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章撰,陸懋修刪補,何廉臣重訂

《重訂廣溫熱論》~ 第一卷 (40)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 (40)

1. 天花

又次天花,除寒濕陰毒外,每多因溫毒而發。其症有順、逆、險三者之分;且其逆症、險症,尤多於順症。其順症之天花痘,仍照常發熱三日,放標三日,起長二日,灌漿三日,收靨三日;始於見形,終於結癡,凡十四五日之間而已。

如一二日初出如粟,血點淡紅潤色,於口鼻年壽之間先發兩三點;二三日,根窠圓混,氣滿血附,長髮飽滿;四五日,大圓光澤,大小不一;五六日,氣會血附,紅活鮮明:六七日,氣化漿行,光潔飽滿;七八日,氣旺血附,神全色潤;八九日,漿足根化,而無他證;十一二日,血盡毒解,氣調漿足而斂;十三四日,氣血歸本,漿老結癡;十四五日,氣血收功,痂落瘢明:是以不必窮治,窮治反凶。

至於逆險之症,必系溫毒熱盛,壯火食氣,氣失其運,火邪妄行空竅;郁遏處則冷,衝突處則熱,飛殃臟腑,種種惡候。如火邪爍肺,則鼻煤衄血,咽痛聲啞;淫於大腸,則暴瀉如注;逆傳如心,則煩躁癲狂,弄舌黑刺;移於小腸,則溺膏溲血;肆虐於脾,則唇裂肌燥,目胞紅腫;淫於胃,則消渴飲冷,口穢噴人,順乘於肝,則液沸淚熱;乘於膽,則淚血;返於腎,則必灑墨塗朱,迸裂泡湧,空竅失血,神昏躁亂。

煎熬及此,則亦無臟不銷,不腑不燥矣!似此梟毒烈焰之症,必現惡形、惡色,一見點而爍津耗液,損氣涸血,諸般肆虐。此種溫毒天花,攻解萬不可緩,且解緩而攻速:更萬不可以涼解姑試之,以貽潰臟腑。治法惟費氏必勝湯最力大而效速,其次余氏清溫敗毒飲、梁氏十全苦寒救補湯,均可酌用。

毒勢稍輕者,清涼攻毒散,紫草承氣湯亦效。費建中所謂毒出鬱伏而重者,重與之攻,而輕與之散,是也。其間惟陷症、悶症,尤逆而險。若初起痘稠密,暈紅紫,而頂陷下,紫陷也,甚則暈腳乾枯,中有黑臍,而成黑陷。此毒熱熾盛,蔽其氣、凝其血,而陷也;清毒活血湯重加犀角,倍芩、連、耆、紫。

然當其紫陷時,不過一二劑,痘立起;及至黑陷,則受毒已深,雖用此方,必須加三妙血,庶可十救一二。惟血陷與紫陷相類,但血陷雖紅,然必淡而不紫;紫陷屬熱,氣粗身熱;血陷屬虛,氣少身涼。其症不可不辨。

紫陷以清毒活血湯為主;毒在氣者,宜加洋參、石膏以清之;毒在血者,宜加犀角、大黃、地龍、豬尾血以破之;毒之枯燥劫胃者,宜金汁、人中黃、雞矢白,借濁陰之性,以制陽毒而攻破之,血陷以參桂鹿茸湯為主;倦食、手足厥冷,加木香、丁香、肉桂;寒戰咬牙,加肉桂,附子;泄瀉、膿漿難成,去歸,加炒白朮、丁香、肉桂、酒炒白芍、煨訶子、肉果。其治亦迥乎不同。

至於悶痘,為痘科第一險症,身熱二三日,痘欲出未出,或煩悶、驚搐、譫語,皆由毒氣踞內,不得出外,須審其症而分別治之。如痘影紅紫,聲亮氣粗,手足熱,脈洪數,此毒氣壅盛,不能驟發,而驚搐煩躁著,宜費氏清解散宣之。如痘影形色同前,但聲重鼻塞,或流涕,脈洪數,此內毒本盛,外為風邪所束,鬱滯不得出,而驚搐煩躁者,宜費氏蘇解散發之。雖然,悶痘一症,方書但言白悶、紫悶、緊悶,從無辨救之法。

白話文:

另外一種天花,除了因為寒濕陰毒引起的之外,大多是因為溫熱的毒邪而發病。它的症狀可以分為順證、逆證和險證三種,而且逆證和險證的情況比順證要多。順證的天花痘,仍然按照常規發展,發燒三天,痘點顯現三天,開始長大兩天,痘漿充盈三天,痘瘡收縮三天,從開始出現到結痂脫落,大約在十四五天之間。

