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四 小腸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小腸腑方 (1)

1. 大鎮心丸

治同前,凡是心病悉主之方。

乾地黃(六分),牛黃(五分,一用牛膝),羌活,桂心,秦艽,芎藭,人參,遠志,麥門冬,丹砂,阿膠,甘草,大黃,紫石英,銀屑,白蘞,當歸,乾薑,防風(各八分),杏仁,蜀椒(各五分),澤瀉,黃耆,大豆黃卷,茯苓,薯蕷,茯神,前胡,柏子仁,鐵精(各五分),桑螵蛸(十一枚),大棗(四十枚)

上三十二味為末,白蜜棗和丸,酒服七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白話文:

[大鎮心丸]的用途與前述相同,可用於各種心臟相關病症。

藥材包括:熟地黃六分、牛黃五分(或可替換為牛膝)、羌活、肉桂、秦艽、川芎、人參、遠志、麥門冬、硃砂、阿膠、甘草、大黃、紫石英、銀屑、白芷、當歸、乾薑、防風各八分、杏仁、蜀椒各五分、澤瀉、黃耆、黃豆黃卷、茯苓、山藥、茯神、前胡、柏子仁、鐵粉各五分、桑螵蛸十一枚、大棗四十枚。

將上述三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蜜和棗膏製成丸狀,每日三次,每次以酒吞服七丸,逐漸增加到每次二十丸。

請注意,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實際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生。

2. 小鎮心丸

治心氣少弱,驚虛振悸,胸中逆氣,魘夢參錯謬忘恍惚方。

紫石英,硃砂,茯神,銀屑,雄黃,菖蒲,人參,桔梗,乾薑,遠志,甘草,當歸,桂心(各二兩),防風,防己,細辛,鐵精(各一兩)

上十七味為末,蜜丸,如大豆,飲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方有茯苓二分,為十八味。)

白話文:

【小鎮心丸】

這款藥丸適用於治療心臟功能較弱,容易因驚嚇而心悸,以及胸中有不順之氣,常做混亂且忘記的夢,精神恍惚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紫石英、硃砂、茯神、銀屑、雄黃、菖蒲、人參、桔梗、乾薑、遠志、甘草、當歸和桂心(每種成分皆取二兩),以及防風、防己、細辛、鐵精(每種成分取一兩)。

將以上十七種成分研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大豆。每次服用十粒,每日三次,可逐漸增加至二十粒。(另有一個配方版本,額外加入二分的茯苓,成為十八種成分。)

3. 定志小丸

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善忘,朝瘥暮劇,暮瘥朝發狂眩者方。

人參,茯苓(各三兩),菖蒲,遠志(各二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七丸,日三。加茯神為茯神丸散,服之亦佳。

白話文:

這是在講述一種名為「定志小丸」的藥方,主要用來治療心神不寧、五臟功能虛弱的情況。嚴重時,會使人產生憂鬱、悲傷、缺乏快樂的情緒,並伴有記憶力減退的問題,病情可能在早晚間交替加重或減輕,甚至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

所需藥材為人參和茯苓,兩種各需三兩;以及菖蒲和遠志,兩種各需二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後,用蜂蜜製成丸狀,大小約如梧桐籽。每日服用三次,每次七粒,用水送服。此外,如果添加茯神製成「茯神丸散」,服用效果同樣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