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救荒辟穀

辟穀仙方

黑豆五升洗淨後。蒸三遍。曬乾去皮。火麻仁三升。湯浸一宿。濾出曬乾。膠水拌曬。去皮淘淨三遍。碓搗。拌黑豆。

上為末。用糯米粥合成團。如拳大。入甑蒸。從夜至子住火。至寅取出。於瓷器內盛貯。不令風乾。每服一二團。以飽為度。不得食一切食物。第一頓七日不食。第二頓七七日不食。第三頓三百日不食。渴即研火麻子漿飲。更滋潤臟腑。

容貌勝常。若要重吃物。用葵子三合。杵碎煎湯飲。開通胃脘。以待沖和氣也。

救荒代糧丸

黑豆(去皮一升),貫銀(一個),赤茯苓(一錢),白茯苓(去皮五錢),白朮(五錢),砂仁(五錢)

上切碎。用水五升。同豆熬煮。文武火燒。直至水盡。揀去各藥。取豆搗爛。丸如雞頭子大。將瓦瓶密封。每嚼一丸。則任食苗葉。可以終日飽。雖異草殊木。素所不識。亦無毒不飢。與進飯糧亦同。

防儉餅

栗子、紅棗、胡桃、柿餅四果。去核皮。於碓內一處搗爛揉勻。捻作厚餅。曬乾收之。以防荒儉之用。

辟穀散

山藥,蓮肉(去心皮),芡實(去殼),白扁豆(去殼炒),綠豆(去殼炒末各八兩),薏苡仁(去殼十二兩),小茴(炒四兩),白粳米(炒黃二升)

上共磨為末。每服五錢。滾白湯調服。或白湯調。蒸糕食之亦妙。

凡遠行水火不便。或修行人欲省緣休糧。用黃耆、赤石脂、龍骨各三錢。防風五分。烏頭一錢。共泡。於石臼內。搗一千杵。煉蜜丸如彈子大。要行遠路。飽吃飯一頓服一丸。可行五百里。服二丸。可行一千里。

長生不老辟穀丹

雲南雪白大茯苓。去黑皮令淨。定粉、黃丹、白松脂、白沙蜜、黃蠟各二兩。硃砂五錢。金箔二錢。水銀三錢。先將蜜、蠟、松脂於淨瓷碗內溶為汁。傾藥在內。以木匙攪勻。候溫就大丸如指頭大。用水銀為衣。有死水銀法。先洗手淨。用水銀三錢。點在手心內。以指頭研如泥。

見手心青色。將藥三五丸搓揉。後以金箔約量攤碗內。以藥丸在內搖動。使金箔都在藥上。密器收貯。服時用乳香半錢。水三小盞。煎湯溫送下。不嚼破。服後第三日覺飢。以乾麵和白茯苓末烙成煎餅。食半飽。以後藥在丹田。可不飢渴。久則交過五臟。陰滓俱盡。諸人得服。

並無所忌。使人添氣力。悅容顏。身體康健。百病皆除。救貧拔苦。實濟世之良方。長生之妙法。其間若欲飲食。俱不妨事。但七日之內吃食。藥必隨下。至半月藥在丹田。永不出矣。

養元辟穀丹

安五臟。消百病。和脾胃。補虛損。固元氣。填精補髓。能令瘦者肥。老者健。常服之為佳。

用黃健牛肉。不拘多少。去筋膜。切作棋子大片。用河水洗數遍令血味盡。仍用河水浸一宿。次日再洗一二遍。水清為度。用無灰好酒。入瓦壇內。黃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夜。取出焙乾為末。如黃沙色者佳。焦黑無用。每牛末一斤加入後藥二斤為則。

白話文:

【救荒辟穀】

【辟穀仙方】

取五升黑豆洗淨,蒸三次後曬乾去皮。取三升火麻仁,浸泡一晚,濾出曬乾,用膠水拌勻曬乾,去皮淘洗三遍,搗碎,與黑豆混合。

將上述材料磨成粉末,用糯米粥合成團,大小如拳頭。放入鍋中蒸,從夜晚到子時熄火,至寅時取出,置於瓷器內保存,避免風乾。每次服用一到兩團,以飽爲準,不可食用任何其他食物。第一頓可七天不吃,第二頓可連續四十九天不吃,第三頓可三百天不吃。口渴時可飲用研磨的火麻子漿,有益於滋潤臟腑。

