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二 婦人方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婦人方上 (1)

1. 灸法

大人癲,小兒驚癇,灸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復斷繩作三折,令參合如「△」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挾脊兩邊便灸之,凡五處。故畫圖法以丹注所灸五處各百壯,削竹皮為度勝繩也。猝癲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即瘥。

(《翼》云,當尿孔上是穴。)又灸陰莖頭三壯。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壯。又灸囊下縫二七壯。又灸兩乳頭三壯,又灸督脈三十壯,三報穴在直鼻中上入髮際。又灸天窗百會各漸灸三百壯,炷惟小作。又灸耳上髮際各五十壯。

論曰:黃帝問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對曰:生於陽也。曰:陽何以使人狂?曰:陽氣因暴折如難決,故善怒,名曰陽厥。問曰:何以知之?對曰:陽明常動,太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落為後飯。夫生鐵落者,下氣疾也。

論曰:凡發狂則欲走,或自高賢稱神聖,皆須備諸火灸乃得永瘥。若或悲泣呻吟者,此為邪非狂,自依邪方治之。邪入於陽則為狂,邪入於陰則為血痹,邪入於陽傳即為癲狂,邪入於陰傳則為痛喑,陽入於陰病靜,陰入於陽病怒。

白話文:

[灸法]

對於成人癲狂,以及兒童的驚癇症狀,治療方式是用灸法施灸在背部第二椎節以及尾椎骨兩側的位置。先使用繩子測量脊椎中心,繩子中間點即落在脊骨上。在這三個位置完成灸療後,再將繩子剪斷並折疊三次,形成類似「△」字形,以頂點對準中心位置,再灸下兩個角對應脊椎兩側的地方,總共五處。根據古畫中的灸療方法,每處灸一百壯,可以削減竹片作為測量工具,更勝於繩子。對於突然出現的癲狂症狀,可以在陰莖上方的凹陷處灸三壯,如果能順利排尿,病情就能得到緩解。

另外,還需在陰莖頭部灸三壯,在腳大拇指上方毛髮聚集處灸七壯,在睪丸下方縫合處灸十四壯,在兩乳頭灸三壯,督脈灸三十壯,重報穴位於鼻中直上入髮際的位置。天窗、百會穴各漸次灸三百壯,每次灸療時,艾炷宜小不宜大。在耳朵上方髮際各灸五十壯。

黃帝問道:有人經常狂怒,這種病症是如何產生的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陽氣過剩所致。黃帝又問:陽氣過剩為什麼會讓人狂怒呢?岐伯解釋說:當陽氣因外在因素突然受挫,就像被堵住的水難以流動,因此病人容易發怒,這種情況被稱為「陽厥」。黃帝再問:我們如何辨別這種情況呢?岐伯答道:陽明經絡通常活躍,而太陽和少陽經絡卻不活躍,當它們突然變得非常活躍,就是這個徵兆。黃帝接著問:該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減少他們的食物攝取即可。食物進入人體後,會在陽氣中生成氣力,所以只要限制他們的飲食,病情就會得到控制,可以讓他們服用生鐵落來作為飯後輔助,因為生鐵落具有降氣的作用。

理論上來說,當人出現狂躁症狀,往往會想要奔跑,或者自認為高人一等,甚至自稱神聖,這些情況都必須透過火灸治療才能根治。然而,如果病人表現出悲傷哭泣或呻吟的症狀,這並非真正的狂躁,而是邪氣入侵的徵兆,應按照治療邪氣的方法進行治療。邪氣進入陽氣會導致狂躁,進入陰氣則會造成血痹,如果邪氣在陽氣中傳播,就會引發癲狂,而在陰氣中傳播,則可能導致疼痛和啞音。當陽氣進入陰氣,病情會相對平靜;而當陰氣進入陽氣,病情則會表現為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