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瘟疫論》~ 卷末 (2)
卷末 (2)
1. 諸方
梔子豉湯
梔子,香豉
先煮梔子,後入香豉,白水煎。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等分)
白水煎。
小陷胸湯
黃連,半夏,栝蔞實
先煎栝蔞實,後內二味,白水煎。
導赤瀉心湯
黃連(酒洗),黃芩(酒洗),山梔(薑汁炒黑),滑石(飛),知母(鹽酒拌),犀角(鎊),甘草(生),人參,麥冬(去心),茯苓(各一錢)
加燈心、生薑、大棗煎。
豬苓湯
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各一兩)
白水煎。
天水散(加硃砂,名益元散。)
滑石(六錢),甘草(一錢)
研細末,井水或燈心湯調。
柴葛解肌湯(捶法,加石膏一錢。)
柴胡,葛根,甘草,黃芩,芍藥,羌活,白芷,桔梗
加薑、棗煎。
吳氏三消飲
檳榔,厚朴,草果,知母,葛根,芍藥,甘草,羌活,黃芩,柴胡,大黃
加薑、棗煎。
六君子湯
人參,白朮,茯苓,炙草,陳皮,半夏
加薑、棗煎。
歸脾湯(一方無白芍。)
人參,白朮,黃耆,茯神,棗仁,遠志,木香,當歸,白芍,炙甘草
加桂元肉、薑、棗煎。
清燥湯
蒼朮(一錢,炒),白朮(五分,炒),黃耆(一錢半),人參(三分),茯苓(三分),黃連(一分,炒),黃柏(二分,酒炒),甘草(二分),陳皮(五分),豬苓(二分),澤瀉(五分),升麻(二分),柴胡(一分),五味子(九粒),神麯(二分,炒),麥冬(二分),當歸(二分,酒洗),生地黃(二分)
白水煎。
大柴胡湯
柴胡(一錢),大黃(二錢),枳實(一錢),黃芩(一錢),半夏(一錢),白芍(一錢)
加生薑三錢,大棗一錢煎。
吳氏清燥養榮湯
知母,天花粉,當歸身,白芍,甘草,生地(汁),陳皮
加燈心煎。
補中益氣湯
人參,白朮(炒),黃耆(蜜炙),炙草,陳皮,當歸,升麻(蜜炙),柴胡(炒)
加薑、棗煎。
三黃石膏湯
黃柏,黃芩,黃連,梔子,淡豆豉,麻黃,石膏
加生薑、大棗、細茶煎。熱服。
防風通聖散(又名雙解散。)
防風,大黃,當歸,芍藥,芒硝,荊芥,麻黃,梔子,連翹,甘草,桔梗,石膏,滑石,薄荷,黃芩,白朮,川芎
加生薑、蔥白煎。
逍遙散
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
加煨姜煎。
瓜蒂散
甜瓜蒂(炒黃),赤小豆
共為末,熟水或韭水調。量虛實服,或用搐鼻。
葛根蔥白湯
葛根,芍藥,知母,川芎
加蔥白、生薑煎。
平胃散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加薑、棗煎。
吳氏承氣養榮湯
知母,當歸,芍藥,生地黃,大黃,枳實,厚朴
加姜煎。
涼膈散
芒硝,大黃(酒浸),山梔,連翹,黃芩(酒炒),甘草,薄荷
白話文:
諸方
梔子豉湯:梔子、香豉。先煮梔子,再放入香豉,用白水煎煮。
黃連解毒湯: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等分)。用白水煎煮。
小陷胸湯:黃連、半夏、栝蔞實。先煎栝蔞實,然後加入黃連、半夏,用白水煎煮。
導赤瀉心湯:黃連(酒洗)、黃芩(酒洗)、山梔(薑汁炒黑)、滑石(飛)、知母(鹽酒拌)、犀角(鎊)、甘草(生)、人參、麥冬(去心)、茯苓(各一錢)。加入燈心、生薑、大棗煎煮。
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各一兩)。用白水煎煮。
天水散:(加硃砂,名益元散。)滑石(六錢)、甘草(一錢)。研磨成細末,用井水或燈心湯調服。
柴葛解肌湯:(捶法,加石膏一錢。)柴胡、葛根、甘草、黃芩、芍藥、羌活、白芷、桔梗。加入薑、棗煎煮。
吳氏三消飲:檳榔、厚朴、草果、知母、葛根、芍藥、甘草、羌活、黃芩、柴胡、大黃。加入薑、棗煎煮。
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加入薑、棗煎煮。
歸脾湯:(一方無白芍。)人參、白朮、黃耆、茯神、棗仁、遠志、木香、當歸、白芍、炙甘草。加入桂圓肉、薑、棗煎煮。
清燥湯:蒼朮(一錢,炒)、白朮(五分,炒)、黃耆(一錢半)、人參(三分)、茯苓(三分)、黃連(一分,炒)、黃柏(二分,酒炒)、甘草(二分)、陳皮(五分)、豬苓(二分)、澤瀉(五分)、升麻(二分)、柴胡(一分)、五味子(九粒)、神麴(二分,炒)、麥冬(二分)、當歸(二分,酒洗)、生地黃(二分)。用白水煎煮。
大柴胡湯:柴胡(一錢)、大黃(二錢)、枳實(一錢)、黃芩(一錢)、半夏(一錢)、白芍(一錢)。加入生薑三錢,大棗一錢煎煮。
吳氏清燥養榮湯:知母、天花粉、當歸身、白芍、甘草、生地(汁)、陳皮。加入燈心煎煮。
補中益氣湯:人參、白朮(炒)、黃耆(蜜炙)、炙甘草、陳皮、當歸、升麻(蜜炙)、柴胡(炒)。加入薑、棗煎煮。
三黃石膏湯:黃柏、黃芩、黃連、梔子、淡豆豉、麻黃、石膏。加入生薑、大棗、細茶煎煮,熱服。
防風通聖散:(又名雙解散。)防風、大黃、當歸、芍藥、芒硝、荊芥、麻黃、梔子、連翹、甘草、桔梗、石膏、滑石、薄荷、黃芩、白朮、川芎。加入生薑、蔥白煎煮。
逍遙散: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加入煨薑煎煮。
瓜蒂散:甜瓜蒂(炒黃)、赤小豆。研磨成末,用熟水或韭水調服。根據虛實情況服用,或用於搐鼻。
葛根蔥白湯:葛根、芍藥、知母、川芎。加入蔥白、生薑煎煮。
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加入薑、棗煎煮。
吳氏承氣養榮湯:知母、當歸、芍藥、生地黃、大黃、枳實、厚朴。加入薑煎煮。
涼膈散:芒硝、大黃(酒浸)、山梔、連翹、黃芩(酒炒)、甘草、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