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宮繡

《本草求真》~ 下編 (35)

回本書目錄

下編 (35)

1.

烏藥(胃腎),藿香(脾胃肺),檳榔(腸胃),大腹皮(腸胃),神麯(脾胃),橘核(小腸),蕎麥(腸胃),荔枝核(膀胱腎),小茴(肝胃),艾葉(肝脾),吳萸(肝)

〔氣實宜泄〕

丁香(肺胃腎),冬花(肺),白牽牛(肺),白前(肺),山楂(脾胃),廣皮(脾肺),郁李仁(脾),青皮(肝),女菀(肺),鶴蝨(肝),薑黃(脾),玄胡索(心肝)

〔氣升宜降〕

馬兜鈴(肺),青木香(肺),旋覆花(肺腸),栝蔞實(肺),花粉(肺),葶藶(肺),續隨子(胃),麥蕎(腸胃),蘇子(肺),黑鉛(腎),杏仁(肺),炒萊菔(肺脾),枇杷葉(肺),沉香(腎),補骨脂(腎)

〔氣堅宜破〕

枳殼(肺),枳實(脾胃),三稜(肝),山甲(肝肺胃)

〔氣散宜斂〕

慄殼(大腸肺),木瓜(脾肺肝),烏梅(肺腸肝),龍骨(肝腎大腸),棗仁(膽肝),炒芍藥(肝脾),蛤蜊粉(腎)

〔氣脫宜固〕

胡桃肉(腎),菟絲子(肝腎),覆盆子(腎),補骨脂(腎),蓮鬚(心腎),五味子(肺腎),山茱萸(肝腎),金櫻子(脾肝腎),葡萄(腎),阿芙蓉(腎),沒石子(腎),龍骨(肝腎大腸),牡蠣(腎),沉香(腎),靈砂(腎),秦皮(肝膽腎),石斛(脾腎),芡實(脾腎),訶子(大腸肺),桑螵蛸(肝腎膀胱),石鐘乳(大腸胃)

〔氣惡宜闢〕

良薑(胃寒),生薑(肺寒),蛇蛻(肝毒),蜈蚣(肝毒),樟腦(關竅邪),甘松(脾濕臭),山柰(胃濕臭),排草(脾臭),大蒜(脾胃諸惡),虎骨(肝毒),胡荽(心脾臭),薰香(肺臭),雄黃(胃肝邪),酒(肝血諸惡),蒼朮(脾濕),蘇合香(諸竅邪),草果(胃瘴),菸草(肺胃瘴),檳榔(腸胃瘴),貫眾(肝胃瘴)

〔氣浮宜鎮〕

磁石(腎),鐵粉(肝),金銀薄(肝),禹餘糧(大腸),密陀僧(脾),代赭石(肝),雲母石(脾),珍珠(心肝),辰砂(心),龍骨(肝腎大腸),龍齒(肝腎大腸)

〔氣急宜緩〕

甘草(脾),合歡皮(心脾)

白話文:

用於調理氣的藥材:

  • 烏藥:主要作用於胃和腎。
  • 藿香:主要作用於脾、胃和肺。
  • 檳榔:主要作用於腸胃。
  • 大腹皮:主要作用於腸胃。
  • 神麯:主要作用於脾胃。
  • 橘核:主要作用於小腸。
  • 蕎麥:主要作用於腸胃。
  • 荔枝核:主要作用於膀胱和腎。
  • 小茴:主要作用於肝和胃。
  • 艾葉:主要作用於肝和脾。
  • 吳茱萸:主要作用於肝。

氣實需要疏泄的藥材:

  • 丁香:主要作用於肺、胃和腎。
  • 冬花:主要作用於肺。
  • 白牽牛:主要作用於肺。
  • 白前:主要作用於肺。
  • 山楂:主要作用於脾和胃。
  • 廣陳皮:主要作用於脾和肺。
  • 郁李仁:主要作用於脾。
  • 青皮:主要作用於肝。
  • 女菀:主要作用於肺。
  • 鶴蝨:主要作用於肝。
  • 薑黃:主要作用於脾。
  • 玄胡索:主要作用於心和肝。

氣機上逆需要降氣的藥材:

