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下 (11)
卷下 (11)
1. 夢影
終劑。即各證皆減。蓋氣分偏虛之體,不禁吐瀉之泄奪。誤餌苦寒,微陽欲絕,故以真武、理中合法以復脾腎之陽。詰朝再視,脈起肢和,即裁附、桂、乾薑,加黃耆、石斛,服旬日全愈。凡吐瀉甚而津液傷,筋失其養,則為之轉。故治轉筋者,最要。顧其津液,若陽既回,而再投剛烈,則津液不能復,而內風動矣,此寒霍亂之用附、桂,亦貴有權衡,而不可漫無節制,致墮前功也。
(余此番之病,危同朝露,若非半癡,恐不能救,嘗聞張柳吟先生云,使病者聽半癡論病之無微不入,用藥之無處不到,源源本本,信筆成章,已覺疾瘳過半。古云:檄愈頭風,良有以也。光遠。案中議論極精微,凡用藥皆宜具此權衡,方無過當之言。否則藥雖中病,而服之不止,反受其害,不但熱藥爾也。
定州楊照藜素園。霍亂之霍,即霍疾之義,謂亂之最速者也。嘗見體素豐腴之人,一病半日,僅存皮骨,其傷人之速可知。蓋霍亂脾土先傷,脾主肌肉也。謝城。)
陳藝圃亦知醫,其室人於仲秋患霍亂轉筋,自診以為寒也。投熱劑,勢益甚,招朱椒亭視之,亦同乎主人之見也。病尤劇,乃延余勘,曰:此寒為外束之新邪,熱是內伏之真病,口苦而渴,姜附不可投矣。與河間法,人皆不信,再與他醫商之,仍用熱劑,卒至口鼻出血而死。
(霍亂一證,近來時有,而醫皆不甚識得清楚,死於誤治極多。半癡特著專論,辨析簡當,實今日醫家首要之書。以其切於時用,不可不亟為熟讀而研究也。光遠。)
甲辰五月下旬,天即酷熱異常,道路卒死者甚多,有腹痛者,有不痛者。人率以香燥痧丸投之,輒無效。蓋香燥反以益熱,而此證並非陰寒濕毒之邪,即古所謂中暍也。不出戶庭之人,亦有病此者,必其人陰分素虧,內熱較甚,或居處飲食之失宜也。往往延醫不及,醫多不識其病,雖死身不遽冷,亦有口鼻流血者,是暑從吸入,直犯心臟也。時余居錢塘之髦兒橋,嘗稟先慈,令家人慎起居,薄滋味,乃六月初二日午膳後。
季傑弟婦,腹忽微痛,平日貪涼,自謂受寒也。私囑女僕沽燒酒飲之,即狂瞀不安。先慈知之,命僕從四路速余回,日晡昳也。病者已口鼻出血死矣。其時新產婦人死者尤多,以陰血大去,暑熱易侵。而昧者不知因時制宜,尚扃其窗戶,幕以簾幃,環侍多人,飲以糖酒故也。
粗工亦不察天時人稟之不齊,動輒生化湯,雖熱象已顯,猶誤信產後宜溫之俗說,而不知因證制方之活法,以致覆杯而斃者比比。或問當此熱地如爐,惡露不行而腹痛者,生化湯既不可服,宜用何方?余謂六一散最佳。既行瘀血,又能清熱也。設暑熱重感,雖石膏犀角,對證皆為良藥,古人何嘗禁用。
白話文:
夢影
此病症諸證皆減輕。因病人氣分偏虛,禁不起吐瀉的損耗,誤服苦寒之物,陽氣將絕,故用真武湯、理中湯合方以恢復脾腎之陽氣。次日清晨再診,脈象有力,肢體溫暖,於是改用附子、桂枝、乾薑,再加黃耆、石斛,服用十日痊癒。凡是吐瀉嚴重,津液受損,筋脈失養,就會導致轉筋。所以治療轉筋,最重要的是顧護津液。如果陽氣已回,又服用過於峻烈的藥物,則津液難以恢復,反而會導致內風,這就是寒霍亂用附子、桂枝也要謹慎權衡,不可過度,以免前功盡棄。
我的這次疾病,危急如同朝露,如果不是我醫術精湛,恐怕無法痊癒。我曾聽張柳吟先生說,讓病人聽我論病,細緻入微,用藥準確到位,源頭本末都講清楚,病人病情就好了一大半。古人說:「檄能治頭痛」,確實有道理。光遠記。文中論述極其精微,用藥都要謹慎權衡,才能避免用藥過度。否則,即使藥物對症,但服用過量,反而會受害,不只是熱藥如此。
定州楊照藜素園記。霍亂的「霍」,就是霍疾的意思,指病情發展最迅速的疾病。我曾見體格豐腴的人,半日之間就只剩皮骨,其傷人速度可見一斑。因為霍亂先傷脾土,而脾主肌肉。謝城記。
陳藝圃也懂醫術,他妻子仲秋時患霍亂轉筋,自行診斷為寒症,服用熱藥,病情反而加重,於是請朱椒亭診治,朱也認為是寒症。病情更加嚴重,才請我診治。我說:這是外感寒邪,內有伏熱,口苦而渴,不能用附子、乾薑。我用河間派的療法,大家都懷疑,又去請教其他醫生,仍用熱藥,最終導致口鼻出血而死。
霍亂這種疾病,近來時有發生,而醫生大多不了解,死於誤治的很多。半癡先生專門撰寫論述,分析簡潔明瞭,是當今醫生必讀的首要書籍,因為它切合實際應用,不可不認真研讀和研究。光遠記。
甲辰五月下旬,天氣酷熱異常,路上猝死者很多,有的腹痛,有的不痛。人們一般用香燥痧丸治療,卻無效。因為香燥反而助熱,而這種病症並不是陰寒濕毒,而是古人所說的中暑。不出門的人也會有這種病,一定是陰虛內熱較重,或者居住飲食不當。往往延誤醫治,醫生又不認識這種病,即使死後屍體也不立即變冷,有的還會口鼻流血,這是暑邪從呼吸道侵入,直犯心臟。當時我住在錢塘的髦兒橋,曾囑咐母親,讓家人注意起居,飲食清淡,結果六月初二日午飯後。
季傑的弟媳,突然腹部輕微疼痛,平時愛吃冷飲,自認為受寒了,私下讓僕人買燒酒喝,於是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母親知道了,立即派僕人四處尋找我回來,已是日暮時分。病人已經口鼻出血而死。當時產後婦女死亡的更多,因為陰血大量流失,容易受暑熱侵襲。而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卻不知道因時制宜,仍然關閉門窗,用簾子遮擋,圍繞很多人,喝糖酒,所以導致死亡。
粗心的醫生也不觀察天時和人體的差異,動不動就用生化湯,即使熱象已經明顯,還錯誤地相信產後宜溫的俗說,而不懂得根據病情制訂藥方的活法,以致於導致產婦死亡的屢見不鮮。有人問,在這種酷熱的天氣,惡露不行而腹痛,生化湯不能服用,應該用什麼方劑?我說六一散最好,既能行瘀血,又能清熱。如果暑熱侵襲嚴重,即使是石膏、犀角,對症下藥也是良藥,古人何嘗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