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七 (28)
卷七 (28)
1. 妊娠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溫酒送下。出惡物即愈。
一論妊娠癥瘕痞塊。及二者疑似之間者。久服安養胎氣。消散癥瘕。調經進食。
消補丸
枳殼,檳榔,黃連,黃柏,黃芩,當歸,阿膠(炒),木香(各一兩)
上為末。丸如梧子大。不飽時。溫米飲下三十丸。日進二三服。
一論妊娠或時有白濁白帶而下。四物湯和二陳湯。加蒼朮、牡蠣、龍骨等藥。
一論妊娠遺尿失禁。
白薇,白芍(酒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調方寸匕。日三服。
一論妊娠痰嗽見紅。
當歸身,熟地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紫菀(各五分),桑白皮(蜜炙),杏仁(去皮),甘草(炙),桔梗,片芩,五味子,阿膠(炒各一分半)
上銼。加竹茹一團。水煎。臨服。入小薊汁同服。
一婦人每孕不數月而墮。忽又孕三月。患嘔吐吞酸。噯氣嘈雜。腸鳴泄瀉胃脘疼。
陳皮(一錢),半夏(炒七分),白茯苓(一錢),白朮(去蘆二錢),蒼朮(米泔浸炒黃一錢)川芎(一錢),神麯(炒五分),藿香,香附(炒各一錢六分),甘草(炙四分),黃連(薑汁炒三分)上銼。薑、棗煎服。
一治胎孕九個月將產消息。用豬肚一個。依常法。加蔥五味煮熟。食之不盡。再服。勿與別人食之。
一妊娠誤服草藥。及諸般毒物。白扁豆生去皮。為細末。清米飲調方寸匕。神效。
一妊娠下血。服涼血之藥。下血益甚。食少體倦。此脾氣虛而不能攝血。以補中益氣湯治下血。乃愈。
一治婦人墜胎昏憒。不時吐痰。自用養血化痰之劑。昏憒不知。自汗發搐。痰涎壅出。以為中風。欲用祛風化痰藥。予曰。
此屬脾氣虛寒所致。遂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知母、防風、山藥、升麻、黃柏、益智仁。
一妊娠氣喘痰盛。諸藥不應。問治於予。詢之。云素有白帶。始於目下浮。兩月餘。其面亦然。此陰虛有痰飲也。用六味丸料數劑而愈。
一妊娠每至五月。肢體倦怠。飲食無味。先兩足腫。漸至遍身。後及頭面。此是脾肺氣虛。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君子加蘇梗而愈。凡治妊娠。毋泥其月數。但看其病症。審用某藥為善。
白話文:
妊娠
某方劑製成蜜丸,如梧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七丸,溫酒送服,排出惡物即可痊癒。
一種治療妊娠期間癥瘕痞塊,以及類似症狀的方劑,長期服用可以安養胎氣,消散癥瘕,調理經期,促進食慾。
消補丸:枳殼、檳榔、黃連、黃柏、黃芩、當歸、阿膠(炒)、木香(各一兩),研磨成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飯後溫米飲送服,每次三十丸,每日服用二至三次。
一種治療妊娠期間白濁白帶的方劑:四物湯加二陳湯,再加入蒼朮、牡蠣、龍骨等藥材。
一種治療妊娠期間尿失禁的方劑:白薇、白芍(酒炒,各等分),研磨成細粉,以酒送服,每次方寸匕,每日三次。
一種治療妊娠期間痰嗽並見紅的方劑:當歸、熟地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紫菀(各五分)、桑白皮(蜜炙)、杏仁(去皮)、甘草(炙)、桔梗、片芩、五味子、阿膠(炒,各一分半),加竹茹一團,水煎,服用前加入小薊汁同服。
一位婦人在懷孕期間,多次在未足月時便流產,這次懷孕三個月,卻出現嘔吐、吞酸、噯氣、腸鳴、腹瀉、胃脘疼痛等症狀,治療方劑:陳皮(一錢)、半夏(炒,七分)、白茯苓(一錢)、白朮(去蘆,二錢)、蒼朮(米泔浸炒黃,一錢)、川芎(一錢)、神麴(炒,五分)、藿香、香附(炒,各一錢六分)、甘草(炙,四分)、黃連(薑汁炒,三分),水煎,加薑、棗同服。
治療懷孕九個月將臨盆時,用豬肚一個,依照常規做法,加入蔥、五味煮熟,食用不盡,再服用一次,切勿與他人共享。
治療妊娠期間誤服草藥或毒物的方劑:白扁豆(生,去皮),研磨成細粉,以清米飲送服,每次方寸匕,療效顯著。
治療妊娠期間下血,服用涼血藥物後下血加重,食慾不振,身體疲倦的方劑:此乃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所致,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下血,即可痊癒。
治療婦女墜胎後神志不清,間歇性嘔吐痰涎,自行服用養血化痰藥物後,神志不清,自汗、抽搐,痰涎壅盛,誤認為中風,欲服用祛風化痰藥物,正確治療方法:此屬脾氣虛寒所致,應使用十全大補湯(去桂枝),並加入知母、防風、山藥、升麻、黃柏、益智仁。
治療妊娠期間氣喘痰盛,服用其他藥物無效的方劑:詢問病史,發現患者素有白帶,自目下浮腫,延續兩個多月,面部亦然,此為陰虛有痰飲,用六味地黃丸數劑即可痊癒。
治療妊娠五個月後,肢體倦怠,食慾不振,先從雙足浮腫,逐漸蔓延至全身,最後波及頭面部的方劑:此乃脾肺氣虛,早晨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六君子湯加蘇梗,即可痊癒。凡治療妊娠疾病,不應拘泥於月份,應根據症狀,審慎選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