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七 (19)
卷七 (19)
1. 求嗣
一論凡婦人無子。多因七情所傷。致使血衰氣盛。經水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淡色如水。或紫色如塊。或崩漏帶下。或肚腹疼痛。或子宮虛冷。不能受孕。宜進此藥。而效可通神。
調經種玉湯,少參姚範川傳。
當歸身(酒洗四錢),川芎(四錢),白芍(酒炒三錢),熟地黃(酒蒸六錢),白茯苓(去皮三錢),陳皮(三錢),香附米(炒四錢),吳茱萸(炒四錢),元胡索(三錢),牡丹皮(三錢)
若先行三五日。色紫者。血虛有熱也。加條芩三錢。若過期經水色淡者。血虛有寒也。加官桂、乾薑炒、艾葉醋炒各三錢。
上銼作四劑。每一劑。加生薑三片。水一碗半。煎至一碗。空心。溫服。渣再煎。臨臥服。待經至之日上服起。一日服一劑。藥盡經止。則當交媾。即成孕矣。若未成孕。經當對期。俟經來再服四劑。必孕無疑矣。
一論此方常服。順氣養血。調經脈。益子宮。療腹痛。除帶下。種子屢效。不可盡述。
種子濟陰丹
香附米四兩(一兩醋浸一兩米泔浸一兩酒浸一兩童便浸各浸三日烘乾為末),益母草(二兩以上二味忌鐵器),真阿膠(蛤粉炒成珠二兩),艾葉(醋浸炒一兩),當歸(酒洗一兩五錢),白芍(酒炒一兩二錢),生熟地黃(薑汁炒二兩),川芎(一兩),陳皮(法制一兩),半夏(湯泡薑汁浸白酒炒二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白朮(去蘆土炒兩半),條芩(炒一兩),牡丹皮(酒洗一兩),吳茱萸(湯泡一兩),元胡索(四錢),小茴香(鹽酒炒五錢),川續斷(酒洗一兩),沒藥(五錢),麥門冬(去心一兩),甘草(炙三錢)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湯下。溫酒滾水俱可。氣虛。加人參一兩。一方。加山藥、石斛各一兩。
一論孕育子嗣。全在調經理脾。血氣充旺。調其經候。去其憂鬱。再服孕方。自然有子。
調經育子方
當歸(酒洗一兩),川芎(七分),白芍(酒炒一錢),熟地黃(薑汁炒七分),陳皮(八分),白朮(去蘆一錢),香附(酒炒一錢),砂仁(二分),丹參(五分),條芩(酒炒一錢),甘草(炙四分)水煎。空心服。先期者熱。加黃連薑汁炒七分。倍黃芩。後期者血虛。
加黃耆蜜炙一錢。倍歸、芎。腹痛有塊。加元胡索炒、牡丹皮各一錢。發熱。加軟柴胡、地骨皮。赤白帶下。加柴胡、升麻。俱酒炒。各七分。半夏薑汁炒、白茯苓、蒼朮米泔浸、黃柏酒炒、知母酒炒、乾薑泡。升陽除濕也。肥盛者。痰脂滿子宮。加南星、半夏、蒼朮、茯苓。
瘦怯者。血少不能攝精。倍芎、歸。經血過多。加黑姜五分。荊芥穗炒八分。地榆九分。經閉不通。加桃仁、紅花、蘇木。氣盛善惱。加烏藥、香附、柴胡、陳皮。
白話文:
婦女沒有孩子,大多是因為情緒受到傷害,導致氣血衰弱、經期不規律,可能提早或延後,經血量可能多或少,經血顏色可能淡如水,或呈紫色血塊,或有崩漏、白帶過多、腹痛,或子宮虛寒,無法受孕。應該服用這個藥方,效果神奇。
調經種玉湯,是少參姚範川傳下來的。
