛,隨又沉沉睡去,或以為痧,或以為虛,邀余決之,身不發熱,二便不行,舌無苔而渴,脈弦澀不調,非痧非虛,乃事多謀慮而肝鬱,飢飽、勞瘁而脾困,困而食滯於中也。

予檳、枳、橘、半、楂、曲、菔、楝、元胡、海䖳,服二劑,痛移臍下,稍覺知飢,是食滯下行矣。去楂、曲,加梔、芍,服一劑,更衣而愈。(此證不難於認食滯,而難於認肝鬱,且當勞倦後見嗜臥證,不以為痧,必以為虛,而兼用參朮以顧脾胃,如此則肝愈不舒,而變證作矣。半癡用藥至輕,而奏效至捷,良由手眼雙絕。

素園。余嘗問半癡曰,既肝鬱於上,而食不下行矣,何以干矢自遺而不覺乎。半癡謂胃與大腸,原一氣相貫,惟其食滯於胃而不化,似與大腸氣不相貫。故廣腸宿糞出而不覺,經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是亦變也。所謂不足者,非言中氣虛也。以中氣為病所阻,則不足於降濁升清之職,故溲便為之改常也,余聞而折服其善讀古書,宜乎臨證之神明變化,令人莫測也。

因思霍亂之吐瀉無度,乾霍亂之便秘不行,皆變也,皆中氣為病所阻,而不足於降濁升清之職也,設泥不足為虛,則諸霍亂皆當補中氣為治矣,於是益嘆半癡闡發經旨為不誣。菊齋。此說與前釋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說,可以互證,謝城。)

白話文:

夢影

大便小便困難,咽喉阻塞,但並非脫症。大概是由於情志鬱結,肝氣(怒)上升,痰也跟著上升,阻塞了心神,所以氣機運行不暢,經脈不通。只需宣通肺氣,氣機暢通即可自愈。用紫菀、白前、兜鈴、射干、菖蒲、枇杷葉、絲瓜絡、白豆蔻組成藥方,一劑見效,四劑痊癒。(證者,即證據,如同斷案一樣要有證據。但證據有真有假,有似是而非的,容易讓人迷惑,如同辨別暑熱脫症,必須要有確實的證據。)

素園。病情危急,但處方卻很輕,療效卻如同神效一般,完全是因為辨證準確。謝城。

蔣敬堂母親,七十四歲,突然嘔吐腹瀉,發熱腹痛,神志不清。有人認為是霍亂,有人擔心是虛脫。我應邀診治,脈象微弱而頻數。我說:暑熱引起的脈象本就虛弱,老年人不必害怕脫症,如果用辛散的驅痧藥物,反而會耗傷津液,於是決定使用黃芩、黃連、滑石、白僵蠶、生地黃、側柏葉、金銀花、竹葉、橘皮、枇杷葉組成藥方,用冬瓜湯煎服,一劑藥後熱退神清,再服一劑就痊癒了。敬堂慷慨多情,精通醫理,施藥有方,是我的摯友。庚申年春天,聽說他抗敵先陣,最終英勇犧牲。

可惜啊。徐德生家裡的一個十七歲的婢女,突然腹痛,稍微說話或動一下,就痛得受不了,認為是急性的痧症中惡,遍治無效。緊急請我診治,當時她強忍著疼痛,腹部略微按壓,但面色如常,沒有嘔吐腹瀉,脈象沉澀,舌苔膩黃,這是由於飲食過多酸甜之物導致的氣血阻滯。詢問後果然如此,我用桃仁、紅花、生蒲黃、靈脂、香附、延胡索、白芍藥、海藻、蘿蔔子組成藥方,再加送龍薈丸,於是痊癒。

陳喆堂的兒子子堂,甲寅年春天,連日勞累奔波後,突然大便失禁,並不是腹瀉,接著說腹痛,立刻就昏睡不醒,叫醒後,仍然說腹痛,然後又沉沉睡去。有人認為是痧症,有人認為是虛症,邀請我診斷。他沒有發熱,大小便不通,舌苔少而口渴,脈象弦澀不調,既不是痧症也不是虛症,而是由於操勞過度,思慮過多導致肝鬱,飢飽不調,勞累過度導致脾虛,脾虛又導致食物停滯於胃中。

我用檳榔、枳實、橘皮、半夏、山楂、神曲、蘿蔔子、苦楝皮、元胡索、海藻組成藥方,服兩劑藥後,疼痛移到臍下,稍微感覺到飢餓,這是停滯的食物下行了。去處山楂、神曲,加入梔子、白芍藥,服一劑藥後,就痊癒了。(這個病症,不難判斷是食物停滯,難的是判斷肝鬱,而且勞倦後出現嗜睡的症狀,不認為是痧症,必然認為是虛症,並服用人參、白術來益氣健脾,這樣反而會使肝氣更不通暢,病情反而加重。半癡用藥極輕,療效卻極快,真是妙手回春。)

素園。我曾問半癡說:既然肝鬱在上,食物又不往下走,為什麼會大便失禁而不自知呢?半癡說:胃和大腸本來就是一氣相通的,只是因為食物停滯在胃中而不消化,好像與大腸之氣不相通,所以大腸裡宿便排出而不自知,經書上說:「中氣不足,則小便和大便會發生改變」,這也是一種改變。所謂不足,不是說中氣虛弱,而是因為中氣被疾病所阻滯,所以不能完成降濁升清的職能,所以大小便才會發生改變。我聽了他的解釋後,佩服他善於研讀古書,難怪他臨證診治如此神妙,令人難以捉摸。

我想到霍亂的嘔吐腹瀉無度,乾霍亂的大便不通,都是病理變化,都是中氣被疾病所阻滯,不能完成降濁升清的職能。如果把中氣不足等同於虛弱,那麼所有的霍亂都應該補中氣治療了,因此我更加讚歎半癡對經典醫籍的闡釋是正確無誤的。菊齋。這種說法與先前解釋邪氣聚集,氣必然虛弱的說法,可以互相印證。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