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三 心臟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心臟方 (1)

1. 卷十三 心臟方

(凡八類)

白話文:

(凡八類)

2. 心臟脈論第一

(論一首)

論曰:心主神。神者,五臟專精之本也。為帝王監領四方,夏旺七十二日,位在南方,離宮火也。有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所以任物謂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故心氣通於舌,舌和則能審五味矣。心在竅為耳。夫心者火也,腎者水也,水火相濟,心氣通於舌,舌非竅也。

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左耳丙,右耳丁,循環炎宮,上出唇口知味,榮華於耳外主血,內主五音。心重十二兩,中有三毛七孔,盛精汁三合,神名呴呴,主藏神,號五神居,隨節應會,故云心藏脈。脈舍神,在氣為吞,在液為汗。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

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凡心臟象火,與小腸合為腑,其經手少陰,與太陽為表裡。其脈洪,相於春,旺於夏,夏時萬物洪盛,垂枝布葉皆下垂如曲,故名曰鉤。心脈洪大而長,洪則衛氣實,實則氣無從出,大則營氣萌,萌洪相薄可以發汗,故名曰長。

長洪相得,即引水漿溉灌經絡,津液皮膚。太陽洪大皆是母軀,幸得戊己,用牢根株,陽氣上出汗見於頭,五內乾枯,胞中空虛,醫反下之,此為重虛,脈浮有表無里,陽無所使,不但危身,並中其母。

夏脈如鉤,夏脈心也,南方火出,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表。其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平。夏以胃氣為本,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心藏脈,脈舍神,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目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髮色不澤,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心死臟浮之實如豆麻擊手,按之益躁,疾者死。夏心火旺,其脈浮大而散(一作洪)曰平,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心,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心,子之乘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心,水之剋火,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凌火,為微邪雖病即瘥,腎乘心必癃。

左手關前寸口陰絕者,無心脈也。若心下熱痛,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剌手少陽治陽。左手關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是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剌手心主治陰。

白話文:

心臟脈論第一

心臟主宰精神意識,精神意識是五臟精氣的根本。如同君王統御四方,盛於夏季七十二日,位處南方,屬離宮之火。生命之始稱為精,兩精結合則為神,因此稱呼主宰萬物為心神,因為心臟是藏神之所。舌是心的外在器官,所以心氣通達於舌,舌頭機能正常才能辨別五種味道。心的竅位在耳朵。心屬火,腎屬水,水火調和,心氣通於舌,但舌非心的竅位。

心的氣息通達的竅位,反應在耳朵上,左耳屬丙,右耳屬丁,循環運行於耳輪,上達唇口感知味道,外榮於耳廓主宰血液,內主五音。心臟重十二兩,內有三根毛髮和七個孔竅,盛裝三合精液,神名為呴呴,主要負責藏神,號稱五神居住之所,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所反應,所以說心臟藏匿脈氣。脈氣依附於神,在氣息中表現為吞嚥,在體液中表現為汗液。心氣虛弱則悲傷不已,心氣充盛則笑個不停。心氣虛弱則夢到救火,性器官在適當時機則夢到焚燒。

心氣旺盛則夢到喜笑或恐懼,厥氣侵入心臟則夢到丘陵山川和火光。總之,心臟如同火,與小腸共同組成腑臟,其經絡為手少陰心經,與太陽膀胱經為表裡關係。心脈洪大,應於春季,旺於夏季,夏季萬物生長茂盛,枝葉下垂如同彎鉤,所以稱為鉤脈。心脈洪大而長,洪則衛氣充實,充實則氣無處宣洩,大則營氣蓬勃,營衛之氣充盛可以發汗,所以稱為長脈。

長脈與洪脈同時出現,則能引導津液灌溉經絡,滋潤皮膚。太陽經脈洪大皆是母體之象,幸好有戊己土的調和,才能穩固根基,陽氣上達於頭部而汗出,如果五臟乾燥,胞宮空虛,醫生卻反而使用瀉下之法,這是重虛之症,脈象浮而表實里虛,陽氣無處宣洩,不僅危及自身,也連累母親。

夏季脈象如鉤,夏季脈象是心的表現,南方火氣旺盛,是萬物生長茂盛的原因,所以脈氣盛則衰,故稱鉤脈。反之,如果脈氣盛而衰亦盛,這是脈氣過盛,病在體表;如果脈氣來時不盛,去時反而盛,這是脈氣不足,病在內部。脈氣過盛則讓人發熱,皮膚疼痛,如同浸淫一樣;脈氣不足則讓人煩躁不安,上表現為咳嗽咳痰,下表現為氣泄。

心脈來時像串珠一樣,綿綿不斷,如同排列整齊的珠子,稱為平脈。夏季以胃氣為本,心脈來時喘促連續,脈象微曲,稱為心病。心脈來時前曲後直,像彎鉤一樣,稱為心死。

真實的心脈搏動有力,如同排列整齊的薏苡子,顏色赤黑無光澤,毛髮脫落則將死亡。夏季胃氣微弱如鉤脈稱為平脈,鉤脈多而胃氣少則為心病,只有鉤脈而無胃氣則為心死,脈象如石頭稱為冬季的病症,石頭脈象明顯則為當前的疾病。

心臟藏匿脈氣,脈氣依附於神,思慮過度則傷神,神受損則恐懼不安,眼睛凹陷,肌肉消瘦,毛髮枯萎,面色憔悴,死於冬季。

手少陰心經氣息衰竭,則脈象不通。少陰心經是心脈,心是脈氣的集合處。脈象不通則血液不流動,血液不流動則頭髮沒有光澤,面色黑如漆木,這是血液先衰竭,壬水過盛,癸水衰竭,水克火也。

心臟死亡,臟腑浮腫堅硬如同豆麻,觸摸則更加躁動,病情嚴重則死亡。夏季心火旺盛,脈象浮大而散(或作洪大)稱為平脈,反而是弦細而長,這是肝氣乘克心臟,母氣歸於子氣,為虛邪,雖然有病但容易治癒。反而是脈象大而緩,這是脾氣乘克心臟,子氣乘克母氣,為實邪,雖然有病但能自愈。反而是脈象沉濡而滑,這是腎氣乘克心臟,水克火,為賊邪,是大逆之症,十死無生。反而是脈象微澀而短,這是肺氣乘克心臟,金克火,為微邪,雖然有病但很快就能痊癒,腎氣乘克心臟必然會出現小便不利。

左手關脈前寸口陰經脈氣衰竭,則無心脈。如果心下部位熱痛,手掌心發熱,經常嘔吐,口中潰瘍,刺手少陽三焦經治療陽邪。左手關脈前寸口陰經脈氣充實,則心氣充實。這是心下有水氣,憂鬱憤怒而誘發,刺手心經治療陰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