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六 胃腑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胃腑方 (2)

1. 溫胃湯

治胃氣不平,時脹咳,不能食方。

附子,當歸,厚朴,人參,橘皮,芍藥,甘草(各一兩),乾薑(五分),川椒(三合)

上九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於調理因胃氣不順所導致的症狀,如時常感到脹滿、咳嗽,以及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藥材有:附子、當歸、厚朴、人參、橘皮、芍藥、甘草(每樣各30公克)、乾薑(15公克)、川椒(約45毫升)。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然後用1800毫升的水煎煮,最後可得600毫升的藥汁,再分成三次服用。

2. 大半夏湯

治胃中虛冷,腹滿塞下氣方。

半夏(一升),大棗(二十枚),甘草,附子,當歸,人參,厚朴,茯苓,枳實(各二兩),桂心(五兩),生薑(八兩),川椒(二百粒)

上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二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因胃部虛弱與寒冷導致腹部脹滿及氣滯的處方。

藥材如下:半夏一公升,大棗二十顆,甘草、附子、當歸、人參、厚朴、茯苓、枳實各二兩,桂心五兩,生薑八兩,川椒二百粒。

以上十二種藥材,先進行切碎處理,再用十公升的水熬煮,最後可煎出約三公升的藥汁,然後分為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