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八 治諸風方 (1)
卷八 治諸風方 (1)
1. 針灸法
胸中瘀血榰滿,脅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三里主之。嘔血肩脅痛,口乾心痛與背相引不可咳,咳引腎痛,不容主之。心膈下嘔血,上脘主之,唾血振寒咽乾,太淵主之。
嘔血,大陵及郄門主之。嘔血上氣,神門主之。內傷唾血不足,外無膏澤,刺地五會。虛勞吐血,灸胃脘三百壯,亦主勞嘔逆吐血少食多飽多唾(一作多睡)。吐血唾血,灸胸堂百壯,不可針。吐血酸削灸肝俞百壯。吐血腹痛雷鳴,灸天樞百壯。
吐血唾血,上氣咳逆,灸肺俞隨年壯。
吐血嘔逆,灸手心主五十壯(《千金翼》云大陵是)。凡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灸上星五十壯,入髮際一寸是。大便下血。
灸第二十椎,隨年壯。
白話文:
[針灸治療法]
若是胸部有瘀血導致的悶脹感,加上脅部和膈肌疼痛,影響到長時間站立,以及膝蓋無力且感到寒冷,可以針灸刺激三里的穴位。
如果出現嘔血、肩脅痛、口乾、心痛,而且這種痛會延伸到背部,咳嗽時還會牽扯到腎部疼痛,可針灸不容穴來緩解。
心膈下方嘔血的情況,針灸上脘穴會有所幫助;而若為唾血、身體發冷、咽喉乾燥,則應針灸太淵穴。
對於嘔血的情況,針灸大陵穴和郄門穴有效。若嘔血同時伴有上氣,則針灸神門穴有助益。
如果因內傷而出現唾血,身體狀況不佳,外表也呈現出病態,可以針灸地五會穴。對於虛弱勞累導致的吐血,可用艾灸胃脘穴三百次來治療,此方法也適用於勞損嘔吐、反胃、食慾不振、多唾的情況。
對於吐血和唾血,可用艾灸胸堂穴一百次,但不宜用針灸。若吐血時伴有腹部劇烈疼痛,像打雷一樣,則應艾灸天樞穴一百次。
對於吐血、唾血、上氣、咳嗽逆氣,可以艾灸肺俞穴,灸的次數依年齡而定。
對於吐血、嘔吐,可以艾灸手心主穴五十次。
無論是口腔還是鼻腔出血不止,這種情況被稱為腦衄,可以艾灸上星穴五十次,該穴位位於頭髮邊緣一寸的位置。
對於大便出血,可以艾灸第二十椎節,灸的次數依年齡而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