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溫熱經緯》~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仲景伏氣熱病篇

《傷寒論》曰:陽明,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下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周禹載曰:浮緊,傷寒脈也。何以為熱病?以其發於夏,不惡寒,反惡熱也。又何以獨言陽明?以夏時濕熱上蒸,邪從胃發,且腹滿而喘,種種皆陽明證也。然咽燥非少陰證耶?不知陽明為從出之途,少陰其伏藏之地也。夫既陽明熱病,曷又為脈反浮緊?正以夏時肌腠本開,人本多汗,風邪襲入,致腠理反閉而無汗,故夏之風脈,每似冬之寒脈也。今云汗出而脈亦浮緊者,正因浮甚有力,熱邪盛而致也。

白話文:

《傷寒論》說:如果出現了“陽明”症狀,即脈搏跳動強烈而且緊張,喉嚨乾燥、口中苦味,腹部脅迫性疼痛並且呼吸困難,身體發熱出汗但不怕冷反而怕熱,身體感覺沈重。如果用發汗療法治療,會變得焦慮不安,心跳加速並開始胡言亂語;如果使用高溫灸療法,就會感到驚恐和焦慮,無法入睡;如果進行通便治療,胃部就容易變空虛,外來的能量波動影響到隔膜,導致心中產生痛苦感。如果有舌苔的話,可以服用【梔子豉湯】來治癒。如果口渴想喝水,嘴巴裡很幹燥,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如果脈搏浮起,身體發熱,口渴想要喝水,但是尿液排泄受阻,就可以服用【豬苓湯】來治療。 周禹載說:“浮緊”的脈象是感冒的特徵,為什麼被認為是熱病呢?因為它發生在夏天,患者不怕寒冷反而害怕炎熱。另外,為什麼只提到“陽明”?因為夏季溼熱上升,疾病通常是由胃部引起的,同時還伴有腹部脷脳脣脹等各種“陽明”病症。然而,“咽喉乾燥”不是“少陰”的病症嗎?這主要是因為“陽明”是疾病的出口,“少陰”是潛藏的地方。“既然已經確診為‘陽明’熱病,那為什麼脈象還是浮緊?”這是因為夏季皮膚毛孔原本就是打開狀態,人們本身也會流很多汗水,所以當風邪侵入後,會使皮膚毛孔關閉而沒有汗水排出,因此夏季的風脈往往像冬季的寒脈一樣。現在說“汗出”而脈象仍然浮緊的原因,正是由於脈搏非常強大,熱邪太過旺盛所造成的。”

若不知者,以辛熱汗之,耗其精液,必至躁妄昏昧。火劫溫針,燥其陰血,必至驚擾無寐。下之,必亡其陰,必至胃虛邪陷,心中懊憹。此皆誤治,將何以救之乎?觀舌上苔滑者,則外邪尚在,以梔子解熱,香豉祛邪,是為合法。若渴飲漿水,口乾舌燥,知其外邪亦入,總以白虎湯為治,加人參者,以誤治而精液大傷也。

設使緊脈去而浮在,發熱飲水,小便不利,則其浮為虛,而熱已入膀胱,入膀胱者,曷不飲以四苓而主以豬苓耶?傷寒之小便不利,結於氣分;熱病之小便不利,由於血分者也。因邪郁既深,耗液日久,故必以阿膠補虛,滑石祛熱,而無取乎白朮也。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病情的人用辛辣熱性的藥物出汗治療,會消耗掉患者的體液,導致患者變得煩躁、昏迷不清醒。使用火法和溫針療法會使陰性血液乾燥,會導致驚慌不安無法入睡的情況發生。進行瀉下的治療方法,則必定會讓陰部失去水分,並且讓脾胃虛弱,出現心煩意亂的症狀。這些都是錯誤的治療方法,那麼應該怎樣輓救呢?

觀察舌頭上的苔蘚溼潤的話,說明外部的疾病還在體內,可以服用梔子來解除熱度,食用豆類食物去除邪惡物質,這是正確的做法。如果感到口渴並且想喝漿水,嘴巴乾澀,這表明外部疾病的病毒已經進入身體內部了,總的原則就是採用白虎湯來進行治療,在其中加入人參的原因是因爲誤診而導致體內的液體大量流失。

假設緊脈消失了但是仍然有輕微的存在感,發熱並喝水後尿量減少,那這種症狀可能是虛症,而且熱量可能進入了膀胱。如果是這種情況,爲什麼不飲用含有四種茯苓成分的東西作爲主要治療手段呢?傷寒的小便不通暢是在氣的部分結塊; 熱性疾病的小便不通暢是由血液部分引起的。因爲邪氣積聚得越來越深, 消耗體液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所以必須用阿膠補虛, 用滑石祛除熱度, 而不是選擇白朮。

沈堯封曰:未經誤治之時,本是白虎湯主治。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周禹載曰:渴而小便不利,本當用豬苓湯,然汗多在所禁也,此與傷寒入腑不令溲數同意。蓋邪出陽明,已劫其津,汗出復多,更耗其液,津液曾幾,更可下奪耶。當以白虎加人參去其熱,則小便之不利者,津回而自利矣。

