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八 大腸腑方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大腸腑方 (5)

1. 青葙散

治熱病有䘌,下部生瘡方。

青葙子(一兩),橘皮,扁竹(各二兩),雚蘆(四兩),甘草(一分),狼牙(三分)

上六味治,下篩,米飲和,每服一合,日三。不知,稍加之。(《小品》無甘草)。

白話文:

[青葙散]這個處方用於治療因熱病導致的皮膚問題,特別是下半身長瘡的情況。

藥材成分包括:青葙子(1兩)、橘皮、扁竹(各2兩)、雚蘆(4兩)、狼牙(3分)。需要注意的是,《小品》中的配方沒有包含甘草。

處理方式為:將上述六種藥材加工細磨後過篩,然後每次服用時,取一合的份量,用米湯調和服用,每天三次。如果感覺效果不明顯,可以適度增加藥量。

2. 姜蜜湯

治濕䘌方

生薑汁(五合),白蜜(三合),黃連(三兩)

上三味以水二升,別煮黃連,取一升,去滓納薑、蜜更煎,取一升二合,五歲兒平旦空腹服四合,日二。

治䘌蟲蝕下部癢,穀道中生瘡方:

阿膠,當歸,青葙子(各二兩),艾葉(一把)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白話文:

【姜蜜湯】

治療濕疹的處方:生薑搾出的汁五合,白蜜三合,黃連三兩。

以上三種材料,先用水二升,單獨熬煮黃連,煮到剩下一升時,過濾掉渣滓後加入生薑汁和白蜜再熬煮,直到剩下約一升二合的份量。對於五歲的孩童,應在清晨空腹時服用四合,每日兩次。

治療由寄生蟲侵蝕下體導致的瘙癢,以及肛門周圍長瘡的處方:

阿膠、當歸、青葙子各二兩,艾葉一把。

以上四種材料切碎,用水八升來熬煮,煮到剩二升半時,過濾掉藥材殘渣,分成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