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十五 備急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備急方 (2)

1. 金瘡

論曰:治金瘡者,無大小冬夏。及始初傷血出。便以右灰厚敷裹之,即止痛,又速愈,若瘡甚深,未宜速合者。納少滑石,令瘡不時合也。凡金瘡出血,其人必渴,當忍之,啖燥食並肥膩之物以止渴,慎勿鹹食,若多飲粥及漿,犯即血動溢出殺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陰陽行動、作勞、多食酸鹹,飲酒熱羹、臛輩,瘡瘥後猶爾,出百日半年乃可復常也。

治金瘡大散方:

五月五日平旦,使四人出四方,各於五里內採一方草木莖葉,每種各半把,勿令漏脫一事。日正午時細切,碓搗並石灰極爛熟,一石草斷一斗石灰,先鑿大實中桑樹令可受藥,取藥納孔中,實築令堅,仍以桑樹皮蔽之,以麻搗石灰極密泥之,令不泄氣。又以桑皮纏之使牢,至九月九日午時取出,陰乾,百日藥成搗之,日曝令乾,更搗,絹篩貯之。

凡一切金瘡傷折出血,登時以藥封裹治使牢,勿令動轉,不過十日即瘥,不腫不膿,不畏風。若傷後數日始得藥,須暖水洗令血出,然後敷之,此藥大驗。平生無事宜多合,以備倉卒,金瘡之要無出於此,雖突厥質雄黃末未能及之。(《肘後方》云:用百草心,五月五日作,七月七日出。

又方,燒乾梅為炭,搗末,敷之一宿即瘥,亦治打傷。

又方,磁石搗末敷之,止痛斷血。

又方,取桑白汁塗,桑白皮裹之,或石灰封之妙。

又方,麻葉三斤,以水三升熟煮,取二升為一服。

又方,飲麻子汁數升。(《小品方》云:治毒箭所傷。)

又方,蚯蚓屎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杏仁、石灰為細末,以豬脂和封之。(亦主犬、馬、金瘡大良。)

治金瘡血出不止方:

煮桑根十沸,服一升即止。

又方,搗車前汁敷之,血即絕,連根取用亦效。

又方,柳絮封之。

又方,以蜘蛛幕貼之,血即止。

又方,飲人尿五升愈。

白話文:

【金瘡】

論說:治療金瘡傷口,不論傷口大小,不論季節,當傷口剛開始流血時,應立即使用燒成灰的藥粉厚厚地敷在傷口上,並將其包裹起來,這樣可以止痛且加速傷口癒合。如果傷口非常深,不宜過快癒合,則可以在傷口中撒入少量滑石粉,讓傷口不會迅速癒合。凡是金瘡出血的人,必定會感到口渴,此時應當忍住,吃乾燥的食物和肥膩的食物來止渴,千萬不能吃鹹的食物。如果喝大量的粥或湯水,可能會導致血液流動加劇,甚至可能致命。同時,患者應避免生氣、大聲說話、笑鬧、過度思考、性生活、過度勞累、過多食用酸鹹食物,不能飲酒和熱湯,即使在傷口癒合後,也應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直到一百天或半年後才能恢復正常。

以下是治療金瘡的大散方:

在五月五日清晨,派四個人分別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自在五里內的範圍內採集各種草木的莖葉,每種植物的莖葉採集半把,確保沒有遺漏任何一種。在中午時分,將這些草木莖葉和石灰一起切碎搗爛,直至完全混合均勻。一石的草料需搭配一斗的石灰。首先,在一棵大的實心桑樹上鑿洞,使其能容納藥物。然後,將藥物放入洞中,壓實並用桑樹皮覆蓋。再用麻繩將石灰搗碎,緊密地密封洞口,以防氣體泄露。最後,用桑樹皮纏繞加固。到了九月九日中午,將藥物取出,放在陰涼處晾乾。一百天後,藥物製成,再次搗碎,用絹篩過濾,然後儲存起來。

對於所有類型的金瘡傷折出血,應立即將藥物塗抹於傷口上,並牢固包紮,儘量減少活動,通常十天左右即可痊癒,傷口不會腫脹或化膿,也不會怕風。如果傷口幾天後纔得到藥物治療,需要用溫水清洗傷口,使血液流出,然後再敷藥。這個藥物非常有效。平時無事時,可以多準備一些,以備不時之需。這是治療金瘡的關鍵方法,即使是突厥質雄黃末也無法比擬。

另一種方法是,將乾梅燒成炭,搗成粉末,敷在傷口上,一夜之間就會好轉,這種方法也可以治療打擊傷。

還有一種方法,將磁石搗成粉末敷在傷口上,可以止痛和止血。

另一種方法,取桑樹的白色汁液塗抹在傷口上,再用桑樹皮包裹,或者用石灰封住,效果極佳。

另一種方法,取三斤麻葉,加入三升水煮熟,然後將兩升藥液作爲一次服用。

另一種方法,飲用幾升麻子汁。

另一種方法,每天三次服用方寸匕量的蚯蚓糞,用水沖服。

另一種方法,將杏仁和石灰研磨成細粉,用豬油調和後封住傷口。(這種治療方法也適用於狗咬傷和馬傷。)

以下是治療金瘡出血不止的方法:

煮沸十次的桑根水,服用一升即可止血。

另一種方法,將車前草搗成汁敷在傷口上,血液會停止流動,連根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另一種方法,用柳絮覆蓋傷口。

另一種方法,將蜘蛛網貼在傷口上,血液會停止流動。

另一種方法,飲用五升人尿即可治癒。

以上是古代中醫關於金瘡治療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