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

2. 中風

脈微而數。中風使然。風邪中人。六脈多沉伏。亦有脈隨氣奔。指下洪盛者。夾寒則脈帶浮遲。夾暑則脈虛。夾濕則脈浮澀。大法浮遲者吉。急疾大數者凶。

風者百病之長也。即內經所謂偏枯、風痱、風懿、風痹是也。而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中經絡之分焉。夫中腑者為在表。中臟者為在裡。中血脈、中經絡俱為在中。在表者宜微汗。在裡者宜微下。在中者宜調榮。中腑者。多著四肢。手足拘急不仁。惡風寒。為在表也。其治多易。

用疏風湯之類。中臟者。多滯九竅。唇緩失音。耳聾。目瞀。二便閉澀。為在裡也。其治多難。用滋潤湯之類。中血脈者。外無六經之形症。內無便溺之阻隔。肢不能舉。口不能言。為在中也。用養榮湯之類。中經絡者。則口眼喎斜。亦在中也。用復正湯之類。其間又有血氣之分焉。

血虛而中者。由陰血虛而賊風襲之。則左半身不遂。用四物湯。加鉤藤、竹瀝、薑汁。以補血之劑為主。氣虛而中者。由元氣虛而賊風襲之。則右半身不遂。用六君子湯。加鉤藤、竹瀝、薑汁。以補氣之劑為主。氣血俱虛而中者。則左右手足皆不遂。用八珍湯。加鉤藤、竹瀝、薑汁。

或用上池飲。乃治諸風左癱右瘓之神方也。然則類中風者。如中寒、中暑、中濕、中火、中氣、食厥、勞傷、房勞等症。如中於寒者。謂冬月卒中寒氣。昏冒口噤。肢攣惡寒。脈浮緊也。用理中湯之類。中於暑者。謂夏月卒暴炎暑。昏冒痿厥。吐瀉喘滿。用十味香薷飲之類。

中於濕者。乃丹溪所謂東南之人。多因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用清燥湯之類。加竹瀝、薑汁。中於火者。河間所謂肝木之風內中。非六淫之邪外侵。良由五志過極。火盛水衰。氣熱怫鬱。昏冒而作也。用六味地黃丸、四君子湯之類。內有恚怒傷肝。火動上炎者。用小柴胡湯之類。

中於氣者。由七情過極。氣厥昏冒。或牙關緊閉。急用蘇合香丸。或藿香正氣散之類。若誤作風治者死也。食厥者。過於飲食。胃氣自傷。不能運化。故昏冒也。用六君子湯加木香之類。勞傷者。過於勞役。耗損元氣脾胃虛衰。不任風寒。故昏冒也。用補中益氣湯之類。傷於房勞者。

因腎虛精耗。氣不歸元。故昏冒也。用六味地黃丸之類。此皆類中風也。蓋內經主於風。河間主於火。東垣主於氣。丹溪主於濕。而為暴病暴死之症。類中風。非真中風也。治者詳之。有卒中昏冒。口眼喎斜。痰氣上壅。咽喉有聲。六脈沉伏。此真氣虛而風邪所乘。用三生飲一兩。

加人參一兩。煎服即蘇。若遺尿手撒。口開鼻鼾者不治。用前藥亦有得生者。是乃行經絡祛寒痰之藥。有斬關奪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參少許。以祛其邪。而補助真氣。否則不收效矣。有因虛火與濕。痰涎壅盛。口眼喎斜。不能言語。牙關緊閉。昏倒不知人事。將病人足大指中間。

半甲半肉上。並人中。各重掐一下至體。即用奪命通關散搐鼻。候有嚏可治。無嚏不治。如牙噤不開。用烏梅肉揉和南星、細辛末。以中指蘸藥擦牙。自開。隨以蜜湯調奪命通關散二匙。即吐其痰。以通經絡。亦上湧意也。得嚏氣轉。即進攝生飲。或清熱導痰湯之類。皆效。

人事稍醒。關節動活。且先以理氣為急。中後氣未盡順。痰未盡消。調理之劑。惟當以藿香正氣散。加南星、木香、當歸、防風。一二劑之後。次隨症而調之。予觀古人之方。多用攻擊之劑。施於北方風土剛勁之人。間或可也。用於南方風土柔弱之人。恐難當耳。予約補古人之缺略。

以備天下之通宜。若天地之南北。人身之虛實。固有不同。其男子婦人。大略相似。學者當變通而治之。慎毋膠柱以調瑟也。

理中湯(見中寒),十味香薷飲(見中暑),清燥湯(見痿躄),四君子湯(見補益),小柴胡湯(見傷寒),藿香正氣散(見霍亂),蘇合香丸(見諸氣)

白話文:

標題:[中風]

內容:脈搏微弱但頻數,這是中風的特徵。當風邪侵入人體,六脈常會呈現沉伏狀態,也有脈象隨氣的奔騰,於指下感覺洪盛的情況。如果夾雜寒邪,則脈象帶浮遲;夾雜暑邪則脈象虛;夾雜溼邪則脈象浮澀。一般來說,脈象浮遲爲吉兆,脈象急疾大數則爲凶兆。