如果是一兩天剛開始出現,像小米粒一樣,血點顏色淡紅潤澤,在口、鼻、年壽部位先出現兩三點;二三天時,痘的根部圓潤飽滿,氣血充盈,開始生長飽滿;四五天時,痘瘡圓潤有光澤,大小不一;五六天時,氣血充盈,痘瘡呈現鮮活的紅色;六七天時,氣化為漿,痘瘡光潔飽滿;七八天時,氣旺血足,精神飽滿,顏色潤澤;八九天時,漿液充足,根部開始化解,而且沒有其他症狀;十一二天時,血毒消解,氣血調和,漿液充足而開始收斂;十三四天時,氣血回歸本元,漿液成熟結成痂;十四五天時,氣血恢復,痂皮脫落,留下疤痕。像這樣的情況,就不需要過度治療,過度治療反而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至於逆證和險證,必定是因為溫熱毒邪過盛,導致體內陽氣過旺而消耗正氣,使氣機運行失常,火邪隨之妄行,在鬱積的地方就會感到寒冷,在衝突的地方就會感到發熱,毒邪侵害臟腑,出現各種惡劣的症狀。例如火邪灼傷肺部,就會出現鼻孔出血、咽喉疼痛、聲音嘶啞;毒邪蔓延到大腸,就會出現腹瀉如注;逆傳到心臟,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癲狂、伸舌頭、舌頭上有黑刺;轉移到小腸,就會出現小便混濁有血;毒邪侵犯脾臟,就會出現嘴唇乾裂、肌肉乾燥、眼皮紅腫;毒邪侵犯胃部,就會出現口渴喜冷飲、口臭難聞;順著肝臟向上蔓延,就會出現眼淚發熱;侵犯膽囊,就會出現流淚帶血;返回到腎臟,必定會出現血尿,甚至噴出像墨汁一樣的血水,痘瘡破裂湧出,七竅失血,神志昏迷、煩躁不安。

到了這種程度,就會出現沒有哪個臟器不被損傷,沒有哪個臟腑不乾燥的情況!像這種毒性猛烈的症狀,必定會出現可怕的形狀和顏色,一旦出現痘點,就會迅速消耗津液,損傷氣血,出現各種肆虐的狀況。這種溫毒引起的天花,絕對不能延誤治療,而且要迅速解除毒邪,更不能用寒涼的藥物去試探,以免損害臟腑。治療方法只有費氏的必勝湯效果最強、見效最快,其次是余氏的清溫敗毒飲、梁氏的十全苦寒救補湯,都可以酌情使用。

毒勢稍輕的,可以用清涼攻毒散、紫草承氣湯,也有效果。費建中說的,毒邪鬱積在體內而且病情嚴重,就要用攻下的方法,病情輕微的就要用疏散的方法,這個說法是對的。其中,只有陷症和悶症尤其危險。如果剛開始出現的痘瘡密集,周圍發紅發紫,但是痘頂卻凹陷下去,這就是紫陷,嚴重的話,周圍的紅暈乾枯,中間有黑色的臍點,就成了黑陷。這是由於毒熱過盛,阻礙氣血運行,導致痘瘡凹陷。可以用清毒活血湯,並加重犀角、黃芩、黃連、黃耆、紫草的分量。

當出現紫陷的時候,用藥一兩劑,痘瘡就會馬上隆起,但是到了出現黑陷的時候,說明毒邪已經深入,即使使用這個方子,也必須加上三妙血,或許能救回十分之一二。血陷與紫陷類似,但是血陷雖然紅,但是顏色一定比較淡而不紫;紫陷屬於熱證,患者氣粗、身體發熱;血陷屬於虛證,患者氣少、身體發涼。這個症狀一定要仔細辨別。

紫陷主要用清毒活血湯治療;毒邪在氣分的,適合加用洋參、石膏來清除;毒邪在血分的,適合加用犀角、大黃、地龍、豬尾血來攻破;毒邪導致體液枯竭,損傷胃氣的,適合使用金汁、人中黃、雞矢白,借用這些濁陰的藥物來制約陽毒,攻破毒邪。血陷主要用參桂鹿茸湯治療;如果出現食慾不振、手腳冰冷,就加上木香、丁香、肉桂;如果出現寒戰、咬牙,就加上肉桂、附子;如果出現腹瀉、膿漿難以形成,就去掉當歸,加上炒白朮、丁香、肉桂、酒炒白芍、煨訶子、肉果。治療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

至於悶痘,是天花中最危險的症狀,患者發燒兩三天,痘瘡想出又沒出來,或者出現煩悶、驚厥、說胡話,都是因為毒氣鬱結在體內,不能發散出來,需要仔細辨別症狀來分別治療。如果痘影呈現紅紫色,聲音洪亮、氣息粗重,手腳發熱,脈搏洪大而快,這是毒氣壅塞,一時不能發出,並且伴有驚厥、煩躁,應該用費氏的清解散疏通。如果痘影顏色和之前一樣,但是聲音沉重、鼻塞或者流鼻涕,脈搏洪大而快,這是體內本來就毒氣很盛,外感風邪所束縛,導致毒邪鬱結不能發散,並且伴有驚厥、煩躁,應該用費氏的蘇解散發散毒邪。雖然如此,悶痘這一症狀,醫書上只說有白悶、紫悶、緊悶,從來沒有詳細的辨證施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