沈堯封曰:穀食在胃,全賴津液充足,方能滑潤達下,若津液一枯,穀食即燥結難下,故陽明非燥不病。然燥者五氣之一,而五氣中風與熱,亦能致燥。《易》曰:燥萬物者,莫熯乎火。又曰:風自火出。此三義皆因乎天者。若人之致燥有二:汗與小便是也。苟過多則亦未有不燥者矣。

白話文:

沈堯封說:沒有經過錯誤治療的時候,這是白虎湯的主要治療方法。 陽明經證,出汗很多而且口渴的人,不能使用豬苓湯。因爲汗水太多導致胃中的乾燥,豬苓湯再使尿液增多的原因。 周禹載說:口渴並且排尿不便的情況,本來應該使用豬苓湯,但是過多的汗水是在禁止使用的範圍內,這與傷寒進入臟器不讓尿頻相同。因爲在陽明經證出現後已經消耗了體內的水分,如果再次大量出汗,則會進一步消耗液體,體內剩餘的水分很少,還能通過腹瀉來治療嗎?應當採用白虎加人參去除熱氣,那麼排尿不便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沈堯封說:食物在胃裏完全依賴於充足的水分才能順利地向下移動,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食物就容易變得乾結難以消化,所以陽明經證不是乾燥就不會生病。然而乾燥是五行之一,而在五行之中風和熱也能引起乾燥。《易經》上說:“能使萬物變乾燥的東西沒有比火更強。”還說:“風從火出來”。這三個含義都是由於自然界的因素引起的。但如果人的原因造成乾燥有兩種情況:出汗和排尿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小心過度也會產生乾燥的現象。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溺。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雄按:「發汗則譫語」下,似脫一「甚」字。

馬元儀曰:此證發汗則偏於陽而津液傷,攻下則偏於陰而真氣損,惟有白虎一法,主解熱而不礙表裡,但三陽病脈當浮大,而亦有微弱不起者,以邪熱抑遏,不得外達,待清其壅則脈自起,勿謂陽衰故脈微也。

雄按:更不可誤以為陽證見陰脈。

章虛谷曰:此條邪熱更重,瀰漫三陽,而致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者,不知味也。由胃中濁壅熏蒸,故又面垢也。熱甚神昏,則譫語遺溺。若未經誤治而自汗出者,主以白虎湯。

白話文:

三個太陽經絡同時受病,腹部脅肋部都感到飽脹,身體沈重,翻身困難,舌頭沒有味道而且臉上有油膩感,胡言亂語並且尿失禁。如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會導致病人胡言亂語更加嚴重。如果使用通便的方式治療,就會在前額出現汗水,四肢冰冷。如果是自然出汗的話,就應該服用白虎湯來治療。

雄氏注釋:“‘發汗則譫語’下面似乎缺少一個“甚”字。”

馬元儀說:這種症狀,如果用發汗方法治療,會使津液受到損害;如果用通便方式治療,會對正氣造成損傷。只有白虎方是唯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它能解除高燒而又不會影響到皮膚和內臟。但是,對於三個太陽經絡的疾病來說,脈搏通常是浮大的,但也有可能變得微弱無力,這是因為邪氣壓制了正氣,使得正氣無法向外傳遞。等到清除掉阻塞後,脈搏自然就能恢復正常,不要認為這是由於正氣衰退所造成的脈搏微弱。

雄氏注釋:“千萬不能錯誤地把陽性病症看作是陰性的病症。” 章虛谷說:本節所述的病情比前面幾段要嚴重得多,邪火已經蔓延到了三個太陽經絡,從而引發了腹部、胸腔以及全身的疼痛,甚至連翻身都很困難。舌頭失去知覺的原因是在胃中的污物產生了大量的蒸汽,所以才會讓面部看起來很髒。由於邪火過盛,神志不清,因此還會胡言亂語並伴有尿失禁的情況。如果不是經過錯誤的治療而是自己出汗的話,就可以服用白虎湯進行治療。

雄按:仲淳云:宜加百合。此倒裝文法,謂非誤發其汗之汗,故名自汗出。

雄按:尤在涇注云:「若自汗出」句,頂「腹滿身重」四句來。若誤發其汗而致譫語。

雄按:白虎加人參湯,或可救也。或下之,額上生汗者,是絕汗也。手足逆冷,陽氣將亡,即所謂再逆促命期,非白虎所可治也。

白話文:

雄按:仲淳說:應該加上百合。這是倒裝的寫法,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為錯誤地出汗而出汗,所以叫做自汗出。

雄按:尤在涇註解道:"如果出現了自汗"這一句,是在接續前面的 "腹部脅張、身體沈重" 四個字來說的。如果是因為錯誤地出汗而導致胡言亂語的話,

雄按:可以考慮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救治。或者進行排便治療後,頭部開始流汗的人,那是死亡前兆的徵象。四肢冰冷,表示陽氣已經快要消逝,也就是俗稱的再次反覆會加速生命期限的情況,這種情況不是白虎所能處理的。

2. 仲景外感熱病篇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王安道曰:暑熱者,夏之令也。大行於天地之間,人受傷而為病,名曰中暑,亦曰中熱,一也。葉香岩曰:熱地如爐,傷人最速。