藥材:當歸身(用酒洗過,四錢)、川芎(四錢)、白芍(用酒炒過,三錢)、熟地黃(用酒蒸過,六錢)、白茯苓(去皮,三錢)、陳皮(三錢)、香附米(炒過,四錢)、吳茱萸(炒過,四錢)、元胡索(三錢)、牡丹皮(三錢)。
如果經期提前三五天,經血顏色是紫色的,代表血虛有熱,要加黃芩三錢;如果經期延後,經血顏色淡,代表血虛有寒,要加官桂、乾薑(炒過)、艾葉(用醋炒過),各三錢。
把以上藥材切成四份,每一份加生薑三片,用一碗半水煎到剩一碗,空腹時溫服。藥渣再煎一次,睡前服用。從月經來潮那天開始服用,每天服用一劑。藥服完,月經結束後就可以行房,這樣就能懷孕。如果沒有懷孕,等下一次月經來潮時,再服用四劑,一定會懷孕。
這個藥方如果經常服用,可以理順氣血、調和經脈、滋養子宮、治療腹痛、去除白帶,對於懷孕有很好的效果。
種子濟陰丹
藥材:香附米(四兩,其中一兩用醋浸泡,一兩用米泔浸泡,一兩用酒浸泡,一兩用童便浸泡,各浸泡三天後烘乾磨成粉)、益母草(二兩以上,以上兩種藥材忌用鐵器)、真阿膠(用蛤粉炒成珠,二兩)、艾葉(用醋浸泡後炒過,一兩)、當歸(用酒洗過,一兩五錢)、白芍(用酒炒過,一兩二錢)、生地黃和熟地黃(用薑汁炒過,二兩)、川芎(一兩)、陳皮(按方法炮製過,一兩)、半夏(用熱水泡過,再用薑汁浸泡後用白酒炒過,二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白朮(去蘆頭,用土炒過,兩半)、黃芩(炒過,一兩)、牡丹皮(用酒洗過,一兩)、吳茱萸(用熱水泡過,一兩)、元胡索(四錢)、小茴香(用鹽酒炒過,五錢)、川續斷(用酒洗過,一兩)、沒藥(五錢)、麥門冬(去心,一兩)、甘草(炙過,三錢)。
把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用溫酒或熱水送服也可以。如果氣虛,可以加人參一兩。另外一個方子,可以加山藥、石斛各一兩。
懷孕生子,關鍵在於調理經期、調理脾胃。只有氣血充足,經期正常,心情愉快,再服用孕方,自然就能懷孕。
調經育子方
藥材:當歸(用酒洗過,一兩)、川芎(七分)、白芍(用酒炒過,一錢)、熟地黃(用薑汁炒過,七分)、陳皮(八分)、白朮(去蘆頭,一錢)、香附(用酒炒過,一錢)、砂仁(二分)、丹參(五分)、黃芩(用酒炒過,一錢)、甘草(炙過,四分)。用水煎服,空腹時服用。如果經期提前,表示體內有熱,要加黃連(用薑汁炒過,七分),並加倍黃芩的用量。如果經期延後,表示血虛,要加黃耆(用蜂蜜炙過,一錢),並加倍當歸、川芎的用量。如果腹痛有腫塊,要加元胡索(炒過)、牡丹皮,各一錢。如果有發熱,要加軟柴胡、地骨皮。如果有赤白帶下,要加柴胡、升麻(都用酒炒過),各七分。半夏(用薑汁炒過)、白茯苓、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黃柏(用酒炒過)、知母(用酒炒過)、乾薑(泡過),這些是為了升陽除濕。如果是體型肥胖,痰濕阻塞子宮,要加南星、半夏、蒼朮、茯苓。如果是體型瘦弱,血少不能攝取精氣,要加倍川芎、當歸的用量。如果經血過多,要加黑薑五分、荊芥穗(炒過)八分、地榆九分。如果經閉不通,要加桃仁、紅花、蘇木。如果氣盛易怒,要加烏藥、香附、柴胡、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