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六 (1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5)

1. 牙齒

上銼一劑。水煎。頻服。

一論風牙疼痛。

草烏(二錢米泔水浸去皮炒焦),細辛(一錢),全蠍梢(五錢洗去臊),白殭蠶(五條炒去絲),冰片

上研勻。搽患處。開口流涎。內服清胃散。

一治風牙腫痛。

保牙散

軟石膏(一兩),川烏(三錢),草烏(三錢),花椒(三錢)上俱生用為末。擦牙漱口。吐之立已。

一陳省齋遇一道人。治牙痛如神。

巴豆(去殼三枚),真川椒(七粒)

上先將川椒略焙為末。次入巴豆同研極細。入紅米飯些須搗研。為丸如黍米大。每用一丸貼痛處。

一陳恕軒治牙痛不可忍者。

花椒(炒),胡椒,白礬(半生半枯),食鹽(炒)

上各為末。合和同研。每少許擦痛處。吐涎即止。

一治風冷齒痛。

白芷,細辛,良薑,蓽茇,川椒,香附,蜂房(炒)

上各等分。為細末。擦牙搐鼻。

一治牙痛方。

黑豆(一兩炒),鹽(六錢),花椒(五錢),生薑(六錢),連須蔥(六錢),艾(六錢)

上白水煎。漱口吐去。

一論牙屬腎。骨之餘。不作痛。作痛者。乃陽明經之火也。血壅牙根。齒齦浮起作痛也。宜清胃火為主。其牙齒疏脆剝削。漸覺齒稀。牙蛀去。乃屬腎之真陰虧欠。牙不堅實。宜服六味地黃丸。

滋陰清胃固齒丸,善治牙痛。自能固齒。

山藥末(一兩),牡丹皮末(一兩),黃柏(酒炒為末二兩),黃連(酒炒為末一兩),升麻(二兩),當歸末(酒洗一兩),元參末(一兩),乾葛末(一兩)

上用知母一兩。山楂肉二兩。煎濃湯去渣。淨汁煮葛粉為糊。又用秈米飯一盞。研爛。和葛粉。同又研勻。調以上八味末為丸。如綠豆大。以水飛過硃砂為衣。曬乾。每服三錢。食後。白湯送下。要忌一切厚味姜蒜椒辣各等物。

一治胃經虛熱齒牙作痛者。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熟地黃、牡丹皮、白茯苓、白芍。

一論齒動作渴。屬脾胃虛弱。陰火熾盛者。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酒炒黃柏、知母。

一治每勞心則齒縫腫。而不能咀嚼。此元氣虛弱也。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

一論齒浮作痛。耳面黑色。口乾作渴。日晡則劇。此脾虛也。用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而愈。

一朱工部午後有熱。遇勞遺精。其齒即痛。此脾腎虛熱。先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更以十全大補湯而愈。

一男子齒浮作痛。耳面黧色。口渴。日晡則劇。脾虛弱也。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八味丸而愈。

一男子口臭。牙齦赤爛。腿腳痿軟。或用黃柏等藥。益甚。時或口咸。此腎經虛熱。余用六味地黃丸而瘥。

一男子每遇發熱。牙即浮腫。此足三陰虛火。用加減八味丸。而不復作。

一論腎氣虛寒。牙齒作痛。面色黧黑。精神憔悴。腳膝無力。飲食少思。或痰氣上升。小便頻數。齒不堅固。或口舌麻悶。畏飲冷水。以八味丸數服而安。

白話文:

牙齒

  1. 一種藥方:將藥材煎水,頻頻服用。

  2. 治療風牙疼痛:將草烏、細辛、全蠍、白殭蠶、冰片研磨均勻,塗抹患處,流口水後,內服清胃散。

  3. 治療風牙腫痛:將軟石膏、川烏、草烏、花椒研磨成粉末,擦牙漱口,吐掉即可見效。

  4. 一個治牙痛的妙方(來自陳省齋與道人的經驗):將川椒略焙研末,再加入去殼巴豆研磨至極細,加入少量紅米飯搗研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取一丸貼在疼痛處。

  5. 治療劇烈牙痛的藥方(來自陳恕軒):將炒花椒、胡椒、半生半枯白礬、炒食鹽研磨成粉末混合,少量塗抹疼痛處,吐出唾液即可止痛。

  6. 治療風寒齒痛:將白芷、細辛、良薑、蓽茇、川椒、香附、炒蜂房等分研磨成細末,擦牙並吸入鼻中。

  7. 一種牙痛藥方:將炒黑豆、鹽、花椒、生薑、連須蔥、艾草用水煎煮,漱口後吐掉。

  8. 牙痛的理論闡述:牙齒屬於腎臟,是骨骼的餘部分,通常不會疼痛。疼痛則是由於陽明經的火熱,血液阻塞牙根,齒齦腫脹疼痛所致,應以清胃火為主。如果牙齒鬆脆脫落,牙齒稀疏,蛀牙,則屬腎臟的真陰虧損,牙齒不堅固,應服用六味地黃丸。

  9. 滋陰清胃固齒丸:善於治療牙痛,能固齒。其組成藥材及服用方法詳述於此(藥方成分及用法略)。

  10. 治療胃經虛熱導致的牙齒疼痛:服用補中益氣湯(藥方見內傷篇),並加入熟地黃、牡丹皮、白茯苓、白芍。

  11. 治療脾胃虛弱、陰虛火旺導致的口渴和牙齒疼痛:服用補中益氣湯(藥方見內傷篇),並加入酒炒黃柏、知母。

  12. 治療勞心導致齒縫腫脹,無法咀嚼的狀況:服用補中益氣湯(藥方見內傷篇)。

  13. 治療牙齒浮腫疼痛,伴隨耳面發黑、口乾舌燥,午後加重的症狀(脾虛):服用益氣湯,並加減八味丸。

  14. 治療午後發熱、勞累後遺精、牙痛的症狀(脾腎虛熱):先服用補中益氣湯、六味丸,再服用十全大補湯。

  15. 治療牙齒浮腫疼痛,伴隨耳面發黑、口渴,午後加重的症狀(脾虛):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減八味丸。

  16. 治療口臭、牙齦紅腫、腿腳無力,服用黃柏等藥加重的症狀(腎經虛熱):服用六味地黃丸。

  17. 治療發熱時牙齒浮腫的症狀(足三陰虛火):服用加減八味丸。

  18. 治療腎氣虛寒導致的牙齒疼痛,伴隨面色發黑、精神萎靡、腳膝無力、食慾不振、痰氣上逆、小便頻數、牙齒不堅固、口舌麻木、畏寒等症狀:服用八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