趙以德曰: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渴者,中暍也。

周禹載曰:冬月有寒,則能傷人,名中寒;夏月有熱,亦能傷人,名中熱。此是外來之熱,故曰中。非即伏寒發出,夏必病熱之熱也。然而同用白虎者,總以所傷在氣,則所主在金,所病在熱。生金者土,金生者水,金病則我母我子俱病,故與伏氣之在少陰,發出之由陽明者無異。

要皆並主一湯,全不因冬月之伏,與夏月之中為二義也。又全不以伏氣之渴,與今病之渴為稍異也。嗚呼!聖人於此,有意立方,無心表異,以千古之前,自有此理,萬世之下,自有此悟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受到太陽中的高溫影響時,就會出現「暍」的情況。這個人會出汗、怕冷、身體發燒且口渴。王安道說:夏天的炎熱是自然界的命令,在大地間流傳著,如果人們被它傷害了就叫做中暑或中熱,意思是一樣的。葉香巖說:像火爐一樣的地方最容易傷到人的健康。趙以德說:出汗後感到寒冷、身體發燒但不口渴的人,可能是得了中風症狀;如果有口渴現象,那就是得瞭中暑症狀。周禹載說:冬天有寒冷可以傷害人類,稱作中寒;夏季有高溫也可以傷害人類,稱作中熱。這是因為外部環境帶來的高溫導致的,所以才叫中熱。但是使用同一種藥物治療的原因是在於,不管哪一種疾病都是由於空氣污染引起的,因此都屬於肺部疾病的範疇。產生肺部的是脾臟,肺部產生的是腎臟,肺部生病的話,它的母親和孩子都會生病,因此對於那些潛藏在少陰經脈裡的病毒以及從陽明經脈中釋放出來的病毒沒有區別。所有這些情況都可以通過服用同一種草藥進行治療,完全不會根據冬季的病毒感染和夏季的病毒感染的不同特點進行分類。此外,這種方法還能夠讓千百年之後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雄按:古人但以寒為肅殺之氣,而於暑熱甚略,是闕文也。

徐洄溪曰:凡汗出多之病,無不惡寒者,以其惡寒汗出而誤認為寒,妄用熱劑,則立危矣。

何報之曰:汗大泄不止亡陽,且令腎水竭絕,津液內枯,是謂亡陰。急當滋水之上源。三伏之義,為金受囚也。金遇丙丁,失其清肅,而壬水絕於巳,癸水絕於午,西北之寒清絕矣。前人有謂夏月宜補者,乃補天元之真氣,非補熱火也。令人夏食寒是也。

沈堯封曰:此是熱病證據,《素問》在天為熱,在地為火。熱者,火之氣也。故熱乃五氣之一。而熱病即傷寒有五之一。《傷寒論》以《難經》「熱」字,恐與下文「溫」字相混,故特指出曰:暍是也。感烈日之氣而病,即《素問》寒、暑、燥、濕、風之暑病。或曰:暍是陽邪,暑是陰邪,土潤溽暑,熱兼濕言也。

白話文:

古人的看法只把寒冷視為嚴峻的殺伐之氣,對於暑熱卻很少提及,這是遺漏了重要的部分。徐洄溪說:凡是出汗過多的疾病,都應該怕冷,因為他們錯誤地以為自己感到寒冷而出汗,就胡亂使用熱藥物,這樣會立即危險。何報之說:大量流汗不停止就會導致陽氣喪失,並且使腎臟中的水分完全耗盡,造成身體內部乾涸,這就是所謂的亡陰。應及時滋養水源。三伏的意思是指金受到困擾。金遇到丙丁(夏天),失去它的清爽和清明,而在巳年和午年的時候,西北方的寒冷清新已經消失了。前輩有人曾說夏季要進補,那是為了增強天地之間的真正能量,而不是增加熱量。例如讓人們在夏天吃冰品等食物。沈堯封說:這些都是熱病症狀,《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在天上為熱”,在地上為火”。熱是由火產生的能量。因此,熱是一種五氣之一。而且熱病也是傷寒的一種。《傷寒論》引用《難經》中的“熱”一詞,恐怕它會被下面的“溫”混淆,所以特別指出了它是“暍”的意思。感受炎熱太陽的影響而生病,也就是《黃帝內經·素問》所描述的寒、暑、燥、濕、風的暑病。有些人說:“暍是陽性的邪氣,暑是陰性的邪氣,土地溼滑悶熱,指的是熱加上溼。”

似與暍有異,曰寒往則暑來,與寒對待,非專言熱而何?古人稱「暑、暍、熱」一也。若濕熱並至之病,《難經》名曰濕溫,不名暑。迨至隋唐後皆指濕熱為暑,於是真暑之名失,而暍之名更不知為何病矣?

