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卷上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0)

1. 紀律

凡見路途卒倒之人,縱無藥贈,但能移之陰處,即是一服清涼散也。吐瀉穢濁,隨時掃除淨盡。毋使熏觸病人與旁人,醫來時尤宜加意。否則臭難嚮邇。如何息心靜氣以辨證耶?

八、宜鎮靜。凡患急證,病人無不自危,旁人稍露張皇。病者逆謂必死,以致輕者重,而重者遂嚇殺矣。蓋人雖壽至百齡,未有不貪生畏死者,此人之情也。故近情之醫,雖臨危證,非病人耳聾者,必不當面言凶。親友切勿交頭接耳,以增病人之懼。婦女更勿顰眉掩淚,以致弄假成真。

九、宜泛愛。凡患急證,生死判乎呼吸,苟不速為救治,病必轉入轉深。救治而少周詳,或致得而復失,骨肉則痛癢相關,毋庸勉強。最苦者,貧老無依,經商旅賈,舟行寄廡,舉目無親。惟望鄰友多情,居停尚義,解囊出力,起此危疴。

十、保胎孕。凡懷妊於夏月而陡患腹痛者,雖在臨貧之際,先須握其手而指尖不冷,撫其額而身不發熱者,方是將娩之痛。否則即是痧患。而痧藥類多妨孕,概勿輕試。余每以晚蠶沙及雪羹治之,無不立效。挾寒者,紫蘇、砂仁、香附、橘紅之類可用。設患霍亂重證,先取井底泥,敷心下及丹田,再用卷而未舒之嫩荷葉,焙乾五錢,蚌粉減半共研,新汲水入蜜調服三錢。並塗腹上,名罩胎散。

若系寒霍亂,用伏龍肝研末,水和塗臍方寸,干即再塗。服藥尤須加慎,一切傷胎之品,均不可用。回陽膏亦不可貼。

白話文:

紀律

路上遇到有人突然昏倒,即使沒有藥物,只要能將其移到陰涼處,就相當於給他服了一劑清涼散。嘔吐腹瀉的污穢之物,要隨時清理乾淨,避免熏到病人和旁人,尤其醫生來了更要格外注意,否則臭味難以靠近,怎麼能靜下心來辨證呢?

八、要保持鎮靜。凡是患急症的病人,都會感到害怕,旁人稍微慌張,病人就會認為自己必死無疑,輕症會加重,重症甚至會被嚇死。人即使活到一百歲,也難免貪生怕死,這是人之常情。所以,經驗豐富的醫生,即使面對危急的病情,除非病人耳聾,都不會當面說病情凶險。親友切勿交頭接耳,增加病人的恐懼。婦女更不要皺眉哭泣,以免弄假成真。

九、要廣泛施愛。凡是患急症的,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間,如果不及時搶救,病情必定會越來越嚴重。即使搶救了,稍有不周詳,也可能治好後又復發。家人之間,本就休戚相關,不必勉強。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貧窮、年老、無依無靠的人,例如經商的旅人、寄宿在廟宇的人,舉目無親,只能寄希望於鄰居朋友多一些同情心,施以援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十、孕婦保胎。懷孕的婦女在夏天突然腹痛,即使經濟困難,也要先檢查她的手腳是否冰冷,額頭是否發熱。如果手腳不冷,額頭不熱,才是快要分娩的疼痛;否則就是痧症。而治療痧症的藥物大多會影響胎兒,絕對不能輕易嘗試。我通常用晚蠶沙和雪羹治療,效果都很好。如果伴有寒症,可以用紫蘇、砂仁、香附、橘紅等藥物。如果患上嚴重的霍亂,先取井底泥敷在心窩和丹田,再用卷起來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焙乾五錢,與一半量的蚌粉一起研磨,用新汲的水加蜂蜜調服三錢,並塗在腹部,名為罩胎散。

如果是寒霍亂,可以用伏龍肝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塗在肚臍周圍一寸的地方,幹了就再塗。服藥更要謹慎,所有會傷害胎兒的藥物都不能使用,回陽膏也不能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