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七 (10)
卷七 (10)
1. 崩漏
婦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升。脈急疾者死。遲者生。又曰。脈小虛滑者生。大緊實數者死。又云。尺寸脈虛者。漏血。漏血脈浮。不可治也。
夫婦人崩中漏下者。由勞傷血氣。衝任之脈虛損故也。衝脈任脈為經脈之海。皆起於胞內。而手太陽小腸之經也。手少陰心之經也。此二經上為乳汁。下為月經。婦人經脈調適。則月水依時。若勞傷衝任。氣虛不能制其經脈。血非時而下。淋漓而不斷。謂之漏下也。故五臟傷損。
五臟之色。隨臟不同。若五臟皆虛損者。則其色隨血下。診其脈寸口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其脈為革。婦人即半產而漏下。又云。尺脈急而弦大。風邪中少陰之經。女子漏血下赤。又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脈大緊實數者死也。
又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斗。脈急疾者死。遲者生也。又云。尺寸脈虛者漏血。漏血脈浮。不可治也。若經候過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氣。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尺脈微小。由衝任虛衰。為風冷客乘。胸中氣不能固。可灸關元百壯。(在臍下當中三寸是其穴也)
一論女人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因飲食不節。勞倦所傷。或素有心氣不足。致令心火乘脾。必怠惰嗜臥。困倦乏力。氣短氣急。脾主滋榮周身者也。脾胃虛而心胞乘之。故漏下月水不調也。況脾胃為血氣陰陽之根蒂也。當除濕去熱。抑風氣上升。以勝其濕。又云。火鬱則發之。宜用。
升陽除濕湯
當歸(酒洗五分),黃耆(一錢五分),蒼朮(米泔浸一錢半),柴胡(一錢五分),升麻(一錢),藁本(一錢),防風(一錢),羌活(一錢五分),獨活(五分),蔓荊子(七分),甘草(炙一錢)上銼。作一劑。水煎。空心溫服。少時以早飯壓之。可一服而愈。又灸足太陰脾經血海穴二七壯。
此藥乃從權之法。因風勝濕。為胃氣下陷。而氣迫於下。以收其血之暴崩也。往後必須服黃耆、人參、當歸、炙甘草之類數服以補之。
一治婦人崩漏。多因氣所使而下者。
黃耆(蜜炙五分),人參(五分),白朮(去蘆一錢),當歸身(酒洗一錢),川芎(五分),白芍(酒炒一錢),熟地黃(一錢),香附(炒黑一錢),蒲黃(炒五分),地榆(五分),升麻(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一治婦人經水過多。不止者。
樗根皮(七錢半),白芍(炒一兩),黃芩(炙一兩),龜板(炙一兩),黃柏(炒一兩),香附(童便浸一宿二錢五分)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白湯送下。
一治婦人血崩。氣血兩虛而兼熱者。
當歸(酒洗一錢),川芎(七分),人參(一錢),黃耆(鹽炒一錢),防風(一錢),荊芥(一錢),白芍(酒炒八分),艾葉(酒炒),真阿膠(炒成珠各一錢),蒲黃(略炒一錢),黃連(酒炒錢半)黃芩(酒炒一錢),白朮(去蘆酒炒),地榆(各一錢),生地黃(薑汁炒一錢半),山梔子(炒黑一錢),生甘草(三分)
白話文:
婦女漏血,出現赤白分泌物,如果一天出血量達到數升,脈搏急促的,情況危險;脈搏遲緩的,情況較好。又說,脈搏細小、虛弱而滑的,情況較好;脈搏洪大、緊張、且跳動快速的,情況危險。還說,寸關尺三部脈搏都虛弱的,是漏血的徵兆。漏血時如果脈象浮在表面,則難以治療。