雄按:《北齊書·後主紀》:六月遊南苑,從官暍死者六十人。《千金須知》云:熱死曰暍,是唐時尚知暑暍之為熱也。

雄按:《內經》云: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又云: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蓋暑為日氣,其字從日,曰炎暑,曰酷暑,皆指烈日之氣而言也。夏至後有小暑、大暑;冬至後有小寒、大寒。是暑即熱也,寒即冷也。暑為陽氣,寒為陰氣。乃天地間顯然易知之事,並無深微難測之理,而從來歧說偏多,豈不可笑!更有調停其說者,強分動得、靜得為陰陽。

白話文:

似乎和中暑有所不同,因為當寒冷過去,夏天就到來了,這和寒冷相對應,不是單純講的是熱又是什麼呢?古人都把“暑、暍、熱”看作是一回事。如果溼熱同時出現的疾病,《難經》命名它叫做溼溫,而不是暑。直到隋唐以後都把溝渠中的水認定為暑,於是真的暑的名字失去了,而中暑的名字更是不知道是什麼病症了? 雄按語:《北齊書·後主紀》:“六月遊南苑,跟隨的官員因中暑死亡的人數達到了60人。”《千金需知》說:“被熱死叫作中暑”,這是唐代還知道暑和中暑都是熱的意思。 雄按語:《黃帝內經》說:“在天上就是熱,在地上就是火,它的特點就是暑。”又說:“年份火氣旺盛,就會導致炎熱流傳。”大概暑是指白天的氣候,這個詞來自太陽,“炎暑”、“酷暑”的意思都是指烈日下的氣氛。夏季之後有小暑和大暑,冬季之後有小寒和大寒。所以暑就是熱,寒就是冷。暑是陽性的氣息,寒是陰性的氣息。這些是在自然界中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並沒有很深奧難懂的道理,但是自古以來各種不同的看法很多,難道不是很可笑嗎?還有那些調整平衡這種觀唸的人,勉強區分成活動得到或安靜得到作為陰陽的不同表現。

夫動靜惟人,豈能使天上之暑氣,隨人而判別乎?況《內經》有陰居避暑之文,武王有樾蔭暍人之事,仲景以白虎湯為熱病主方,同條共貫,理益彰彰。何後賢之不察?而好為聚訟以紊道,深文以晦道耶!若謂暑必兼濕,則亢旱之年,濕難必得,況兼濕者何獨暑哉?蓋濕無定位,分旺四季,風濕寒濕,無不可兼,惟夏季之土為獨盛,故熱濕多於寒濕。然暑字從日,日為天氣。

濕字從土,土為地氣。霄壤不同,雖可合而為病,究不可謂暑中原有濕也。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王三陽曰:經文「寒」字,當作「邪」字解,亦熱也。方中行曰:世本作「表有熱,里有寒」,必系傳寫之誤。夫白虎本為治熱病、暑病之藥,其性大寒,安得里有寒者可服之理?詳本文脈浮滑,不但無緊,且復多滑,乃陽氣甚而鬱蒸,此里有熱也。裡熱甚必格寒於外,多厥逆身涼而為亢害之證,此表有寒也。

白話文:

人的活動和休息是由自己控制的,怎麼能讓天空中的暑氣隨著人的判斷來決定呢?而且,《黃帝內經》中有“居住在陰暗處避免暑氣”的文章,周武王也有樹下乘涼導致中暑的事情,張仲景把【白虎湯】作為治療熱病的主要方劑,這些都是同一道理,理由更加清楚明白。為什麼後來的人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反而喜歡引起爭論擾亂真理,用嚴厲的文字隱藏真理呢? 如果說暑氣一定會伴隨著溼氣,那麼乾旱的年份,溼氣很難得到,更何況伴隨著溼氣的不只是暑氣嗎?因為溼氣沒有固定的位子,在四個季節都可能旺盛,風溼、寒溼都可以與它相結合,只有夏天的土壤最強壯,所以熱溼比冷溼更多一些。然而,“暑”字來自太陽,太陽代表了天氣;“溼”字來自土地,土地代表了地氣。天地之間的不同,雖然可以一起成為疾病的原因,但不能說暑氣原本就含有溼氣。 傷寒症狀,脈搏浮滑,這表示皮膚表面有熱度,內部有寒冷,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王三陽說:“經文中‘寒’字應該理解為‘邪’字的意思,也就是熱。” 方中行說:“書籍上是這樣寫的——'表有熱,裏有寒',一定是抄錄時出現錯誤。因為白虎本身就是治療熱病、暑病的藥物,它的特性非常寒冷,怎麼能夠讓身體內部有寒冷的人服用呢?”仔細看本文的脈搏浮滑,不僅沒有緊繃感,還有很多光滑的地方,這是陽氣過剩而引起的悶熱,這說明身體內部有熱量。身體內部的熱量太大就會排斥外部的寒冷,經常出現四肢冰冷、身體發冷的情況,形成對抗性的病症,這就是皮膚表面有寒冷的原因。

《厥陰篇》中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則知此「表裡」二字為錯誤可知,當為上下更易。

魏念庭曰:此里尚為經絡之裡,非臟腑之裡也。

沈堯封曰:里有寒之「寒」字,乃「暍」字之誤。如果里有寒,何以反用石膏、知母乎?表有熱,即身熱也。上節止言病名,不言脈證,此節詳言脈證,出方主治,兩節本是相承,叔和校訂時,此節幸有「寒字」之誤,不被摘出。若見「暍」字,早已摘置別論中矣。程郊倩云:暍病脈不浮,不思《傷寒論》之暍,即《難經》之熱病也。

《難經》云: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此是緊要處,豈可模糊讀過。本條脈浮滑,與《難經》熱病脈合,則白虎的是熱病主方,而「寒」字的是「暍」字之誤。

