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壽世保元》~ 卷一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

1. 醫論

扁鵲論醫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足。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雲林子曰。越人之論。一三四五六是矣。二則於予心有未適然者。何也。輕者彼輕也。重者彼重也。

彼輕而我重之。則彼之生可活矣。不然。彼以一吝而喪生。固病者之不智。子以一吝而不治。亦醫者之不仁。噫。古之神醫。於此意猶存。則世醫可知矣。

2. 藥論

夫藥者。天地間之萬物也。昔古神農憫蒼生之疾苦。格物理之精微。其用心可為仁矣。故本草藥品雖多。然其味不過五。乃甘辛鹹苦酸是也。而其性不過六。溫涼補瀉升降是也。且甘辛溫補升者陽也。苦鹹涼瀉降者陰也。淡滲泄而屬陽。酸性陽而味陰。故藥有純陽者。有純陰者。

有陰中之陽。有陽中之陰。有專用其氣者。有獨用其味者。大抵味之厚者必補。氣之重者必降。味淡則瀉。性輕則升。升者治在上在表之病。降者治在下在裡之疾。諸寒涼者治乎血熱。諸溫熱者治乎氣鬱氣虛。潤以濡燥。澀以收脫。又甘為諸補之原。苦為諸瀉之本。辛香者亦升泄之類。

酸鹹者皆補降之屬。所謂補者。性味各有所補。而其瀉者。亦各有所瀉。然補中有瀉。而瀉中有補。如酸入肝。生津以制燥。至苦入心。滋陰以降火。辛能溫肺以退寒。咸可堅腎以御熱。如欲去其邪。在使復其正。瀉陽有以補陰。瀉陰有以補陽。降則通其自升。升則欲其自降。

惟病有兼成。而法當合用。故方有奇偶。而藥有君臣。制之以散者散也。或成之以錠者鎮也。用湯者蕩也。取氣味盪漾。而無所不至。用丸者緩也。取氣味緩達。而有所及遠。湯有生熟。瀉則宜生。補則宜熟。丸有大小。病在上者宜小。俱服於食後。或散末以輕調。或含丸以緩化。

病在下者宜大。俱服於食前。或服後以食壓。或湯藥以頓服。吞補劑於早於未語之前。服疾藥當脫衣臨睡之際。鬱氣妙舐嚼之方。溫症利丸散之功。凡用甘草者。解諸藥毒。取甘以緩脾。劑投生薑者。行諸藥力。取辛以開胃。故病以脾胃為主。始得以攻病之力。用酒者欲其上達。

用鹽者取其下行。丸用蠟者匱其毒。裹用蠟者藏其氣。水丸求其速化以清利。蜜丸取其緩行以滋潤。用新者速其功。用陳者遠其毒。調脾胃之藥。丸宜五穀。和氣血之劑。利用醋酒。炒以緩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陰。煉可助陽。但制有太過不及之弊。忌用有相反畏惡之情。

有療之於理者。有療之以意者。又有不藥之術。出乎才智之巧。如針灸熏熨淋漬之類。治六淫外病之藥也。有以人事真偽之機。委曲旁求之變。動人耳目。移病者之心志。郁者散之。散者郁之。勞者逸之。靜者動之。乃治七情內病之藥也。故導引運行。調乎飲食起居。從中正之心。

無欺妄之憂者。乃修養之藥也。故藥者非徒藥物之為藥。而人事所宜之門。莫不為之藥也。

3. 藥有五法

湯劑。煎成清液也。補須要熟。利不嫌生。並先較定水數煎蝕多寡之不同耳。去暴病用之。取其易升易散。易行經絡。故曰湯者蕩也。治至高之分加酒煎。去濕加生薑煎。補元氣加大棗煎。發散風寒加蔥白煎。去膈病加蜜煎。止痛加醋煎。凡諸補湯。渣滓兩劑併合。加原水數。

復煎。待熟飲之。亦敵一劑新藥。其發表攻裡二者。雖前藥取效。不必煎渣也。從緩從急之不同故耳。

膏劑。熬成稠膏也。藥分兩雖多。水煎膏宜久。渣滓復煎數次。絞取濃汁。以熬成耳。去久病用之。取其始蝕力大。滋補膠固。故曰膏者膠也。凡可服之膏。或水或酒隨熬渣。猶酒煮飲之。可摩之膏。或酒或醋隨熬滓。宜搗數患處。此蓋盡藥力也。

散劑。研成細末也。宜施制合。不堪久留。恐走泄氣味。服之無效耳。去急病用之。不循經絡。只去胃中及腸腑之積。故曰。散者散也。氣味厚者湯調服。氣味薄者煎熟和酒服。

丸劑。作成丸粒也。治下焦之疾者。如梧子大。治中焦疾者。如綠豆大。治上焦疾者。如粒米大。因病不能速去。取其舒緩。逐漸成功。故曰。丸者緩也。用水丸者。或蒸餅作稀糊丸者。取其易化。而治上焦也。用稠面和丸者。或飯糊丸者。取略遲化。能達中焦也。或酒或醋丸者。

取其收散之意。泡半夏、南星。欲去濕痰者。以生薑自然汁。取稀糊為丸。亦取其易化也。神麯丸者。取其消食。山藥糊丸者。取其澀。煉蜜丸者。取其遲化。而易循經絡。蠟丸取其難化。能固護藥之味氣。勢力全備。直過膈而作效也。

漬酒。漬煮藥酒也。藥須細銼。絹袋盛之。入酒。罐密封。如常法煮熟。埋地日久。氣烈味濃。早晚頻吞。經絡速達。或攻或補。並著奇功。滓濾出曝乾。搗末別漬。力雖稍緩。服亦益人。為散亦佳。切勿傾棄。

補虛損症。宜少飲。緩取效。攻風溼症。宜多飲。速取效。凡丸藥用蜜。每藥末一斤。則用蜜十二兩。文火煎煉。掠去沸沫。令色黃。滴水成珠為度。再加水四兩和勻。如此丸庶可曬乾。經久不壞。或用重湯熬煉成珠。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