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八 (1)
卷八 (1)
1. 痰喘
痰者風之苗。熱生於心。痰生於火。火者痰之根。靜則伏於脾土動則發於肺金。水澄則清。水沸則渾。小兒痰嗽。乃心火剋制肺金。或寒邪停留肺腧。寒化為熱。必生痰喘。咳逆上氣。肺脹齁䶎。俗為馬脾風。又為喉風。若不速治。立見危殆。
奪命丹,治小兒風涎灌膈。利痰去風。
青礞石煅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七八丸。薄荷湯下。
一小兒風痰吐沫。氣喘咳嗽。肚腹膨脹。不思飲食。
小兒肺脹喘嗽。人多看作風喉。大黃檳榔二牽牛。人參分兩等勻。五味研成細末。蜜水調量稀稠。每將一字著咽喉。不用神針法灸。
上其證肺脹喘滿。膈高氣急。兩脅煽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渴。聲嗄不鳴。痰涎壅塞。俗云馬脾風。若不急治。死於旦夕也。
定喘湯,治齁喘氣急。
麻黃(六分),杏仁(一錢),半夏(六分甘草水泡七次),黃芩(微炒三分),蘇子(一錢),款冬花(一錢),甘草(二分),白果(五枚去殼打碎炒黃),桑白皮(蜜炙五分)
上銼。水煎。溫服。不必用生薑。
一論小兒脾胃虛寒。久嗽不已。咽膈滿悶。咳嗽痰涎。嘔逆噁心。肚腹膨脹。腰背倦痛。虛勞冷嗽。諸藥無效者。服
人參款冬花膏
人參(八錢),紫菀(一錢),款冬花(去梗八錢),桑白皮(炒一兩),貝母(二錢半),桔梗(炒二錢半),紫蘇(五錢),檳榔(五錢),木香(五錢),杏仁(去皮炒八錢),五味子(八錢),馬兜鈴(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薑湯化下。
一論小兒喉中痰壅喘甚。神效方。用巴豆搗爛作一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痰即墜。
白話文:
痰是風的徵兆,由心產生的熱會形成痰,而這熱源自於火,火正是痰的根本。平時,痰潛伏在脾臟,一旦活動起來,就會影響到肺部。就像水靜止時清澈,沸騰時就變得渾濁。孩童的咳嗽與痰多,是由於心火剋制了肺部的功能,或是因為寒氣滯留在肺部,寒氣轉化為熱,必然導致痰多和呼吸困難。咳嗽、氣喘、肺部腫脹、喉嚨發出齁聲,這些常被稱為「馬脾風」或「喉風」。如果不迅速治療,情況很快就會非常危險。
「奪命丹」能治療小孩因風痰阻塞胸膈的症狀,有利於祛除痰液和風邪。
將煅燒過的青礞石磨成粉末,加上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顆,用薄荷茶吞服。
有一個小孩,痰多且氣喘咳嗽,肚子脹大,沒有胃口吃東西。
小孩肺部腫脹、呼吸困難和咳嗽,很多人誤以為是喉嚨問題。但實際上,需使用大黃、檳榔、二種牽牛子和等量的人參,加上五味子研磨成細粉,再用蜂蜜水調成適當濃度。每次服用約一字量,放在咽喉部位,無需針灸治療。
這種症狀特徵是肺部腫脹、呼吸困難,胸口高挺,呼吸急促,兩側肋骨上下起伏,形成凹陷,鼻孔張開,感到窒息、口渴和咳嗽,聲音嘶啞,痰多堵塞,民間稱之為「馬脾風」。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在一天內死亡。
「定喘湯」可以治療呼吸困難和氣喘。
麻黃、杏仁、半夏(用甘草水浸泡七次)、黃芩(稍微炒過)、蘇子、款冬花、甘草、白果(去殼、敲碎、炒至黃色)、桑白皮(用蜜糖烤過)。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溫熱服用,無需添加生薑。
對於脾胃虛弱、寒冷的小孩,長時間咳嗽不止,咽部和胸膈感到滿悶,咳嗽帶有大量痰液,嘔吐噁心,腹部脹大,腰背疲倦疼痛,虛弱、寒冷咳嗽,使用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況下,可以服用
「人參款冬花膏」
人參、紫菀、款冬花(去掉梗)、桑白皮(炒過)、貝母、桔梗(炒過)、紫蘇、檳榔、木香、杏仁(去皮、炒過)、五味子、馬兜鈴。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同龍眼。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湯融化後吞服。
對於小孩喉嚨痰多,呼吸困難,極有效的一個方法是:取一粒搗碎的巴豆,做成一顆藥丸,用棉花包裹,男孩塞入左鼻孔,女孩塞入右鼻孔,痰液就會自然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