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2)
卷二 (2)
1. 附方
生地黃(四兩),小薊根,滑石,通草,蒲黃(炒),藕節,淡竹葉,當歸(去蘆,酒浸),山梔仁,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空心溫服。
肉蓯蓉丸,治冷淋。
肉蓯蓉(酒浸切、焙),熟地黃,山藥,石斛(去根),牛膝(酒浸切、焙),官桂(去粗皮),檳榔(各半兩),附子(炮去皮、臍),黃耆(各一兩),黃連(去須,七錢半),細辛(去苗葉),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下。
八味丸(見第十六)
六一散(見第四十四)
本事火府丹,治心經蘊熱,小便赤少,五淋澀痛。
黃耆(一兩),生乾地黃(二兩),木通(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通煎湯下。
導赤散(見第五十四)
局方八正散(見第四十九)
白話文:
[附方]
生地黃湯: 用生地黃四兩,小薊根、滑石、通草、炒蒲黃、藕節、淡竹葉、去蘆頭並酒浸過的當歸、山梔仁、甘草各半兩,磨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成八分,空腹溫服,主治…(原文未註明主治疾病)。
肉蓯蓉丸: 用酒浸泡切片後烘乾的肉蓯蓉、熟地黃、山藥、去掉根部的石斛、酒浸泡切片後烘乾的牛膝、去掉粗皮的官桂、檳榔各半兩,附子(炮製後去掉皮和臍)、黃耆各一兩,去掉鬚的黃連七錢半,去掉苗葉的細辛、炙甘草各二錢半,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鹽酒送服,主治冷淋。
八味丸: (詳見第十六方)
六一散: (詳見第四十四方)
本事火府丹: 用黃耆一兩,生乾地黃二兩,木通三兩,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木通煎煮的湯藥送服,主治心經積熱導致小便赤少、尿頻尿痛等症狀。
導赤散: (詳見第五十四方)
局方八正散: (詳見第四十九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