  • 馬兜鈴:主要作用於肺。
  • 青木香:主要作用於肺。
  • 旋覆花:主要作用於肺和腸。
  • 栝蔞實:主要作用於肺。
  • 花粉:主要作用於肺。
  • 葶藶子:主要作用於肺。
  • 續隨子:主要作用於胃。
  • 麥芽:主要作用於腸胃。
  • 紫蘇子:主要作用於肺。
  • 黑鉛:主要作用於腎。
  • 杏仁:主要作用於肺。
  • 炒萊菔子:主要作用於肺和脾。
  • 枇杷葉:主要作用於肺。
  • 沉香:主要作用於腎。
  • 補骨脂:主要作用於腎。

氣滯堅硬需要破氣的藥材:

  • 枳殼:主要作用於肺。
  • 枳實:主要作用於脾和胃。
  • 三稜:主要作用於肝。
  • 穿山甲:主要作用於肝、肺和胃。

氣散需要收斂的藥材:

  • 栗殼:主要作用於大腸和肺。
  • 木瓜:主要作用於脾、肺和肝。
  • 烏梅:主要作用於肺、腸和肝。
  • 龍骨:主要作用於肝、腎和大腸。
  • 酸棗仁:主要作用於膽和肝。
  • 炒白芍:主要作用於肝和脾。
  • 蛤蜊粉:主要作用於腎。

氣脫需要固澀的藥材:

  • 胡桃肉:主要作用於腎。
  • 菟絲子:主要作用於肝和腎。
  • 覆盆子:主要作用於腎。
  • 補骨脂:主要作用於腎。
  • 蓮鬚:主要作用於心和腎。
  • 五味子:主要作用於肺和腎。
  • 山茱萸:主要作用於肝和腎。
  • 金櫻子:主要作用於脾、肝和腎。
  • 葡萄:主要作用於腎。
  • 阿芙蓉(鴉片):主要作用於腎。
  • 沒食子:主要作用於腎。
  • 龍骨:主要作用於肝、腎和大腸。
  • 牡蠣:主要作用於腎。
  • 沉香:主要作用於腎。
  • 靈砂(硫化汞):主要作用於腎。
  • 秦皮:主要作用於肝、膽和腎。
  • 石斛:主要作用於脾和腎。
  • 芡實:主要作用於脾和腎。
  • 訶子:主要作用於大腸和肺。
  • 桑螵蛸:主要作用於肝、腎和膀胱。
  • 鐘乳石:主要作用於大腸和胃。

用於辟除惡氣的藥材:

  • 良薑:主要用於治療胃寒。
  • 生薑:主要用於治療肺寒。
  • 蛇蛻:主要用於解肝毒。
  • 蜈蚣:主要用於解肝毒。
  • 樟腦:主要用於驅除關竅的邪氣。
  • 甘松:主要用於治療脾濕引起的臭氣。
  • 山柰:主要用於治療胃濕引起的臭氣。
  • 排草:主要用於治療脾臭。
  • 大蒜:主要用於治療脾胃的各種惡氣。
  • 虎骨:主要用於解肝毒。
  • 胡荽(香菜):主要用於治療心脾的臭氣。
  • 薰香:主要用於治療肺的臭氣。
  • 雄黃:主要用於治療胃肝的邪氣。
  • 酒:主要用於治療肝血的各種惡氣。
  • 蒼朮:主要用於治療脾濕。
  • 蘇合香:主要用於驅除各種關竅的邪氣。
  • 草果:主要用於治療胃的瘴氣。
  • 菸草:主要用於治療肺和胃的瘴氣。
  • 檳榔:主要用於治療腸胃的瘴氣。
  • 貫眾:主要用於治療肝和胃的瘴氣。

氣浮需要鎮攝的藥材:

  • 磁石:主要作用於腎。
  • 鐵粉:主要作用於肝。
  • 金銀薄:主要作用於肝。
  • 禹餘糧:主要作用於大腸。
  • 密陀僧:主要作用於脾。
  • 代赭石:主要作用於肝。
  • 雲母石:主要作用於脾。
  • 珍珠:主要作用於心和肝。
  • 辰砂:主要作用於心。
  • 龍骨:主要作用於肝、腎和大腸。
  • 龍齒:主要作用於肝、腎和大腸。

氣急需要緩解的藥材:

  • 甘草:主要作用於脾。
  • 合歡皮:主要作用於心和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