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塘

《溫病條辨》~ 卷四·雜說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雜說 (7)

1. 形體論

《內經》之論形體,頭足腹背,經絡臟腑,詳矣,而獨未總論夫形體之大綱,不揣鄙陋補之。

人之形體,頂天立地,端直以長,不偏不倚,木之象也。在天為元,在五常為仁,是天以仁付之人也,故使其體直,而麟鳳龜龍之屬莫與焉。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蘧筱戚施,直之對也。程子謂生理本直,味本字之義。葢言天以本直之理,生此端直之形,人自當行公直之行也,人之形體,無鱗介毛羽,謂之倮蟲。倮者,土也。

土主信,是地以信付之人也。人之受天之仁,受地之信,備健順五常之德,而有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以行孝、悌、忠、信,以期不負天地付畀之重,自別麟鳳龜龍之屬。故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又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孝經》曰:天地之道,人為貴。

人可不識人之形體以為生哉!醫可不識人之形體以為治哉!

白話文:

【形體理論】

《內經》中對於人體的描述,包括頭部、四肢、腹部、背部、經絡以及臟腑等部位,記載得非常詳細。然而,它卻沒有全面地概述人體整體的大要,因此我在此試圖補充說明。

人的身體,頂著天腳踏地,端正且高挺,既不傾斜也不歪斜,這正像樹木的形象。在天的元素中代表著元氣,在五常中則象徵著仁慈,這表示上天將仁愛賜予人類,所以我們的身體才會是直立的,這點連麒麟、鳳凰、龜和龍等神獸都無法做到。孔子曾經說過,人生來就是正直的,那些邪曲的人能生存下來,只是僥倖而已,他將那些邪曲的人比作扭曲的竹子和歪斜的牆壁,以作為正直的反例。程子認為,生命的本質就是正直,這正是「直」這個字原本的含義。換句話說,上天用正直的道理,創造了我們這正直的形體,因此我們人類應該行公義正直的事。人類的身體,沒有魚類的鱗片、昆蟲的甲殼或鳥類的羽毛,所以被稱為「倮蟲」。「倮」字代表的是土地。

土地代表誠信,這意味著大地將誠信交託給了人類。人類接受了上天的仁愛與大地的誠信,具備了剛強、順從、五常的美德,並且擁有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等能力,以便去實踐孝道、悌道、忠誠和誠信,以期不辜負天地所賦予的重大責任,並以此區分自己與麒麟、鳳凰、龜和龍這些神獸。因此,孟子說:「萬物在我身上都有了。」他又說:「只有聖人才能充分展現出他的形體。」《孝經》也提到:「天地之間,人是最尊貴的。」

人豈能不認識自己的身體,而活著呢?醫生又怎能不瞭解人體,而去治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