婦女崩漏下血,多是由於勞累損傷了氣血,衝脈和任脈虛弱損耗所導致。衝脈和任脈被稱為經脈之海,都起源於胞宮內,且和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陰心經相關。這兩條經脈向上是乳汁的來源,向下則為月經。婦女的經脈如果調和,月經就會按時來潮。如果勞累傷及衝任二脈,氣虛無法控制經脈,血液就會不按時流出,淋漓不斷,就稱為漏下。所以,五臟受到損傷,
五臟的顏色會隨著臟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五臟都虛損,那麼血的顏色也會隨著臟腑虛損的顏色而流出。診斷時,如果寸口的脈象呈現弦而且大,弦則代表氣血減少,大則代表空虛。氣血減少則代表寒冷,空虛則代表氣血不足。虛寒交迫,脈象就會呈現皮革般的硬。婦女如果出現這樣的脈象,就會發生半產(流產)和漏下。又說,尺脈急促而弦大,是風邪侵入少陰經所致,會導致女子漏血,流出赤色分泌物,或赤白分泌物不斷。脈象細小、虛弱而滑的,情況較好;脈象洪大、緊張、且跳動快速的,情況危險。
又說,漏血且流出赤白分泌物,如果一天出血量達到數斗,脈搏急促的,情況危險;脈搏遲緩的,情況較好。還說,寸關尺三部脈搏都虛弱的,是漏血的徵兆。漏血時如果脈象浮在表面,則難以治療。如果經期出血過多,顏色瘀黑,且氣喘吁吁、呼吸微弱,肚臍腹部冰冷,導致大量出汗,尺脈微弱,這是因為衝任二脈虛弱衰敗,被風寒入侵,胸中氣虛無法固攝,可以針灸關元穴一百壯(在肚臍下三寸的地方)。
另外還論述到婦女漏下惡血,月經不調,或者突然崩漏不止,大量流出像水漿一樣的物質,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所導致的,或者原本就有心氣不足,導致心火上炎而影響脾,必定會出現懶惰嗜睡、困倦乏力、氣短氣促的症狀。脾是負責滋養全身的,脾胃虛弱導致心胞受到影響,所以會導致漏下、月經不調。而且脾胃是血氣陰陽的根本,所以應該去除濕氣、清熱,抑制風氣上升,以克服濕氣。還說,火鬱則應該疏通發散,所以應該使用
升陽除濕湯
當歸(用酒洗過,五分),黃耆(一錢五分),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一錢半),柴胡(一錢五分),升麻(一錢),藁本(一錢),防風(一錢),羌活(一錢五分),獨活(五分),蔓荊子(七分),甘草(炙過,一錢)。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用水煎煮,空腹溫服,過一會再用早餐壓一下。可能服用一劑就會痊癒。也可以針灸足太陰脾經的血海穴十四壯。
這個藥方是權宜之計,因為風氣太過而導致濕氣停滯,導致胃氣下陷,氣血被迫向下而導致突然崩漏。之後必須服用黃耆、人參、當歸、炙甘草等藥物數劑來補養身體。
另一個治療婦女崩漏的藥方,多數是因為氣的運行失常所導致。
黃耆(用蜂蜜炙過,五分),人參(五分),白朮(去除蘆頭,一錢),當歸身(用酒洗過,一錢),川芎(五分),白芍(用酒炒過,一錢),熟地黃(一錢),香附(炒黑,一錢),蒲黃(炒過,五分),地榆(五分),升麻(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另一個治療婦女月經量過多,不止的藥方。
樗根皮(七錢半),白芍(炒過,一兩),黃芩(炙過,一兩),龜板(炙過,一兩),黃柏(炒過,一兩),香附(用童子尿浸泡過一夜,二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溫酒或白開水送服。
另一個治療婦女血崩,氣血兩虛而且兼有熱象的藥方。
當歸(用酒洗過,一錢),川芎(七分),人參(一錢),黃耆(用鹽炒過,一錢),防風(一錢),荊芥(一錢),白芍(用酒炒過,八分),艾葉(用酒炒過),真阿膠(炒成珠狀,各一錢),蒲黃(略炒過,一錢),黃連(用酒炒過,一錢半),黃芩(用酒炒過,一錢),白朮(去除蘆頭,用酒炒過),地榆(各一錢),生地黃(用薑汁炒過,一錢半),山梔子(炒黑,一錢),生甘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