白話文:

《厥陰篇》中的脈象滑動且四肢冰冷的人,表示體內有熱邪,可以用白虎湯來治療。因此可以知道這裏的“表裏”兩個字是有錯誤的,應該改爲“上下”。 魏念庭說:“這裏所說的‘裏’指的是經絡裏的部位,並不是臟腑。” 沈堯封說:“這裏有寒冷的‘冷’字其實是‘暑氣’的誤寫。如果有寒冷的症狀,爲什麼反而要用到石膏和知母呢?” 表面發熱就是身體發熱的意思。前一節只提到了病症名稱,沒有提到脈象診斷;這一節詳細描述了脈象診斷並給出了治療方法。這兩節本來應該是相互關聯的,在張仲景修訂時,這一節有幸因爲出現了“冷”字的誤寫,所以沒有被挑出來。如果是看到了正確的“暑氣”字樣,早就已經被放在其他章節裏面討論過了。 程郊倩說:“暑病的脈象並不浮躁,如果不考慮《傷寒論》裏面的暑病,那麼這就是《難經》裏面的熱病。”

《難經》說:“熱病的脈象陰陽都會上升。上升的時候會變得光滑,下降的時候則會有分散澀滯的現象出現,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怎麼能夠隨便讀過去就忘記了呢!”這條條文中脈象浮滑的情況與《難經》中所記載的熱病脈象相符,則說明白虎湯是對付熱病的主要藥物,“冷”的字樣實際上是“暑氣”的誤寫。

雄按:楊素園大令云:此條「寒」字,諸家所辯,未能妥貼。徐君亞枝謂:當作「痰」字解,於義較協。余謂徐君此解,可稱千古隻眼。夫本論無痰字,如濕家胸中有寒之「寒」字,亦作痰字解。蓋痰本作淡,會意二火搏水成痰也。彼濕家火微濕盛,雖渴而不能飲,是為濕痰。

此暍病火盛爍液,脈既滑矣,主以白虎湯,則渴欲飲水可知,是為熱痰。凡痰因火動,脈至滑實,而口渴欲飲者,即可以白虎治之,況暍家乎?汪按:《靈》、《素》兩經,亦但曰水。曰寒無一痰字。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張路玉曰:滑,陽脈也,故其厥為陽厥,裡熱郁熾,所以其外反惡寒,厥逆往往有唇面爪甲俱青者,故宜白虎以清裡而除熱也。

白話文:

楊素園大令說:“這條‘寒’字,各家辯論得不夠妥善。”徐亞枝認爲應該解釋爲“痰”字更爲合適。我認爲徐亞枝這個解讀可以說是千年以來獨到的眼光。本來論中沒有“痰”的概念,比如溼家中胸部有寒的症狀中的“寒”,也可以理解爲“痰”。因爲“痰”原本寫作“淡”,表示兩把火焰與水分結合形成痰的意思。在溼症患者中,由於火力較弱,溼度較大,雖然感到口渴卻無法喝水,這就是溼痰。

這種暑熱疾病火力旺盛,燒乾了體內的液體,脈象已經變得光滑,用白虎湯來治療,則說明病人非常渴望飲水,這是熱痰的表現。所有痰都是由火熱引發的,如果出現脈象光滑堅實,並且口渴想喝水的情況,就可以使用白虎湯進行治療,更何況是在暑熱病症的情況下呢?

傷寒,脈象光滑並且四肢冰冷的人,是因爲體內有熱度高的原因,可以用白虎湯來進行治療。

張路玉說:滑是一種陽性的脈象,因此它的四肢冰冷屬於陽冷,內部熱量積聚過旺,導致外部反而會感覺寒冷,手腳冰涼常常會導致嘴脣和指甲都變成青色,因此需要用白虎湯來清除內臟的熱量。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張兼善曰:白虎專治大煩、大渴、大燥、大熱之證,惟恐表證未罷而早用之。若背微惡寒及時時惡風二條,因其中煩渴、燥熱已甚,非白虎不能遏也。

沈堯封曰:背為陽,背微惡寒者,陽虛證也。但陽有不同,真水、真火,是腎中之陰陽也;氣血,是營衛之陰陽也。此條口燥渴、心煩、則暍熱內熾,仍是白虎證。惟暍熱傷其衛氣,致背微惡寒,故加人參補其衛也。至若少陰病口中和,其背惡寒者,則衛陽與腎陽並傷,故人參與附子並用以兩補之也。

白話文:

如果得了傷寒症狀,但是沒有太大的發燒現象,嘴巴乾燥口渴,心中煩躁不安,背部稍微感到寒冷,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張兼善說:白虎能夠對付嚴重的煩躁、口渴、乾燥和高溫等病症,但是如果還有外在症狀尚未消除就過早地使用它可能會造成問題。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心煩渴、燥熱等症狀,只有白虎纔能夠有效地控制住這些症狀。

沈堯封表示:背部屬於陽面,如果背部微微感覺到寒冷的話,這就是陽虛的表現。但是陽虛也有不同的類型,例如真水、真火以及氣血等等都是屬於身體中的陰陽元素之一。在這個案例當中,由於患者出現了口乾舌燥、心煩意亂的情況,所以仍然符合白虎的診斷標準。只是因為暑熱損傷到了患者的衛氣,導致背部微微感到寒冷,因此才會加入人參會來補充衛氣。至於如果是少陰病的話,則會出現口腔溫度正常的情況,並且還會出現背部感覺寒冷的症狀,這時候就需要同時用人參和附子來進行兩方面的補益治療。

