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十八(補遺)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補遺) (1)

1.

《素問》金匱真言曰:西方色白,入通於肺,開竅於鼻。陰陽應象大論曰:肺主鼻,在竅為鼻。脈度篇曰: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五臟別論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不利也。氣厥論曰:膽移熱於腦則為辛頞鼻淵。經脈篇曰: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其病為鼽衄。

大腸手陽明其病亦為鼽衄,膀胱足太陽亦為鼽衄。又曰:脾熱者,鼻先赤。選方七首。

白話文:

【鼻子】

《素問》中的金匱真言提到:西方代表白色,與肺部相聯,而肺部的功能會影響到鼻子。在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道:肺部主管鼻子,鼻子是肺部功能的外顯。在脈度篇中提到:肺氣與鼻子相通,當肺部健康時,鼻子就能分辨香臭。

五臟別論表示:五種氣息從鼻子進入,被心肺吸收儲存。當心肺有問題時,鼻子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在氣厥論中提到:當膽汁過熱影響到腦部,就會導致鼻塞或鼻炎。

經脈篇描述:胃和足陽明之脈起始於鼻子,交錯於額頭中間,這部分的疾病可能會引發鼻塞或鼻血。大腸和手陽明之脈的疾病同樣可能導致鼻塞或鼻血,膀胱和足太陽之脈也可能導致同樣的問題。另外,如果脾臟過熱,鼻子可能會先變紅。

以下提供七個治療方法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