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 婦人方中 (1)
卷三 婦人方中 (1)
1. 當歸湯
治衄血吐血方。
當歸,乾薑,芍藥,阿膠(各二兩),黃芩(三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上焦熱膈傷、吐血、衄血或下血連日不止欲死並主之方:
艾葉,竹茹(各一升),阿膠(如手掌大),乾薑(二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新馬屎與少水和絞取汁服。
(一方不用竹茹,加乾薑作七兩。)
治虛勞崩中吐血,下血,上氣短,氣欲絕,面黑如漆方:
黃耆,芍藥,芎藭,甘草(各四兩),生薑(一斤)
上五味㕮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下陰中毒如湯沃雪,凡夏月不得宿浸藥。酒客勞熱發痔下血穀道熱者,去生薑用生地黃代之,凡進三兩劑。
白話文:
【當歸湯】
這是治療鼻血、吐血的處方。
使用當歸、乾薑、芍藥、阿膠(各約60公克)、黃芩(約90公克)。將這些材料研碎,加入1200毫升的水煮至剩下400毫升,分成三次服用。
這是治療上部內臟熱度過高、吐血、鼻血或是持續出血不止到瀕死狀態的綜合處方:
使用艾葉、竹茹(各約300公克)、阿膠(約手掌大的一片)、乾薑(約60公克)。將這些材料研碎,加入900毫升的水煮至剩下300毫升,去掉渣滓。再加入新鮮馬糞汁半升煮至剩下300毫升,一次服用。或者可以將新鮮馬糞與少量水混合後絞出汁來服用。
另有一種配方不使用竹茹,而將乾薑份量增加至約210公克。
這是治療身體虛弱、子宮脫垂導致出血、吐血、下血、上氣不接下氣、感覺呼吸快要停止、面色像塗了黑漆一般的處方:
使用黃耆、芍藥、川芎、甘草(各約120公克)、生薑(約500公克)。將這些材料研碎,先用1500毫升的酒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再加入1500毫升的水,煮至剩下800毫升,分成四次服用,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對於陰部有毒素的狀況,如同熱湯融雪般迅速有效。在夏季不可讓藥物浸泡過夜。對於經常喝酒的人,若因勞累發熱引發痔瘡而出血,且排便時感到灼熱的,應去掉生薑,改用生地黃替代,通常需服用三兩劑。
2. 竹茹湯
治吐血,衄血,大小便下血方。
竹茹(二升),甘草,川芎,黃芩,當歸(各六分),芍藥,白朮,人參,桂心(各一兩)
上九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治九孔出血方:
搗荊葉汁,酒服二合。(一本作荊芥。)
治吐血蠱毒痔血,女子腰腹痛,大便後出清血者方:
取東向蘘荷根搗絞取汁二升,頓服立瘥。
白話文:
【竹茹湯】
這帖藥方用來治療吐血、鼻血、以及大小便出血的狀況。
藥材如下:竹茹二公升、甘草、川芎、黃芩、當歸各六分、芍藥、白朮、人參、桂心各一兩。
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用水十公升煎煮至剩三公升,分成四次服用,一天三次,晚上一次。
【九孔出血治療方】
將荊葉搗碎取汁,與酒混合後服用約二小杯的量。(有些版本的藥方是使用荊芥。)
【吐血、蠱毒、痔血及女性腰腹痛治療方】
如果出現吐血、受到蠱毒、痔血,或是女性腰腹部疼痛,大便後有清血的情況,可採取面向東方生長的蘘荷根,搗碎後絞取汁液約二公升,一次性服用,馬上可以見效。
3. 赤小豆散
諸下血先見血後見便為遠血,宜服黃土湯(方見本門七味仲景方是)。先見便後見血,宜服赤小豆散方。
赤豆(三升,熬令折),當歸(三兩)
上二味治,下篩,每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赤小豆散】
各種下血的情況,如果先看到血液後才排便,這被稱作遠血,適合服用黃土湯(該方在本章節中有七味仲景方);若是先排便後出血,則應服用赤小豆散。
所需藥材如下:
- 赤豆(約三升,需炒至裂開)
- 當歸(約三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處理後,研磨過篩製成粉末。每次服用的量為方寸匕(古代的容量單位),一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