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五 (5)
卷五 (5)
1. 諸淋
一治冷淋。諸藥不效者。四君子湯(方見補益)加豬苓、澤瀉、木通。連進三服。又以菟絲子研極細。用雞翎管吹入小便孔內。極效。
一治心經積熱。小便澀。及五淋。
火府丹
生地黃(一兩搗膏),木通,黃芩(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通煎湯送下。加甘草名導赤散。
學士云。一卒病渴。日飲水斗許。不食者三月。心中煩悶。時已十月。余謂心經有伏熱。與火府丹數服。而渴止食進。此本治淋。用以止渴。可謂通變也。
一李司馬莖中作痛。小便如淋。口乾唾痰。此思色精降而內敗。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
一儒者發熱無時。飲水不絕。每登廁。小便澀痛。大便牽痛。此精竭復耗所致。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及補中益氣。喜其謹守。得愈。若肢體畏寒。喜熱飲食。用八味丸。
一老人陰痿思色。精不出。內敗。小便水道。澀痛如淋。用八味丸加車前、牛膝。立效。
一老人精已竭而復耗之。大小便牽痛。愈痛愈便。愈便愈痛。服以八味丸。其功最效。
白話文:
治療各種尿淋症:
一種治療寒淋,其他藥物無效的方劑:使用四君子湯(方劑詳見補益篇)加上豬苓、澤瀉、木通,連續服用三劑。再將菟絲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雞毛管吹入尿道,效果極佳。
一種治療心經積熱,小便澀痛,以及五種淋症的方劑:
火府丹:生地黃(一兩,搗成膏狀)、木通、黃芩(炒過,各一兩),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木通煎煮的湯藥送服。加入甘草後,稱為導赤散。
一位學者記載:某人突然生病,口渴,每天喝水很多,三個月不吃東西,心中煩悶,時值十月。我認為是心經有潛伏的熱症,給他服用火府丹幾劑,口渴停止,食慾恢復。這個方劑原本是治療尿淋的,卻可以用來止渴,可見其運用之靈活。
一位李姓官員,下體疼痛,小便困難,口乾舌燥,這是由於思慮過度,損傷腎精所致。服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痊癒。
一位讀書人,發熱時間不定,不停地喝水,每次小便都澀痛,大便也牽扯疼痛,這是由於精氣虧損又繼續耗損所致。服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以及補中益氣湯,因為他遵守醫囑,所以痊癒了。如果患者肢體畏寒,喜歡溫熱的食物,則使用八味地黃丸。
一位老人,陽痿,思慮過度,精氣不能排出,導致尿道澀痛,像尿淋一樣。服用八味地黃丸加車前子、牛膝,立刻見效。
一位老人,精氣已經耗竭,又繼續耗損,大小便都牽扯疼痛,疼痛越厲害,排便越頻繁,排便越頻繁,疼痛越厲害。服用八味地黃丸,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