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卷五

2. 眩暈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暈而眩。其脈風浮寒緊。濕細暑虛。涎弦而滑。虛脈則無。治眩暈法。尤當審諦。先理痰氣。次隨症治。

眩者言其黑。暈言其轉。冒言其昏。眩暈之與冒眩。其義一也。其狀目閉眼眩。身轉耳聾。如登舟車之上。起則欲倒。蓋虛極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軌也。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暈也。喜怒哀樂。悲恐憂思。鬱而生痰。隨氣上厥。七情致虛而眩暈也。

淫欲過度。腎家不能納氣歸原。使諸氣逆奔而上。此眩暈之出於氣虛也明矣。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攝榮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眩暈之生於血虛也又明矣。以至新產之後。血海虛損。或瘀不行。皆能眩暈。是可不推尋致病之因乎。治法。隨機應敵。其間以升降鎮墜行焉。最不可妄施汗下。

然而眩暈欲解。自汗則有之。若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與夫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汗者。此虛極而脫也。識者將有采薪之憂。

清暈化痰湯,主方。治眩暈之總司也。

陳皮(去白),半夏(薑汁炒),白茯苓(去皮各一錢半),防風,羌活(各七分),甘草(三分),枳實(麩炒一錢),川芎,黃芩(酒炒各八分),白芷,細辛,南星(薑汁炒各七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以此作丸。亦可。氣虛。加人參七分。白朮去蘆一錢。血虛。加當歸。倍川芎。有熱。加黃連姜炒七分。

一論頭旋眼黑。噁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言語。心神顛倒。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頭若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臥。此乃胃氣虛損。停痰而致也。半夏白朮天麻湯。(方見頭疼)

一論勞役之人。飢寒眩暈者。脈虛弱也。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半夏、天麻、白芍、熟地黃。

一眩暈屬氣虛有濕痰者。依本方去升麻、柴胡。加白茯苓、川芎、半夏、大麻、桔梗、白芷。

一論陰虛火動眩暈者。脈必數也。清離滋坎湯(方見癆瘵)依本方加川芎、天麻、山梔、竹瀝少許。

一論真陽不足。上氣喘急。氣短自汗。眩暈欲倒。如坐舟車。手足冷。脈沉細。

參附湯

人參(五錢),大附子(炮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熱服。

一論眩暈之症。因氣虛痰火炎上故也。

清陽除眩湯

人參(六分),白朮(去蘆一錢),白茯苓(一錢),陳皮(一錢),半夏(湯泡一錢),明天麻(八分),檳榔(八分),旋覆花(八分),甘草(四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

一論肥白人。日常頭旋目花。卒時暈倒者。名曰痰暈。

清痰祛眩湯

天南星(姜泡),半夏(薑汁製),天麻,蒼朮(米泔浸),川芎,陳皮,茯苓(去皮),桔梗,枳殼(去穰),烏藥,酒芩,羌活(各八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眩暈這種症狀,可能是因為風、寒、暑、濕等外在因素侵襲人體,或是因為情緒不佳導致氣鬱、產生痰涎,也可能是因為身體下部虛弱、導致上部氣血過盛。這些情況都可能導致頭暈目眩。從脈象來看,如果是風邪引起的,脈象會浮而緊;如果是寒邪引起的,脈象會是緊的;如果是濕邪引起的,脈象會是細的;如果是暑邪引起的,脈象會是虛的;如果是痰涎引起的,脈象會是弦而滑的;如果是虛症引起的,脈象則會很弱。治療眩暈,一定要仔細審視病因,首先要調理痰和氣,然後再根據具體症狀進行治療。

所謂的「眩」,指的是眼睛看到東西會變黑;所謂的「暈」,指的是感覺身體在旋轉;所謂的「冒」,指的是頭昏腦脹。眩、暈、冒這三個字,其實意思都差不多。這種症狀的表現通常是閉上眼睛就感到眩暈,身體會搖晃、耳朵聽不清楚,就像是坐在船上或車上一樣,站起來就會想要跌倒。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又受到寒氣侵襲所致。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如果是風邪引起的,通常會出汗;如果是寒邪引起的,身體會有拉扯般的疼痛;如果是暑邪引起的,會感到悶熱;如果是濕邪引起的,會感到身體沉重遲滯。這四種外在因素,如果趁著身體虛弱的時候侵入人體,就會導致眩暈。而像是喜、怒、哀、樂、悲、恐、憂、思這些情緒,如果過於壓抑,也會導致產生痰,痰隨著氣往上衝,或是因為情緒波動導致身體虛弱,也都會引發眩暈。

