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燈續焰》~ 卷二 (1)
卷二 (1)
1. 附方
金匱豬苓湯,治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仲景人參白虎湯(見第四十三)
子和加減三黃丸,治丹石毒及熱渴。以意測度,須大實者方用。
黃芩(春四兩,夏、秋六兩,冬三兩),大黃(春三兩,夏一兩,秋二兩,冬四兩),黃連(春四兩,夏七兩,秋三兩,冬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和劑涼膈散(見第十九)
和劑酒煮黃連丸,治伏暑發熱,嘔吐噁心。並治膈熱,解酒毒,厚腸胃。
黃連(去須,十二兩),好酒(五斤)
上將黃連以酒煮乾,研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熱水送下。
六一散(見第四十四)
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太陽病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血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若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加黃芩為伊尹三黃湯)
上銼如麻豆,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六味丸(見第十六)
固本丸(葉氏加人參名人參固本丸),夫心生血,血生氣,氣生精。精盛則鬚髮不白,容貌不衰。今人滋補血氣,多用性熱之藥,殊非其治。此方蓋用生地黃能生精血,用天門冬引入所生之地。熟地黃能補精血,用麥門冬引入所補之地。又以人參能通心氣,使五味並歸於心。
生地黃(洗),熟地黃(洗,再蒸),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十丸。
知柏八味丸(見第五十四)
白話文:
【附方】
-
金匱豬苓湯:主治發燒、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藥材包含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將上述五種藥材,用四升水先煮四種藥材,煮至剩二升時,去掉渣滓,加入阿膠溶解。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
仲景人參白虎湯:詳見第四十三條。
-
子和加減三黃丸:主治丹石中毒及熱渴。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使用。藥材包含黃芩、大黃、黃連,其用量會依季節變化。將藥材磨成粉末,以蜂蜜煉製成桐子大的丸狀。每次服用十粒,服用一個月後病癒。
-
和劑涼膈散:詳見第十九條。
-
和劑酒煮黃連丸:主治伏暑發熱、嘔吐噁心。同時治療腸胃熱度,解除酒毒,強健腸胃。藥材包含黃連、好酒。將黃連以酒煮乾,研磨成粉,滴水成桐子大的丸狀。每次服用三五十粒,空腹時以熱水送下。
-
六一散:詳見第四十四條。
-
大黃黃連瀉心湯:主治太陽病出汗後,產生發燒怕冷,後又導致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血氣都枯竭。無陽則陰獨,再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肌膚顫動者,病情較難治。若面色微黃,手足溫暖者,病情較易痊癒。心下痞,按之柔軟,脈象關上浮者。藥材包含大黃、黃連。將藥材切碎,用二升沸水浸泡,過一會兒絞去渣滓,分溫二次服用。
-
六味丸:詳見第十六條。
-
固本丸:葉氏加人參名人參固本丸,心臟生血,血液生氣,氣生精。精氣旺盛,則鬚髮不會變白,外貌不會衰老。現今滋補血氣,大多使用性熱的藥物,這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此方用生地黃能生成精血,用天門冬引導到生成的地方。熟地黃能補充精血,用麥門冬引導到補充的地方。另外用人參能通心氣,讓五味歸屬於心。藥材包含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各一兩。將藥材磨成粉末,以蜂蜜煉製成桐子大的丸狀。空腹時以溫酒或鹽湯吞服三十粒。
-
知柏八味丸:詳見第五十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