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九 腎臟方 (1)
卷十九 腎臟方 (1)
1. 內補散
治癰疽發背,婦人乳癰、諸癤未潰者,便消不消者,令速潰疾愈方。
木占斯,人參,乾薑(一云乾地黃),桂心,細辛,厚朴,敗醬,防風,栝蔞根,桔梗,甘草(各一兩)
上十一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藥入咽覺流入瘡中。若癰疽灸之不能發壞者,可服之。未壞者去敗醬。已發膿者,納敗醬。服藥日七八,夜二三,以多為善。若病在下,當膿血出,此為腸癰也。病在裡痛者,服此即不痛。長服治諸瘡及疽痔,已潰便早愈,醫人不知用此藥。發背無有治者,若始覺背上有不好處而渴者,即勤服之。
若藥力行,覺渴止便消散。若雖已壞,但日夜服勿住藥,腫自消散不覺。欲長服者,當去敗醬。婦人乳癰,宜速服此。一方無桂心,名木占斯散,主癰疽堅結。若已壞者,速愈。未壞者,使不成癰便消。(張文仲無桂心。劉涓子云:此是華佗方)。
白話文:
這份處方叫做[內補散],主要用於治療各種膿腫,包括背部膿腫、女性乳房的膿腫,以及其他的膿包在尚未破潰時,能促使其消散;對於已經形成但不易破潰的膿腫,則能加速其潰破,並促進傷口的快速康復。
所需藥材有:木佔斯、人參、乾薑、桂心、細辛、厚朴、敗醬、防風、栝蔞根、桔梗和甘草,每種藥材都需取一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然後過篩,每次服用時以酒調服一小匙。藥物入口後會感覺到它流向患部。如果膿腫經過灸療仍無法破潰,可以服用此藥。若膿腫尚未破潰,則不需加入敗醬;如果已經化膿,則需加入敗醬。白天可以服用七到八次,晚上服用二至三次,服用次數越多越好。如果病在下方,服用後會有膿血排出,這表示腸部有膿腫。如果病痛在體內,服用後疼痛會消失。長期服用此藥,對各種膿腫和痔瘡都有治療效果,一旦潰破,就能迅速痊癒。但許多醫生卻不知道使用這種藥物。對於背部膿腫,通常很難治療,一旦感覺背部不舒服且口渴,應立即開始服用。
如果藥效發揮,口渴感會停止,膿腫也會逐漸消散。即使已經潰破,只要持續服用,膿腫會自然消散而不會感到疼痛。如果打算長期服用,應去除敗醬。對於女性乳房的膿腫,應盡快服用此藥。另一個配方中沒有桂心,稱為木佔斯散,專門治療堅硬的膿腫,如果已經潰破,能加速康復;如果尚未潰破,能防止形成膿腫並使其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