雄按:吳鶴皋云:背微惡寒者,但覺微寒而不甚也。既有燥渴,則白虎加參,用可無疑。若背惡寒而不燥渴者,不可用也。余謂以下條參之,必有汗,故可用也。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沈堯封曰:此承上文言煩渴、背惡寒,固當用白虎加人參湯,但亦有中暍而外復傷風寒,亦能令惡寒、發熱、脈浮,更當於有汗、無汗上辨表證解不解,以定此方之可用不可用耳!

傷寒病,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雄氏指出:背微感寒,指的是感覺到微微的寒冷,但並不是很強烈的寒意。如果同時伴有口乾舌燥的症狀,那麼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是沒有疑問的。但如果只有背微感寒而沒有口乾舌燥的症狀,就不適合使用該藥方。

對於傷寒這種疾病,如果脈象浮現,發燒但無出汗,表明病情尚未得到緩解,這時不應該使用白虎湯。如果有口渴想喝水的情況,且無外在表症,則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沈堯封進一步說明,這段話承接了上文關於煩渴和背感寒的討論,當然需要使用白虎加人參湯。然而,還有可能存在中暑後又受到風寒侵襲的情況,也會導致惡寒、發熱、脈象浮現。因此,在決定是否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時,還需根據是否有汗、無汗來分辨表症是否解除,進一步確定該藥方是否適用。

對於傷寒病,如果在嘔吐或下痢後的七八天內仍無法痊癒,並且出現內部熱結的情況,同時伴有間歇性畏風、嚴重口渴、舌頭乾燥且感到煩躁,需要頻繁飲水的情況,則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進行治療。

張路玉曰:詳此條表證,比前較重,何以亦用白虎加參耶?本文「熱結在裡,表裡俱熱」二句,已自酌量。惟熱結在裡,所以表熱不除。邪火內伏,所以惡風大渴。舌燥而煩,欲飲水不止,安得不以生津解熱為急耶!

雄按:御纂《醫宗金鑑·正誤篇》:「時時惡風」,作「時汗惡風」,當遵之。又沈亮宸云:舌乾且燥,謂視之無液也。然則溫熱之審舌苔以察津液,仲師已逗其倪矣。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皇甫士安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蓋寒傷形而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

白話文:

張璐玉說:詳細看這一條的症狀,相比前面更嚴重了,爲什麼也要使用白虎湯加上人參呢?文章中的“熱結在裏,表裏俱熱”這兩句話已經有所考慮。只是因爲熱氣聚集在體內,所以表面發熱不能消除。邪氣內藏,因此怕風口乾。舌頭乾燥煩躁,想要喝水不停止,怎麼能不用生津解熱作爲緊急措施嗎?

雄註釋道:皇帝編寫的醫書《醫學經典·錯誤篇》:“時時惡風”,寫作“時汗惡風”,應該遵循這個說法。另外沈亮宸說:舌頭乾燥並且沒有水分,也就是說觀察它是否有液體存在。那麼溫病要審察舌頭上的苔蘚來檢查體內的水分,仲景大師已經透露了一些端倪。

太陽經受暑溼的人,身體發燙疼痛加重,並且脈搏虛弱無力,這是因爲夏天喝冷飲導致水分進入皮膚所引起的。可以用一種名爲“一物瓜蒂湯”的藥方治療。

皇甫士安說:脈象強健但身體寒冷是由於感冒傷到體質而不是傷害到了氣息,所以脈象強烈有力;脈象虛軟但是身體發燒是因爲受到炎熱天氣的影響損害了人體的氣息而非影響到人的形態,所以脈象顯得很虛弱。

雄按:所云身寒者,雖發熱而仍惡寒,不似暑熱病之喜涼惡熱也。

朱奉議曰:夏月發熱,惡寒,頭痛,身體肢節痛重,其脈洪盛者,熱病也。夏月自汗,惡寒,身熱而渴,其脈微弱者,中暑也。

雄按:此注之熱病,乃夏至後所發之伏邪也。《內經》亦謂之暑病。中暑者,夏月外感之熱病,亦曰中暍。病有內外之殊,脈有洪微之別,是微弱本暍脈,惟身重為濕候,後條雖亦身重,而口開齒燥,暑熱內熾已極,似宜急與甘寒救液也。

方中行曰:夏日則飲水,人之常事,而曰傷,何哉?良由暑迫,飲之過多,或得之冷水澡洗,暑反入內也。

張路玉曰:此條言因熱傷冷之病,乃中暍之變證。喻氏謂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以救之。有形之濕,傷於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

白話文:

