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保元》~ 卷四 (5)
卷四 (5)
1. 汗症
一額上常有汗出。不論冬夏者。得之醉後當風所致。頭乃諸陽之會。酒乃發陽。所以飲酒必見汗者。醉後陽氣上升。頭面之陽氣必開。當風坐臥。風時入之。以致頭面出汗。名曰漏風。宜
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兩),甘草(一兩),加肉桂、白芍。名黃耆建中湯。
上各用蜜炙十餘次。出火毒。每服一兩。水煎。溫服。
一論自汗不休。內傷及一切虛損之症所致者。用補中益氣湯。柴胡、升麻。俱用蜜水炒。少加製附子、麻黃根、浮小麥。(方見內傷)
一論腎氣虛弱。發汗發熱。用六味地黃丸。(方見補益)
一論腎氣虛弱。盜汗惡寒。用八味丸。(方見補益)
一論氣血俱虛而盜汗者。用十全大補湯。(方見補益)
秘方。治盜汗自汗。
五倍子為末。津液調搽臍中。綢勒住。一宿即止。
一方。用何首烏末。津液調搽臍中亦效。
一論自汗邪在諸經。有蓄血亦有頭汗。有頭汗小便不利者死。關格不得尿。有頭汗者死。元氣下脫。有頭汗如珠不流者死。柔汗發黃者死。
鎮液丹
防風(去蘆酒洗三兩),黃耆(蜜炙二兩五錢),白朮(去蘆微炒一兩),中桂(一兩),白芍(酒炒一兩五錢),大附子(麵包煨去皮臍童便炒二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加酸棗仁炒一兩。
一治腳汗方
白礬(五錢),乾薑(五錢)
上銼為末。逐日洗。連五日。自然無汗。
一治盜汗。用牙豬心一個。水二碗。入砂鍋內。煮爛熟為度。去心不用。另用當歸、人參各二錢。半入煮心汁內。熬至大半甌。去渣。不拘時服。豬心食否不拘。
一論凡內傷及一切虛損之症。自汗不休者。用益氣湯。加熟附子、麻黃根、浮小麥其效。捷於影響。但升麻、柴胡。俱用蜜水炒過。以殺其升發勇悍之性。又欲引參、耆等藥至肌表。不可缺也。如左寸脈浮洪而自汗者。心火炎也。本方加倍參、耆。加麥冬、五味、黃連各五分。
如左關脈浮弦而自汗者。挾風邪也。本方桂枝、芍藥。若不陰虛。只用桂枝可也。左尺脈浮洪無力而有汗者。水虧火盛也。本方加黃柏、知母各五分。熟地一錢。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右關脈浮洪無力而自汗者。只依本方倍參、耆。右尺脈洪數無力而自汗者。或盜汗。相火挾心火之勢而上伐肺金也。
宜當歸六黃湯。一論自汗盜汗。乃陰陽兩虛。或睡或醒時而出也。益氣湯去升麻。加茯苓、酒芍、酸棗炒、牡蠣煅各一錢。黃柏蜜炒。知母蜜炒。烏梅一個。棗一枚。浮小麥一撮。水煎服。
一人四時出汗。畏風不敢當。雖炎天必須棉衣。冬天氣喘。氣不相接。偶有便淋白濁。服八物湯。不效。服補中益氣湯。少已。予以荊芥、防風、桂枝、薄荷、甘草、羌活。一劑而痊。
白話文:
汗症
額頭經常出汗,無論冬夏皆然,多因醉酒後吹風所致。頭部是諸陽匯聚之處,酒能助陽,所以飲酒後必然出汗。醉後陽氣上升,頭面陽氣外洩,當風而坐臥,風寒乘虛而入,導致頭面出汗,稱為漏風。宜服用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兩、甘草一兩,加肉桂、白芍,名黃耆建中湯。藥材需用蜂蜜炙炒十餘次,去除火毒。每次服用一兩,水煎服,溫服。
若因內傷或各種虛損導致自汗不止,則應服用補中益氣湯,其中柴胡、升麻需用蜜水炒制,並可少加製附子、麻黃根、浮小麥。(方劑詳見內傷篇)
若因腎氣虛弱,伴有發汗發熱,則服用六味地黃丸。(方劑詳見補益篇)
若因腎氣虛弱,伴有盜汗惡寒,則服用八味丸。(方劑詳見補益篇)
若因氣血俱虛而盜汗,則服用十全大補湯。(方劑詳見補益篇)
秘方:治療盜汗、自汗。
將五倍子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於肚臍,用布條紮緊,一夜即可見效。
另一方:用何首烏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於肚臍,亦有效。
自汗若邪氣侵犯諸經,可能伴隨蓄血,也可能只有頭汗。若出現頭汗伴隨小便不利,則凶多吉少;若關格不通,無法排尿,伴隨頭汗,則凶多吉少;若頭汗如珠,卻不流動,則凶多吉少;若汗液發黃,則凶多吉少。
鎮液丹:
防風(去蘆根,用酒洗滌,三兩)、黃耆(蜜炙,二兩五錢)、白朮(去蘆根,微炒,一兩)、肉桂(一兩)、白芍(酒炒,一兩五錢)、附子(麵包包裹煨熟,去皮,用童尿炒制,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糊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用酒送服,並可加炒酸棗仁一兩。
治療腳汗方:
白礬五錢、乾薑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日清洗患處,連續五日,汗即可自然消失。
治療盜汗方:
取豬心一個,加水二碗,放入砂鍋中煮爛,豬心去除不用。另取當歸、人參各二錢,放入煮豬心的湯汁中,熬至大半碗,去渣服用,豬心是否食用不拘。
凡因內傷及各種虛損導致自汗不止,服用益氣湯,並加入熟附子、麻黃根、浮小麥,療效更佳。但升麻、柴胡需用蜜水炒制,以減弱其升發之性,並引導人參、黃耆等藥物至肌表,不可缺少。若左寸脈浮洪而自汗,屬心火亢盛,本方中人參、黃耆需加倍,並加麥冬、五味子、黃連各五分。
若左關脈浮弦而自汗,屬風邪夾雜,本方中桂枝、芍藥可酌情使用,若非陰虛,只用桂枝即可。若左尺脈浮洪無力而自汗,屬水虧火盛,本方中需加黃柏、知母各五分,熟地一錢,以滋陰降火。若右關脈浮洪無力而自汗,則需將本方中人參、黃耆加倍。若右尺脈洪數無力而自汗或盜汗,屬相火與心火夾攻肺金,宜服用當歸六黃湯。
自汗、盜汗皆因陰陽兩虛,或睡或醒時皆可發作,宜服用去升麻的益氣湯,並加入茯苓、酒制白芍、炒酸棗仁、煅牡蠣各一錢,蜜炙黃柏、蜜炙知母、烏梅一個、大棗一枚、浮小麥少許,水煎服。
一人四季皆出汗,畏風,不敢當風,即使炎夏也需穿棉衣,冬天氣喘,呼吸不暢,偶爾小便淋漓,白濁,服用八物湯無效,服用補中益氣湯稍有好轉,後予以荊芥、防風、桂枝、薄荷、甘草、羌活一劑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