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備急千金要方》~ 卷十二 膽腑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膽腑方 (1)

1. 堅中湯

治虛勞內傷,寒熱嘔逆吐血方。

糖(三斤),芍藥,半夏,生薑,甘草(各三兩),桂心(二兩),大棗(五十枚)

上七味㕮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翼方》無甘草、桂心,有生地黃)

治噫止唾血方:

石膏(四兩),厚朴(三兩),麻黃,生薑,五味子,半夏,杏仁(各二兩),小麥(一升)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麻黃,去沫澄取七升,納藥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治吐血胸中塞痛方:

芍藥,乾薑,茯苓,桂心,當歸,大黃,芒硝(各三兩),阿膠,甘草,人參(各二兩),麻黃(一兩),乾地黃(四兩),虻蟲,水蛭(各八十枚),大棗(二十枚),桃仁(一百枚)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白話文:

【堅中湯】

這是治療因虛弱過度內傷,出現寒熱交錯、嘔吐反胃甚至吐血的處方。

需用到的材料有:糖三斤,芍藥、半夏、生薑、甘草各三兩,桂心二兩,大棗五十枚。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加入二斗的水煮至剩七升,分七次服用,白天五次晚上二次。《翼方》中無甘草和桂心,但有生地黃。

【治療打嗝及止吐血方】

這是用來治療打嗝及止吐血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石膏四兩,厚朴三兩,麻黃、生薑、五味子、半夏、杏仁各二兩,小麥一升。

將八種藥材切碎,先用水一斗煮麻黃,去掉浮沫後澄清取七升,再加入其餘藥材煮至剩二升半,分兩次服用。

【治療吐血及胸痛方】

這是治療吐血且胸中有阻塞感及疼痛的處方。

所需材料有:芍藥、乾薑、茯苓、桂心、當歸、大黃、芒硝各三兩,阿膠、甘草、人參各二兩,麻黃一兩,乾地黃四兩,虻蟲、水蛭各八十枚,大棗二十枚,桃仁一百枚。

將十六種藥材切碎,加入一斗七升的水煮至剩四升,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二次。

2. 柏葉湯

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方。

乾薑,阿膠,柏葉(各二兩),艾(一把)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納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頓服。(仲景不用阿膠,《小品》、《肘後》俱不用柏葉)

治吐血酒客溫疫中熱毒乾嘔心煩方:

蒲黃,犀角,栝蔞根,甘草(各二兩),葛根,桑寄生(各二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柏葉湯】

這帖藥方用於治療大量吐血、內出血、呼吸困難以及臉色蒼白如土的情況。

所需藥材有:乾薑、阿膠、柏葉(各約60克)、艾草(一大把)。

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加入五公升的水煎煮至剩下一公升,然後加入馬尿(一公升)再煮至剩下一公升,一次性服下。(張仲景的版本未使用阿膠,《小品》和《肘後》則都未使用柏葉)

【治吐血酒客溫疫中熱毒乾嘔心煩方】

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過量飲酒導致的吐血、溫病、疫病中的熱毒、乾嘔及心情煩躁。

所需藥材有:蒲黃、犀角、栝蔞根、甘草(各約60克)、葛根、桑寄生(各約60克)。

將上述六種藥材切碎,加入七公升的水煎煮至剩三公升,分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