雄按:當提到身體感到寒冷時,這是指即使有發燒的情況,仍然會畏寒,與夏季熱病喜歡涼爽、畏懼熱氣的情形不同。

朱奉議表示:在夏季出現發燒、畏寒、頭痛和全身肢體疼痛的情況,如果脈搏強大,這是熱病的表現。而在夏季出冷汗、畏寒、身體發熱且口渴,如果脈搏微弱,則是中暑的症狀。

雄按:這裡提到的熱病,指的是夏至後發作的潛伏邪氣。《內經》中也稱之為暑病。中暑是指夏季外感熱病,也被稱為中暍。病情有內外之分,脈象有強弱之別,中暑的脈象微弱,主要表現為身體沈重,但後面條目雖然也有身體沈重的現象,卻伴有口開齒燥,暑熱內部已經非常熾烈,似乎應該迅速使用甘寒藥物來拯救津液。

方中行說:夏季飲水是人們常有的行為,為什麼會傷害到人呢?實際上,這是因為夏季炎熱,飲水過多,或者喝了冷水洗澡,反而使暑熱進入體內。

張路玉說:這一條提到的是因熱而受涼的病症,這是中暍的一種變化。喻氏認為,無形的熱氣傷害了肺金,需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救治;有形的溼氣傷害了肺金,需要用瓜蒂湯來救治。兩者各有專治對象。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成聊攝曰:病有在表者,有在裡者,有表裡俱病者,此則表裡俱病者也。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動其陽,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里有熱也。

雄按:即此一端,可見其為熱熾津枯之候。雖身重惡寒,豈可再投清暑益氣湯、五苓散、藿香正氣丸等,辛溫燥烈以重劫其陰液乎?東垣、虛谷之言,貽誤後人不淺。《內經》云:因於暑汗,煩則喘喝。口開謂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陽氣外虛,故惡寒甚。

白話文:

太陽中暍的人會出現發燒和怕冷的情況,身體沈重且疼痛,脈搏呈現弦細芤慢的特徵。排尿時感到寒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四肢冰冷,稍微活動一下就會感覺到熱,嘴巴張開,上顎牙齦乾燥。如果用出汗的方法治療,那麼怕冷的情況會更嚴重。使用溫針灸的話,發燒的情況會更加劇。多次進行瀉法治療,反而會使小便混濁的情況加重。

成聊說道:“疾病有的出現在表面,有的出現在內部,還有一種是同時出現在表面和內部的。”這種情況就是同時出現在表面和內部的情況了。發燒怕冷,身體沈重疼痛的是因為受到中暑影響而出現的症狀; 脈搏呈弦細芤慢的狀態是因為中暑導致脈象虛弱; 排尿後感到寒冷,皮膚起雞皮疙瘩以及四肢冰冷的原因是太陽經絡的能量不足。稍微運動一下就感到熱,是指當陽光照射到身上時,中暑的症狀就會發生。嘴巴張開,上顎牙齦乾燥表示身體內有熱氣存在。

雄指出:“從這一個例子可以看出這是一種炎熱乾燥的症狀。雖然身體感覺沈重並害怕寒冷, 怎麼能再次服用 清暑益氣湯, 五苓散, 和 藿香正氣丸,這些辛辣溫熱刺激性強的東西來進一步損害陰液呢? 東垣和虛谷的話給後世帶來了很大的誤導。《黃帝內經》說: 因爲受暑熱的影響,煩躁不安就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張開嘴的意思就是指這種現象。因爲呼吸急促不停止,所以前面牙齒會變得很乾。 如果通過發汗的方式去除體內的邪氣,則陽氣會在外部流失過多,因此怕冷的感覺會變得更嚴重。”

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裡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

雄按:觀此治法之三禁,則仲景雖未立方,而甘涼撤熱存津之當用,已可不言而喻矣。趙氏、方氏主用白虎加人參湯,殆從三陽合病比例而出,似亦近理。

沈堯封曰:此言精氣素虧而中暍者。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一名復脈湯。脈按之來而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白話文:

如果使用溫針來幫助陽氣,則會導致火熱內攻,所以發熱很嚴重;如果通過瀉下的方法去除裏熱,則會使得內部虛弱並且膀胱乾燥,因此尿頻更加嚴重。觀察這種治療方法的三個禁忌,那麼雖然張仲景沒有制定處方,但是應該使用甘涼撤熱保存體液的方法已經可以不用說就明白了。趙氏和方氏主張使用白虎湯加上人參,可能是從三陽合併疾病的比例得出的結果,似乎也有道理。這是在談論那些精神體力長期虧損的人患上了暑熱症的情況。對於傷寒患者來說,脈搏結節或中斷,並且心跳不安穩時,應採用炙甘草湯治療,也可以稱爲復脈湯。當脈搏被按下後緩慢地出現並停止一段時間後再回來的時候叫做“結”。另外一種情況是脈動中間有停頓,然後再次變得快速,其中有一些返回到原來的節奏上,這被稱爲“結”,屬於陰性症狀。另一種情況是脈動中間有停頓,無法自行恢復,而是因爲其他原因重新開始跳動,這種情況被稱爲“代”,也是陰性的症狀。如果有這樣的脈象,病情可能會很難治癒。

方中行曰:脈結代而心動悸者,虛多實少,譬如寇欲退散,主弱不能遣發,而反自彷徨也。復脈乃覈實義之名,然則是湯也,必欲使虛者加進,而馴至於實,則實者自退散,而還復於元之義也。