過度沉溺於性慾,會導致腎氣不足,無法把氣往下導引,使得氣往上衝,這很明顯是氣虛導致的眩暈。而像是吐血、流鼻血、月經量過多這些情況,則是因為肝臟無法收攝氣血,使得血液不循常道妄行,這也很明顯是血虛導致的眩暈。甚至像是產後,因為氣血虧損,或是惡露排不乾淨,都會導致眩暈。這難道不需要仔細探究病因嗎?治療方法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應對,運用升、降、鎮、墜的方法。最忌諱隨意使用發汗或瀉下的藥物。

然而,眩暈想要緩解,有時候會自己出汗,但如果使用過於強烈的發汗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眼睛看不清楚的狀況。如果原本是少陰病(一種體虛的病),出現腹瀉停止卻頭暈,時常自己出汗,這表示身體已經虛弱到極點、氣血要脫散的徵兆,要特別注意。

清暈化痰湯是治療眩暈的主要方劑,可以應對各種情況。

藥方組成: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半夏(用薑汁炒過)、白茯苓(去除外皮,各一錢半),防風、羌活(各七分),甘草(三分),枳實(用麩皮炒過,一錢),川芎、黃芩(用酒炒過,各八分),白芷、細辛、南星(用薑汁炒過,各七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也可以將藥材製成藥丸服用。如果氣虛,可以加入人參七分、白朮(去除蘆頭)一錢;如果血虛,可以加入當歸,並且將川芎的劑量加倍;如果身體發熱,可以加入用薑汁炒過的黃連七分。

有一種眩暈是頭暈眼黑、噁心煩悶、氣短呼吸急促、沒有力氣說話、精神恍惚、眼睛不敢睜開,感覺像在風雲中一樣,頭痛欲裂、身體沉重如山、四肢冰冷、無法安睡,這是因為胃氣虛弱、痰液停留在體內所導致的。可以使用 半夏白朮天麻湯 來治療(藥方詳見頭痛部分)。

還有一種情況是勞累過度的人,因為飢餓寒冷而導致眩暈,這種情況通常是脈象虛弱。可以使用 補中益氣湯 來治療(藥方詳見內傷部分),並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半夏、天麻、白芍、熟地黃。

另外一種眩暈是屬於氣虛且有濕痰的,可以使用 補中益氣湯 的基礎方,去除升麻、柴胡,加入白茯苓、川芎、半夏、大麻、桔梗、白芷。

如果眩暈是屬於陰虛火旺引起的,脈象會比較快。可以使用 清離滋坎湯 來治療(藥方詳見癆瘵部分),並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川芎、天麻、山梔、少量竹瀝。

如果眩暈是屬於真陽不足、呼吸急促、氣短自汗、感覺頭暈要跌倒,像坐在船上一樣,手腳冰冷、脈象沉細的,可以使用 參附湯

藥方組成:人參(五錢),大附子(炮製過,三錢)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趁熱服用。

還有一種眩暈,是因為氣虛、痰火上炎所引起的。可以使用 清陽除眩湯 來治療。

藥方組成:人參(六分),白朮(去除蘆頭,一錢),白茯苓(一錢),陳皮(一錢),半夏(用開水泡過,一錢),明天麻(八分),檳榔(八分),旋覆花(八分),甘草(四分)。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

還有一種情況是肥胖、膚色白皙的人,平時常常頭暈眼花,突然暈倒,這種情況叫做痰暈。可以使用 清痰祛眩湯 來治療。

藥方組成:天南星(用薑汁泡製過)、半夏(用薑汁製過)、天麻、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川芎、陳皮、茯苓(去除外皮)、桔梗、枳殼(去除瓤)、烏藥、酒芩、羌活(各八分),甘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