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五 (19)
卷五 (19)
1. 濁症
上銼。水酒各半煎。空心服。若久病。去麻黃。易升麻。
一治遺精白濁。
玉環丹,弟云嵩傳。
五色龍骨,左顧牡蠣,蓮花須,芡實,石菖蒲,五味子,黃柏(酒炒各一兩),一方。用石蓮子。去石菖蒲。
上為細末。用金櫻子煎湯為糊。入臼內搗千餘下。成劑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乾物壓之。
一治遺精白濁。
山藥(一兩),黃柏(酒炒二兩),牡蠣(火煅醋淬七次五錢),白茯苓(去皮一兩)
上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水下。
一論白濁夢遺。及精滑出而不收者。
樗根丸
樗根白皮(有莢者是),黃柏(炒褐色),蛤粉(炒),青黛,乾薑(炒黑),滑石(各等分)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送下。虛勞。四物湯下。
一論白濁經年不愈。或時夢遺。形體瘦弱。當作心虛治之。
定志丸
遠志(甘草水浸去心),石菖蒲(各二兩),人參(一兩),白茯神(去木二兩),黃柏(酒炒二兩),蛤粉(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湯送下。
一治小便白濁。出髓條者。
人參,白朮,白茯苓,青鹽,破故紙,大茴香,益智仁,酸棗仁(炒),左牡蠣(煅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米飲任下。
一論瘦人陰虛火動。患赤白濁下。清離滋坎湯。(方見勞瘵)依本方加萆薢、牛膝、山梔、萹蓄赤芍。
一論久患白濁不止。而作頭昏者。以益氣湯加白茯苓、半夏。
一論發熱口乾。小便頻數。大便閉結。盜汗遺精。甚至廢寢。用當歸六黃湯二劑。盜汗頓止。用六味丸。二便調和。用十全大補湯。及前丸兼服。月餘悉愈。
一論肥人濕痰。患赤白渴者。二陳湯。(方見痰飲)依本方加蒼朮、白朮、人參、當歸、生地、麥冬、山梔、黃柏、萆薢、牛膝、萹蓄。
一論肝腎脾肺虛損。赤白濁久不愈者。六味丸、補中益氣湯。早晚兼服。六味丸(方見補益)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白茯苓、半夏。
一人久患白濁。發熱體倦。用補中益氣湯加炮姜。四劑。白濁稍止。再用六味丸兼服。諸症悉愈。
一人患頭暈白濁。余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愈而復患腰痛。用山藥、山茱萸、五味、萆薢、遠志。頓愈。又因勞心。盜汗白濁。以歸脾湯加五味而愈。後不時暈眩。用八味丸而愈。
白話文:
濁症
治療白濁、遺精等症的方劑及療法:
第一種療法:上藥研磨成粉末,用水和酒各半煎煮服用,空腹服用。久病者,去掉麻黃,換成升麻。此法可用於治療遺精、白濁。
第二種療法(玉環丹):五色龍骨、牡蠣、蓮花鬚、芡實、石菖蒲、五味子、酒炒黃柏等量混合研磨成細末,用金櫻子煎湯做成糊狀,再將藥末放入臼中搗磨一千多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湯送服,並以乾物壓制。此法可用於治療遺精、白濁。另一種玉環丹配方,以石蓮子取代石菖蒲。
第三種療法:山藥、酒炒黃柏、火煅醋淬七次的牡蠣、去皮白茯苓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清水送服。此法可用於治療遺精、白濁。
第四種療法(樗根丸):樗樹白皮(帶莢的)、炒至褐色的黃柏、炒蛤粉、青黛、炒黑乾薑、滑石等量混合研磨成細末,用水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溫酒送服。體虛者,可用四物湯送服。此法用於治療白濁、夢遺以及精液滑出不止的症狀。
第五種療法(定志丸):以甘草水浸泡後去心的遠志、石菖蒲、人參、去木的白茯神、酒炒黃柏、炒蛤粉等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再用硃砂包衣。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此法用於治療多年白濁未癒,或伴有夢遺、體瘦等症狀,屬於心虛型。
第六種療法:人參、白朮、白茯苓、青鹽、破故紙、大茴香、益智仁、炒酸棗仁、煅牡蠣等量混合研磨成細末,用酒做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或米湯送服。此法可用於治療小便白濁,並伴有精液如同髓條狀排出。
第七種療法:針對瘦弱陰虛火旺,患有赤白濁洩的患者,使用清離滋坎湯(方劑詳見勞瘵篇),並在此基礎上添加萆薢、牛膝、山梔、萹蓄、赤芍。
第八種療法:久患白濁不止並伴有頭昏的患者,使用益氣湯,並添加白茯苓、半夏。
第九種療法:出現發熱、口乾、小便頻數、大便祕結、盜汗、遺精,甚至失眠的症狀,先服用當歸六黃湯兩劑,盜汗停止後,服用六味丸,二便調和後,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同時服用前述丸藥,一個多月即可痊癒。
第十種療法:肥胖患者因濕痰導致赤白濁渴,使用二陳湯(方劑詳見痰飲篇),並在此基礎上添加蒼朮、白朮、人參、當歸、生地、麥冬、山梔、黃柏、萆薢、牛膝、萹蓄。
第十一種療法:肝腎脾肺虛損導致赤白濁久治不癒者,服用六味丸和補中益氣湯,早晚各服用一次。六味丸(方劑詳見補益篇),補中益氣湯(方劑詳見內傷篇),並在此基礎上添加白茯苓、半夏。
第十二種療法:久患白濁伴有發熱、倦怠的患者,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四劑,白濁稍減後,再服用六味丸,諸症均可痊癒。
第十三種療法:頭暈白濁的患者,服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痊癒後又出現腰痛,則服用山藥、山茱萸、五味子、萆薢、遠志治療,即可痊癒。因勞心導致盜汗白濁的患者,服用歸脾湯加五味子治療,痊癒後偶爾暈眩,服用八味丸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