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九 針灸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九 針灸上 (6)

1.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遠近法第十

至陰,在足小趾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通谷,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中。束骨,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陷中。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申脈,陽蹺所生,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金門,在足外踝下陷中。一名:關梁。足太陰郄也。僕參,一名:安耶,在足跟骨下陷中。

崑崙,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承山,一名:魚腹,一名傷山,一名肉柱。在兌腨腸下分肉間陷者中。飛揚,一名:厥陽,在外踝上七寸。足太陽絡別走少陽。承筋,一名腨腸,一名直腸。在脛後,從腳跟上七寸,腨中央陷中。不刺。合陽,在膝約中央下三寸。委中,在膕中央,約紋中動脈。

,委陽,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扶承下六寸。浮郄,在委陽上一寸,展足得之。扶承,一名肉郄,一名陰關,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下紋中。(一云:尻臀下橫紋中。),殷門,在肉郄下六寸。

側人明堂圖(六門共八十七穴雙)

2. 側人耳頸二十穴遠近法第一

頷厭:在曲周顳顬上廉。懸顱,在曲周顳顬中。懸釐,在曲周顳顬下廉。天衝,在耳上如前三寸。率谷,在耳上入髮際一寸半。曲鬢,在耳上髮際曲隅陷中。角孫,在耳廊中間,開口有空。和髎,在耳前兌發下動脈。耳門,在耳前起肉當耳缺。聽會,在耳前陷中,張口得之。

,聽宮,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天容,在耳下曲頰後。天牖,在頸筋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一寸。缺盆,在肩上橫骨陷中。扶突,在氣舍後一寸半。天窗,在曲頰下扶突後,動應手陷中。天鼎,在頸缺盆直扶突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人迎,在頸大脈應手,挾結喉旁,以候五臟氣。

不灸。水突,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一本水突在曲頰下一寸近後。),氣舍,在頸直人迎挾天突陷中。

白話文:

【頷厭】:位於眉毛上方,額頭的邊緣。

【懸顱】:在眉毛中間的位置。

【懸釐】:在眉毛下方的邊緣。

【天衝】:在耳朵上方,距離前三寸的地方。

【率谷】:在耳朵上方,進入髮際約一寸半的地方。

【曲鬢】:在耳朵上方,髮際彎曲角落的凹陷中。

【角孫】:在耳廓中間,開口時可以看到一個空隙。

【和髎】:在耳朵前方,靠近髮際下的動脈。

【耳門】:在耳朵前方,突出的肉塊正對著耳朵缺口的位置。

【聽會】:在耳朵前方的凹陷中,張開嘴巴可以找到。

【聽宮】:在耳朵中,像一顆赤小豆大小的珠子。

【天容】:在耳朵下方,頰部彎曲處後方。

【天牖】:在頸部肌肉的缺口處,位於天容後方,天柱前方,完骨下方,髮際上方一寸的地方。

【缺盆】:在肩膀上方,橫骨凹陷中的位置。

【扶突】:在氣舍後方一寸半的位置。

【天窗】:在頰部彎曲下方,扶突後方,動脈應手的凹陷中。

【天鼎】:在頸部缺口下方,直線對齊扶突,曲頰下方一寸,人迎後方的位置。

【人迎】:在頸部大動脈的位置,夾在喉結旁邊,可用來判斷五臟的氣候。

此穴不進行灸療。

【水突】:在頸部大筋前,直線對齊人迎下方,氣舍上方的位置。(另一版本記載水突在曲頰下方一寸靠近後方的位置)

【氣舍】:在頸部,直線對齊人迎,夾在天突凹陷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