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

1. 卷七

2. 大便燥結脈證第五十七

大便燥結,須分氣血。陽數而實,陰遲而澀。

燥結一證,稍有分別。大抵血液少者多燥澀,氣火盛者多結滯。然而燥則必結,結則必燥,又似難為分別。但以脈合證,而屬氣屬血,自井然矣。氣火盛者為陽,脈必有餘,故數實也。(宜局方麻仁丸之類。)血液少者為陰,脈必不足,故遲澀也。(宜四物湯、東垣導滯通幽湯之類。

)氣血一判,而再審其因、有風燥、(宜五仁丸、得效皂莢丸、搜風順氣丸之類。)火燥、(宜大小承氣湯、麻仁丸之類。)亡血燥、(宜四物湯之類。)產後脫血燥、(宜四物湯加人參、黃耆之類。)嘔吐傷液燥、(宜四君子加麥冬、五味之類。)汗後亡液燥、(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

)腎虛液少燥、(宜六味丸、八味丸之類。)老年血衰燥、(宜四物湯,麻仁丸、濟生蓯蓉潤腸丸之類。)氣實壅盛結、(宜六磨湯、得效橘杏丸、蘇麻粥之類。)氣虛不能傳送亦結、(宜黃耆湯之類。)氣熱乾涸結、(宜大承氣湯、麻仁丸、六一散之類。)氣寒凝滯不行亦結。

(宜局方半硫丸、枳實理中湯之類。)但宜以脈辨證,以證求因。而用藥擬方,無餘蘊矣。

白話文:

【大便乾燥且硬,從脈象分辨氣血問題第五十七】

大便乾燥且硬,必須要區分是氣還是血的問題。如果是由於陽氣過盛且實,脈象會顯示快且有力;如果是陰氣不足且滯澀,脈象會顯示緩慢且不流暢。

對於大便乾燥且硬這種症狀,我們可以進一步細分。通常來說,體內血液不足的人容易出現大便乾燥且硬的情況,而氣和火氣過旺的人則常見大便阻塞不通。然而,無論是哪種情況,大便乾燥必然伴隨著阻塞,阻塞也必然伴隨著乾燥,這兩者似乎很難區分。但是,只要把脈象和病徵結合起來看,就能清楚判斷是氣還是血的問題了。如果是由於氣和火氣過旺導致,屬於陽性,脈象一定會顯示有餘,也就是快且有力。(治療上可考慮使用如局方麻仁丸等藥物。)如果是血液不足導致,屬於陰性,脈象一定會顯示不足,也就是緩慢且滯澀。(治療上可考慮使用如四物湯、東垣導滯通幽湯等藥物。)

一旦確定是氣或血的問題,接下來就要進一步找出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風燥、火燥、失血導致的燥、產後失血導致的燥、嘔吐導致液體流失的燥、出汗後液體流失的燥、腎虛導致液體不足的燥、老年人血液減少的燥、氣實壅盛導致的大便阻塞、氣虛無法運送導致的大便阻塞、氣熱導致的乾涸阻塞,以及氣寒導致的凝滯不行阻塞。

根據不同的原因,治療方式也會不同。例如風燥可考慮使用五仁丸、得效皁莢丸、搜風順氣丸等;火燥可考慮使用大小承氣湯、麻仁丸等;失血導致的燥可考慮使用四物湯等;產後失血導致的燥可考慮使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耆等;嘔吐導致液體流失的燥可考慮使用四君子湯加麥冬、五味子等;出汗後液體流失的燥可考慮使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腎虛導致液體不足的燥可考慮使用六味丸、八味丸等;老年人血液減少的燥可考慮使用四物湯、麻仁丸、濟生蓯蓉潤腸丸等;氣實壅盛導致的大便阻塞可考慮使用六磨湯、得效橘杏丸、蘇麻粥等;氣虛無法運送導致的大便阻塞可考慮使用黃耆湯等;氣熱導致的乾涸阻塞可考慮使用大承氣湯、麻仁丸、六一散等;氣寒導致的凝滯不行阻塞可考慮使用局方半硫丸、枳實理中湯等。

總之,只要能通過脈象來辨識病症,再從病症去尋找病因,那麼在選用藥物和設計治療方案時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