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七 肺臟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肺臟方 (2)

1. 龍牙散

治百疰邪鬼飛屍萬病方。

龍牙,茯苓(各二兩半),雄黃,芍藥,棗膏(各五分),乾地黃,石斛,胡燕屎(各三分),鬼箭羽,烏頭,羌活,露蜂房,曾青,真珠,桂心,杏仁,防風,桃奴,鬼臼,鸛骨(各一兩),人參,大黃(各一兩半),白朮(二兩),蘇子(四合),橘皮,甘草,川芎,遠志,鱉甲,鬼督郵,銅鏡鼻(各半兩),貍陰(二具),蜈蚣(一枚)

上三十三味治,下篩,酒服一刀圭,以知為度,當有蟲從大便出。

治鬼疰蠱疰,毒氣變化無常方:

犀角,麝香,丹砂,雄黃,鹿角,龍骨,鮫魚皮,蜈蚣,丁香,蘘荷根,蜀椒,乾薑(各一分),貝子(十枚)

上十三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

白話文:

【龍牙散】

這是一個用於治療各種由邪氣、鬼祟或屍毒引起的疾病的處方。

藥材如下:龍牙、茯苓各使用二兩半;雄黃、芍藥、棗膏各使用五分;乾地黃、石斛、胡燕屎各使用三分;鬼箭羽、烏頭、羌活、露蜂房、曾青、真珠、桂心、杏仁、防風、桃仁、鬼臼、鸛骨各使用一兩;人參、大黃各使用一兩半;白朮使用二兩;蘇子使用四合;橘皮、甘草、川芎、遠志、鱉甲、鬼督郵、銅鏡鼻各使用半兩;狸陰使用二具;蜈蚣使用一枚。

將以上三十三種藥材研磨細碎,過篩製成粉末。服用時,取量如刀圭大小的藥粉,以酒送服,根據病情來決定服用的次數和份量,直到有寄生蟲隨大便排出為止。

【治鬼疰蠱疰,毒氣變化無常方】

這是針對鬼祟、蠱術,以及無法預測其變化的毒氣的治療處方。

藥材如下:犀角、麝香、丹砂、雄黃、鹿角、龍骨、鮫魚皮、蜈蚣、丁香、蘘荷根、蜀椒、乾薑各使用一分;貝子使用十枚。

將以上十三種藥材研磨細碎,過篩製成粉末。服用時,取方寸匕的藥粉,以酒送服,可以逐漸增加到二匕,每日服用三次。

2. 備急丸

治卒中惡風,氣忤迷絕不知人(方見前第十二卷,膽腑門中。)

白話文:

這是在講:「備急丸」用來治療突然間遭受邪風侵襲,導致氣機逆亂,意識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此處提到的配方可參考前面第十二卷,膽腑門中的相關記載。)

3. 墨奴散

治卒得惡疰腹脹方。

釜下墨(一合),鹽(二合)

上二味合治,以水一升半,煮取八合,一服令盡,須臾吐下即瘥。

治暴心痛,面無顏色欲死者方:

以布裹鹽如彈丸大,燒令赤,置酒中消服之,利即愈。

治哭疰方:

梳齒間刮取垢,水服之。

又方,亂髮(一兩),臘月豬脂(一合)

上二味取豬脂煎發,令消烊,服之,蟲死矣。

又方,熬大豆帛裹熨之。

治一切病食疰方(凡食上得病為食疰:)

取釜下土如雞子大為末,醋泔清一升和,服之,行五十步吐即瘥。

又方,還取本食種數多少相似各少許,和合布裹燒灰,如杏仁大,水服之。

白話文:

【墨奴散】

這是治療突然得到的惡疾導致腹部腫脹的處方。

所需材料:鍋底墨(一勺)、鹽(兩勺)。

將這兩樣東西混合一起,加入一升半的水,煮至剩下八勺的量,一次喝完,不久就會有嘔吐和排泄的情況,病情就會好轉。

這是治療突然心痛,臉色難看好像要死的人的處方:

用布包裹鹽,使其大小如彈丸,燒到紅熱,然後放到酒中溶解後服用,排便後就會康復。

這是治療哭泣導致的惡疾的處方:

從梳子齒間刮取髒物,用水吞服。

另一個處方,亂髮(一兩),臘月的豬油(一勺)。

將這兩樣東西一起用豬油煎,直到亂髮融化,服用後,寄生蟲就會死亡。

另一個處方,將大豆炒熟,用布包起來熨燙患部。

這是治療因食物引起的各種疾病的處方:

取鍋底的泥土,大小如雞蛋,研磨成粉末,與一升的米醋和水的混合液調和,服用後,走五十步,嘔吐後病情就會好轉。

另一個處方,取回原本引起病症的食物種類,數量相近,少量即可,混合在一起,用布包裹,燒成灰,如杏仁大小,用水吞服。

4. 鸛骨丸

治飛屍遁屍積聚,胸痛連揹走無常處,或在臟或腫在腹,或奄奄然而痛者方。

鸛骨(三寸),丹砂(一作丹參),牡蠣(一作牡丹),雄黃,莽草(各四分),藜蘆,桂心,野葛(各二分),斑蝥,芫青(各十四枚),蜈蚣(一枚),巴豆(四十枚)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小豆,每服二丸,日三,以知為度。

白話文:

【鶴骨丸】

這藥方適用於治療一種名為飛屍遁屍的病症,以及身體內積聚物所導致的胸部疼痛,這種疼痛會遊走不定,可能連及背部,位置時常改變,可能在臟器周圍,也可能在腹部出現腫塊,或者是一種持續的疼痛。

所需藥材包括:鶴骨三寸、硃砂(另有一說為丹參)、牡蠣(另有一說為牡丹)、雄黃、莽草各四分、藜蘆、肉桂、野葛各二分、斑蝥、芫青各十四隻、蜈蚣一條、巴豆四十粒。

以上十二種藥材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約如小豆。每日服用兩丸,一天三次,直到病情有所改善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