此法能使面容勝過常人,若想重新進食,可用三合葵子,搗碎煎湯飲,以開通胃脘,等待沖和氣。

【救荒代糧丸】

取一升去皮黑豆,一個貫銀,一錢赤茯苓,五錢去皮白茯苓,五錢白朮,五錢砂仁。將所有材料切碎,加五升水與黑豆一同熬煮,文武火燒至水分完全蒸發,挑出各藥,取豆搗爛,製成丸,大小如雞頭子,裝入瓦瓶密封。每次嚼一丸,則可隨意食用草葉,可整天感到飽腹。即使面對陌生的異草奇木,也能確保無毒且不會飢餓,效果與正常飲食相同。

【防儉餅】

取栗子、紅棗、核桃、柿餅四種果品,去核去皮,在搗臼中搗爛均勻,做成厚餅,曬乾收藏,以防荒儉之需。

【辟穀散】

取山藥,蓮子肉(去心皮),芡實(去殼),白扁豆(去殼炒),綠豆(去殼炒末各八兩),薏苡仁(去殼十二兩),小茴(炒四兩),白粳米(炒黃二升)。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滾燙的白開水調服,或者用白開水調製,蒸糕食用也很好。

對於遠行或修行人欲節省糧食,可用黃芪、赤石脂、龍骨各三錢,防風五分,烏頭一錢,共同浸泡,然後在石臼中搗一千次,煉蜜爲丸,大小如彈子。在長途跋涉前,飽餐一頓後服用一丸,可行走五百里;服用兩丸,可行走一千里。

【長生不老辟穀丹】

取雲南雪白大茯苓,去黑皮淨洗,定粉、黃丹、白松脂、白沙蜜、黃蠟各二兩,硃砂五錢,金箔二錢,水銀三錢。先將蜜、蠟、松脂在乾淨的瓷碗內熔化爲汁,倒入藥內,用木勺攪拌均勻,趁溫熱製成大丸,如指頭大小,用水銀爲衣。有死水銀法,先洗手乾淨,取三錢水銀,點在手心,用手指研如泥狀,見手心變青色,將藥丸搓揉,後將金箔適量攤開在碗內,將藥丸在內搖動,使金箔都附着在藥上,密封保存。服用時用乳香半錢,水三小盞,煎湯溫送下,不嚼破。服後第三日若感飢餓,可用乾麪和白茯苓末烙成煎餅,吃半飽即可。此後藥物停留在丹田,可不飢渴。久則通過五臟,陰滓俱盡,各種人都可以服用,無任何忌諱,使人增添力氣,容顏愉悅,身體健康,百病皆除,實爲濟世良方,長生妙法。其間若想飲食,均無妨事,但在七日內進食,藥物會隨之下行,至半月藥物停留在丹田,永不出矣。

【養元辟穀丹】

安五臟,消百病,和脾胃,補虛損,固元氣,填精補髓,能使瘦者肥胖,老人健康,長期服用最佳。

取黃健牛肉,不限數量,去筋膜,切成棋子大的大片,用河水洗數遍,直到血味盡,再用河水浸泡一夜,次日再洗一二遍,水清爲止。用無灰好酒,入瓦壇內,黃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燒煮一夜,取出烤乾爲末,呈黃沙色爲佳,焦黑無用。每牛末一斤,加入後藥二斤爲比例。

人參(四兩),白朮(去蘆陳土炒),白茯苓(去皮爲末水浮去筋曬乾),薏苡仁(炒),懷山藥(水潤切片同蔥鹽炒黃去蔥鹽不用),芡實仁(去殼各半斤),蓮子肉(蔥鹽炒去心並蔥鹽不用),小茴香(炒四兩),乾薑(炒四兩),白扁豆(薑汁炒半斤),砂仁(炒二兩),青鹽(四兩),甘草(四兩),烏梅肉(二兩熬濃汁半瓶),粳米(炒黃取淨粉五斤末),川椒(去目二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與米粉末混合均勻。另取五升小紅棗,陳年醇酒五斤,煮紅棗至極爛,去核,加煉蜜二斤,混合製成丸,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二丸,不拘冷熱,湯水任下嚼吃,一日服三五次,可不餓。如口渴只飲用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