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五 (7)
卷五 (7)
1. 癲狂
一治狂言亂語。用蝦蟆一個。燒為末。酒調服。
一治癲狂諸病。
將軍湯
大黃(四兩酒浸一宿)
上用水三升煎之。分作三服。
癲狂病者。多怒為癲。多喜為狂。癲者。精神不守。言語錯亂。妄見妄言。登高罵詈是也。狂之病始發。少臥少飢。自賢自貴。妄笑妄動。登高而歌。棄衣而走是也。癲病者。賊邪之並於肝。狂病者。賊邪之並於心也。此皆實病。宜瀉而不宜補。故用大黃以瀉之。取其苦寒。
無物不降。可以瀉實。又必數日後方可與食。但得寧靜。便為吉兆。不可見其瘦弱減食。以溫藥補之。及以飲食飽之。病必再作。戒之戒之。緩與之食。方為得體。故曰。損其穀氣。則病易愈。所以然者。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也。又宜滾痰丸下之。
一治癲狂不止。得之驚憂。極者用甜瓜蒂半兩為末。每服一錢。井水調一盞投之。即大吐。後熟睡。勿令驚起。神效。
一治邪狂癲癇。不欲眠。妄行不止。用白雄雞二隻。煮熟。五味調和。作羹食。
一治因驚憂失心。或思過多。氣結不散。積有痰涎。留灌心包。窒塞心竅。以致妄言妄語。叫呼奔走。
雄朱丸
硃砂(顆塊者二錢半研),雄黃(明淨者研一錢半),白附子(一錢)
上和勻。以豬心血和為丸。如梧子大。另用硃砂為衣。每服三粒。以人參、菖蒲湯送下。常服一粒。能安魂定魄。補心益智。
一牧童小子。平日口中胡說。一片亂話。令人驚駭。予診之脈洪大。是實熱。以蚯蚓數條研爛。井水調服。立愈。
白話文:
癲狂
一種治療狂言亂語的方法:取一隻蟾蜍,燒成灰末,用酒調服。
一種治療癲癇狂症的藥方:將軍湯
大黃(四兩,用酒浸泡一夜)
用水三升煎煮,分三次服用。
癲癇狂症患者,多怒則為癲,多喜則為狂。癲癇症狀:精神恍惚,言語錯亂,胡言亂語,看見不存在的事物,常爬到高處辱罵他人。狂症初期症狀:睡眠少,食慾少,自視甚高,妄自尊大,無緣無故地大笑或亂動,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癲癇是邪氣入侵肝臟,狂症是邪氣入侵心臟。這些都是實證,應該瀉而不補,因此使用大黃瀉下,因其苦寒,能降氣瀉實。服藥後數日才能進食,如果患者能安靜下來,就是好的預兆。不可見其消瘦或減少食量就用溫補藥物或大量飲食進補,否則病情必定復發,必須謹慎!應慢慢地增加飲食,才是正確的做法。減少飲食能使病情更容易痊癒,因為食物進入陰中,才能滋養陽氣。還應服用滾痰丸。
一種治療癲狂不止(因驚嚇憂慮引起)的藥方:取半兩甜瓜蒂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井水一盞調服,會引起嘔吐,之後會熟睡,不可驚醒,效果很好。
一種治療邪性狂症、癲癇、失眠、胡亂走動的藥方:取兩隻白公雞煮熟,用五味調和,做成羹食用。
一種治療因驚嚇憂慮、思慮過度、氣鬱不散、痰涎積聚、阻塞心包、堵塞心竅,導致胡言亂語、喊叫奔走的藥方:雄朱丸
硃砂(顆粒狀的二錢半,研磨), 雄黃(精製的一錢半,研磨), 白附子(一錢)
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用豬心血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三粒,用人參、菖蒲湯送服。平時也可以服用一粒,能安神定魄,補益心智。
一個牧童,平時說話胡言亂語,令人害怕。我診脈發現脈象洪大,是實熱證。於是取幾條蚯蚓研磨,用井水調服,立刻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