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二·中焦篇 (22)
卷二·中焦篇 (22)
1. 濕温
按仲景太陽篇,有表證未罷,誤下而成協熱下利之證,心下痞硬之寒證,則用桂枝人參湯;脈促之熱證,則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此不同。
加味白頭翁湯(苦寒法)
白頭翁(三錢),秦皮(二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白芍(二錢),黃芩(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白話文:
濕溫的治療,根據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篇所述,如果表證未癒,就錯誤地服用瀉下藥物,導致出現裡熱下瀉、心下痞硬等寒證,則應使用桂枝人參湯;若是脈象急促的熱證,則應用葛根黃連黃芩湯。以上兩種情況與此方不同。
此處使用加味白頭翁湯(苦寒法)治療:
處方:白頭翁三錢、秦皮二錢、黃連二錢、黃柏二錢、白芍二錢、黃芩三錢。
用法:水八杯,煎煮至三杯,分三次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