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痘瘡

而不能治其燥熱之瘡也。余思治法。陳氏與丹溪寒熱兼用。俱不可廢如痘瘡陷頂。灰白色。寒戰悶亂。腹脹泄瀉者。屬虛寒。只用異功等方治之。如熱甚紅紫。燥癢。屬熱毒者。急宜用涼血之藥。消毒等散。相兼而用之。豈有不中其病耶。余謂痘疹。乃小兒之酷疾。生死反掌。

古人論之不一。有見於寒者。有見於熱者。習者不可執一而誤赤子之生。何也。蓋痘疹乃胎毒所致。初生小兒。失於拭去口中穢毒者。一誤也。及長。失於未用預解胎毒免痘之方者。二誤也。初起發熱有當汗而不汗者。三誤也。將出之際。有不當汗而汗者。四誤也。既出之後。

有毒盛當解而不解者。五誤也。起脹貫膿之時。有當補虛而不補虛者。六誤也。有首尾症平。不當下而下者。七誤也。有首尾實熱。當下而不下者。八誤也。有首尾虛寒。當溫補而不溫補者。九誤也。有過服熱藥。致痘瘡後餘毒。當解毒而不解毒者。十誤也。凡此十誤。當預慎之。

務加通變。故曰。寒者溫之。熱者涼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又曰。化而裁之。神而明之。若斯治者。庶免小兒夭枉之禍耶。

白話文:

痘瘡

然而無法治療因燥熱引起的痘瘡。我思考治療方法,陳氏與丹溪的寒熱並用之法,都不可廢棄。例如痘瘡凹陷,顏色灰白,寒戰、胸悶、腹脹、腹瀉者,屬於虛寒,只需用異功等方劑治療。如果發熱明顯,顏色紅紫,乾燥瘙癢,屬於熱毒,則應急用涼血藥物和消毒散劑,互相配合使用,怎麼會治療不中呢?我認為痘疹是小兒的嚴重疾病,生死就在一瞬間。

古人對此的論述不一,有的認為是寒症,有的認為是熱症。學習者不可執著於一種觀點,而誤了孩子的性命。為什麼呢?因為痘疹是由胎毒引起的。新生兒,沒有擦去口中污穢之毒,這是第一個錯誤;長大後,沒有預先服用解胎毒預防痘疹的方劑,這是第二個錯誤;初期發熱,應該出汗卻不出汗,這是第三個錯誤;將要出疹時,不應該出汗卻出汗了,這是第四個錯誤;痘疹已經長出後,毒盛應該解毒卻不解毒,這是第五個錯誤;痘疹腫脹化膿時,應該補虛卻不補虛,這是第六個錯誤;痘疹的開始和結束症狀平緩,不應該下瀉卻下瀉了,這是第七個錯誤;痘疹的開始和結束症狀都是實熱,應該下瀉卻不下瀉,這是第八個錯誤;痘疹的開始和結束症狀都是虛寒,應該溫補卻不溫補,這是第九個錯誤;過度服用溫熱藥物,導致痘瘡後餘毒未清,應該解毒卻不解毒,這是第十個錯誤。凡此十個錯誤,都應該預先謹慎,務必靈活變通。所以說,寒症則溫之,熱症則涼之,虛症則補之,實症則瀉之。又說,要根據病情變化而調整治療方法,要神明地辨證施治。如果這樣治療,就能避免小兒夭折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