喻嘉言曰:脈者氣血之先,仲景於津液內亡之脈,名之曰結陰、代陰,又名無陽。原有至理,何可不知?聊為四言俚句,以明其義。胃藏津液,水穀之海,內充臟腑,外灌形骸。津多脈盛,津少脈衰,津結病至,津竭禍來。脈見微弱,宜先建中。汗則津越,下則津空。津耗脈細,不可妄攻。

小便漸減,大便自通。陽明內實,急下救焚。少緩須臾,津液無存。陽明似實,稍用調承。驅熱存津,此法若神。腎中真陽,陰精所裁。胃中真陽,津液所胎。陰枯津盛,冽泉可溉。陰精衰薄,瓶罄罍哀。何謂結陰?無陽脈闔。何謂代陰?無陽脈奪。經揭無陽,津液欲竭,較彼亡陽,天地懸闊。

白話文:

方中行說:脈搏跳得不規律且心跳不安的人,大多是虛弱多過實際病情,就像敵人想要撤退分散,但主人的力量太弱無法派遣他們出去,反而自己感到徬徨不安。複脈這個名字就是核對事實的意思,那麼這碗藥湯就是要讓虛弱的情況更加好轉,直到恢復到原本健康的情形,那時實際病情就會自然消退,回到最初的狀態。

喻嘉言說:脈搏是血液和氣息的前兆,張仲景在描述津液流失的脈象時,稱它為「結陰」、「代陰」,又叫做「無陽」。「無陽」有著深遠的道理,怎麼能不知道呢?讓我寫一首四字歌謠,來說明它的含意吧!胃裡儲存了津液,它是五穀雜糧的大海,可以充滿身體內部器官,也可以灌溉全身皮膚骨骼。如果津液充足,脈搏就強壯;如果津液不足,脈搏就衰弱。當津液凝固疾病就會出現,當津液乾涸災難就會降臨。如果看到脈搏微弱,應該要先建立中焦(脾胃)的功能。流汗會導致津液流失,使用瀉下的方法也會造成津液減少。如果津液消耗太多,脈搏變細,就不能輕易地攻擊病症。如果小便逐漸減少,大便就會自動疏通。如果是陽明經絡裡面堆積了很多邪氣,就要及早使用瀉下的方法來解救火燒眉毛的危機。稍微延誤一下時間,津液可能就不剩多少了。對於看似邪氣很重的陽明經絡,可以用一些溫和的方法來調整,把邪氣趕走,保存住津液。腎臟中的真正陽氣是由陰精決定的,胃裏的真正陽氣則是由津液孕育出來的。當陰精幹枯時,即使有大量的津液也無法滋潤身體;當陰精虛弱稀薄時,則會像瓶子一樣空虛悲哀。什麼是結陰呢? 就是沒有陽脈閉合的現象。什麼又是代陰呢? 就是沒有陽脈被奪取的情況。經絡上揭示沒有陽氣的存在,意味著津液即將消失殆盡,與失去陽氣相比,這之間的差距就像是天壤之別。

沈堯封曰:此論精氣素虧而感微邪之治。前節有脈證而無方治,此未必即是前節主方。然觀方中藥,又寧必不可以治前證。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方中行曰:浮為氣上行,故曰陽;芤為血內損,故曰陰。胃中生熱者,陰不足以和陽,津液干而成枯燥也。

雄按:沈氏云:浮為邪,芤為陰血虛。以餘論之,凡見浮芤相搏之脈,多是暑熱傷津。

沈堯封曰:衛氣為陽,人之所知也;津液為陽,人之所未知也。經云:上焦出氣,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衛氣,即津液也。故在外之津液少,則曰無陽,不能作汗。在內亡津液,則曰陽絕於里,要之言陽也,即言衛氣也,即言津液也。

白話文:

沈堯封說:這篇討論的是精氣不足的人感染輕微病邪的治療方法。前面一節只有症狀描述但沒有開具處方或治療方式,所以這裡所提到的方法不一定是針對前面那種情況的主要療法。然而從這個配方中的草藥來看,它們當然也可以用來治療前面所述的病症。

脈象浮而且芤(指脈搏跳動時手指感到空洞),浮代表陽性,芤代表陰性。如果浮與芤同時出現,表示胃部產生了熱量,這樣會使身體表面的陽氣消失殆盡。

方中行認為:浮是指氣向上移動,因此被稱為「陽」;芤是指血液內部受到損害,因此被視為「陰」。「胃中生熱」的情況發生的原因是因為陰性的能量無法平衡陽的能量,導致水分蒸發並形成乾燥狀態。

沈氏指出:浮代表外邪入侵,芤代表陰血虛弱。根據我的看法,當看到浮與芤同時出現的脈象時,通常是因夏季高溫造成體內津液流失所致。

沈堯封進一步說明道:衛氣屬於陽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是津液也是屬於陽性,卻很少有人知道。《黃帝內經》裡曾提過:「上焦散佈元氣,讓五穀的味道得以傳播到皮膚、全身以及頭髮等部位,就像水汽灌溉植物一樣。」所謂的「衛氣」就是指「津液」。因此,如果外部的津液減少,就會讓人感覺不到陽氣的存在,進而出現不出汗的情形。而在體內失去津液後,就叫做「陽氣斷絕於體內」。總而言之,我們談及「陽氣」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講「衛氣」、「津液」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