風邪是百病之首,就像內經所說的偏枯、風痱、風懿、風痹。而中風有中腑、中髒、中血脈、中經絡的不同。中腑是在表層,中髒則在裏層,中血脈、中經絡都在中間。在表層的適合發微汗,在裏層的適合微下,而在中間的適合調養榮衛。中腑者,常發生在四肢,手足拘急麻木,怕風寒,這屬於在表層。治療相對容易,用疏風湯之類。

中髒者,常滯留在九竅,導致脣緩失音、耳聾、目瞀、二便閉塞,這屬於在裏層。治療較爲困難,用滋潤湯之類。中血脈者,沒有明顯的外在症狀,內在也沒有便溺的阻隔,四肢無法舉起,口不能言,這屬於在中間,用養榮湯之類。中經絡者,口眼歪斜,也屬於在中間,用復正湯之類。期間還有氣血的區分。

血虛而中風,是因爲陰血虛而賊風襲擊,會導致左半身不遂,用四物湯,加鉤藤、竹瀝、薑汁,以補血爲主。氣虛而中風,是因爲元氣虛而賊風襲擊,會導致右半身不遂,用六君子湯,加鉤藤、竹瀝、薑汁,以補氣爲主。氣血都虛而中風,那麼左右手足都無法動彈,用八珍湯,加鉤藤、竹瀝、薑汁。

或者用上池飲,是治療各種風左癱右瘓的神奇藥方。然而,類中風的疾病,如中寒、中暑、中溼、中火、中氣、食厥、勞傷、房勞等症。如中於寒的,是指冬天突然中了寒氣,昏睡口噤,肢體抽搐怕冷,脈象浮緊,用理中湯之類。中於暑的,是指夏天突然遭受酷熱,昏睡痿厥,嘔吐腹瀉喘滿,用十味香薷飲之類。

中於溼的,如丹溪所說,東南地區的人,多因爲溼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用清燥湯之類,加竹瀝、薑汁。中於火的,河間認爲是肝木之風內中,並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五志過極,火盛水衰,氣熱怫鬱,昏睡發作,用六味地黃丸、四君子湯之類。如果怒氣傷肝,火動上炎,用小柴胡湯之類。

中於氣的,是因爲七情過極,氣厥昏睡,或者牙關緊閉,立即使用蘇合香丸,或者藿香正氣散之類,如果誤當作風來治療,可能會致死。食厥,是因爲飲食過度,胃氣自我損傷,無法消化,所以昏睡,用六君子湯加木香之類。勞傷者,是因爲勞動過度,耗損元氣,脾胃虛弱,無法抵禦風寒,所以昏睡,用補中益氣湯之類。房勞傷者,是因爲腎虛精耗,氣不歸元,所以昏睡,用六味地黃丸之類。這些都是類中風的病症。

總的來說,內經主要講風,河間主要講火,東垣主要講氣,丹溪主要講溼,都是突發的疾病或死亡的病症,類似中風,但並非真正的中風。治療時要詳細考慮。如果突然昏睡,口眼歪斜,痰氣上湧,咽喉有聲,六脈沉伏,這是真氣虛而風邪所乘,用三生飲一兩,加人參一兩,煎服後立即恢復。如果出現遺尿、手撒、口開、鼻鼾的情況,可能無法治癒,即使使用之前的藥物也可能有生存的機會,這是因爲該藥可以驅除經絡中的寒痰,有斬關奪旗的功效。每次服用都要加少量人參,以驅除邪氣,輔助真氣,否則不會有效果。

如果有虛火與溼,痰涎壅盛,口眼歪斜,不能言語,牙關緊閉,昏倒不知人事,將病人足大拇指中間,半甲半肉上,以及人中,各重掐一下,然後用奪命通關散抽鼻,如果有噴嚏就可以治療,如果沒有噴嚏則無法治療。如果牙關緊閉不開,可以用烏梅肉揉和南星、細辛末,用中指蘸藥擦牙,自然會開。然後以蜂蜜水調和奪命通關散兩匙,立即吐出痰液,以疏通經絡,也是湧吐之意。得到噴嚏,氣轉後,立即進攝生飲,或者清熱導痰湯之類,都會有效。

當人稍微清醒,關節活動靈活,應先緊急調理氣機。中風後,氣未完全順,痰未完全消,調理的藥物,應當以藿香正氣散,加南星、木香、當歸、防風。一二劑之後,再根據症狀進行調理。我觀察古人的處方,大多使用攻擊性的藥物,適用於北方風土剛勁的人,偶爾可行。但如果用於南方風土柔弱的人,恐怕難以承受。我試圖補充古人遺漏的部分,以備天下的通用方案。如果天地之南北,人體之虛實,固然有差異,但男女的大致相似。學者應當變通而治,謹慎不要墨守成規。

理中湯(見中寒)、十味香薷飲(見中暑)、清燥湯(見痿躄)、四君子湯(見補益)、小柴胡湯(見傷寒)、藿香正氣散(見霍亂)、蘇合香丸(見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