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楫

《醫燈續焰》~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附方

疥瘡大風膏,治一切乾溼疥瘡,並膿窠爛瘡。

大風子(二兩,去殼),枯礬(四兩),蛇蛻(燒存性),樟腦,蜂窠(燒存性,各三分),水銀(五分,用錫死之),桕油燭(四兩)

風子諸藥為末,入燭油,次入水銀,搗勻塗擦。

桃花隔紙膏,貼久患臁瘡如神。驗過千百矣。

上好透明松香,水煮,隨換水,煮數十次,以色白味不澀苦為度。研細,入上上飛丹十分之四,再研勻。用豬板油去膜切碎,同藥搗勻,攤油紙上。作隔紙膏,上針刺多孔。先將苦茶洗患處淨,拭乾貼上。以絹帛緊包紮,一日一換。雖二十年臁瘡,不消十紙。

千捶膏,治瘰癧。

瀝青(一兩),杏仁(去皮,十三粒半),蓖麻仁(四十九粒)

同搗爛。初搗甚燥,如不能成膏者,搗千下,則漸柔黏矣。用布攤貼。未潰消,已潰出核。

烏龍膏,治一切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初發焮熱未破者。

用陳年小粉,不拘多少,入鍋炒令成黃黑色,取出待冷,碾極細,以陳米酷調,稀稠得所。如過稀,微火熬之,其色如漆。用瓷瓶收貯。遇有腫毒,量腫大小,用榜紙攤成膏藥,中剪一孔,露出毒頭,貼上疼痛即止。少頃覺癢,久則腫毒自消。甚效。

白麥飯石膏,治膿潰後,圍瘡口。

白麥飯石(二兩。有小於鵝卵石者,有大於鵝卵石者。其色有青、黑、白、紅點相間,惟鬆脆為佳。以炭火煅至紅,以好米醋淬之。如此煅淬十數次,研為末,重羅去粗者。取細末入乳缽,數人更遞研五七日,如面極細為妙),白蘞(二兩,研為細末),鹿角灰(不用自脫者。須用帶腦頂骨全者。

卻是生取之。截角作二、三寸長,灰火燒令煙盡。研,羅為末,再入乳缽,更遞研極細。二兩)

上三味,最要研得極細,方有效。粗則反致甚痛,細則大能止痛,收口排膿。(精粗之異如此。)和合。量藥末多寡,用陳好米醋,入銀、石器內,熬令魚眼沸。卻旋旋入藥末,用竹篾子不住手攪,熬一、二時久,令稀稠得所。提出以瓷器盛之。候冷,以紙蓋覆,勿令著塵。

用時,先以豬蹄湯洗去膿血,以軟絹挹干,鵝翎蘸膏塗敷四圍。凡有赤處盡塗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錢大。未潰,能令內消。已潰,則排膿如湍水。逐日令口收斂。瘡久肌肉腐爛,筋骨出露,用舊布片塗藥貼瘡,但內膜不穿,亦能取安。洗瘡勿可手觸嫩肉,亦不可口氣吹著。合藥,亦忌腋氣之人,及月經有孕婦人見之。

仍可熬好米醋一大碗,收瓷器內,候逐日用藥。如瘡上久則藥干,以鵝翎點醋拂拭藥上,勿令燥也。初則一日一洗一換藥。十日後,兩日一換。

古方云:麥飯石,顏色黃白,類麥飯。曾作磨者尤佳。按麥飯石不可作磨。狀如麥飯糰,生粒點。如無此石,當以舊面家磨近齒處石代之,取其有麥性故也。或溪中尋白石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如鵝卵,略如握聚一團麥飯。

白話文:

[附方]

疥瘡大風膏: 治療各種乾濕疥瘡及膿瘡爛瘡。

將大風子(去殼,二兩)、枯礬(四兩)、燒過的蛇蛻、樟腦、燒過的蜂窠(各三分)、用錫封住的水銀(五分)研磨成粉末,加入桕油燭(四兩)中,再加入水銀,充分攪拌均勻後塗擦患處。

桃花隔紙膏: 治療久患的臁瘡,效果奇佳,經千百次驗證。

將上好的透明松香用水煮,不斷換水,煮數十次,直至顏色潔白,味道不澀不苦為止。研磨成細粉,加入上等飛丹的四分之十,再次研磨均勻。將豬板油去膜切碎,與藥粉混合搗勻,攤在油紙上,製成隔紙膏,並在膏藥上扎許多小孔。先用苦茶清洗患處,擦乾後貼上膏藥,用絹布緊緊包紮,一日一換。即使是二十年的臁瘡,十張膏藥也能治癒。

千捶膏: 治療瘰癧。

將瀝青(一兩)、去皮的杏仁(十三粒半)、蓖麻仁(四十九粒)搗爛。剛開始搗時很乾,如果無法成膏,就持續搗上千下,就會逐漸變得柔軟黏稠。用布攤開後貼敷患處,即使未潰瘍,也能使其消腫,已潰瘍的則能排出膿核。

烏龍膏: 治療各種癰疽、發背、無名腫毒,適用於初期紅腫熱痛、尚未潰破者。

取陳年小麥粉適量,放入鍋中炒至黃黑色,放涼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陳米醋調和,調整到合適的濃稠度。如果太稀,可用小火熬煮,直到顏色像漆一樣。用瓷瓶儲存。遇到腫毒,根據腫脹的大小,用榜紙攤開膏藥,中間剪一個孔露出毒頭,貼在患處,疼痛即可止息。片刻後會感覺瘙癢,不久腫毒就會自行消退,效果顯著。

白麥飯石膏: 治療膿瘡潰爛後,圍繞瘡口的症狀。

將白麥飯石(二兩,大小不一,顏色青、黑、白、紅相間,以鬆脆為佳)用炭火煅燒至紅,用好米醋淬火,如此反覆煅燒淬火十幾次,研磨成粉末,過篩去除粗渣。取細粉放入乳缽,多人輪流研磨五到七天,研磨至像麵粉一樣細膩為佳。將白蘞(二兩,研磨成細粉)、鹿角灰(二兩,需選用帶腦頂骨的鹿角,生取後截成二三寸長,用文火燒至煙盡,研磨成粉末,再放入乳缽,多人輪流研磨至極細)與白麥飯石粉混合。

三味藥材務必研磨得極細,才能有效。粗則反而會引起劇烈疼痛,細則能有效止痛、收口排膿。將藥末與陳年好米醋混合,用銀器或石器熬煮至沸騰,不斷攪拌,熬煮一兩個小時,調整到合適的濃稠度。盛入瓷器中,放涼後用紙蓋好,防止沾染灰塵。

使用時,先用豬蹄湯清洗膿血,用柔軟的絹布擦乾,用鵝毛蘸取藥膏塗抹在瘡口周圍,凡是紅腫的地方都要塗抹,只留下中心部位如錢幣大小的一塊不塗。未潰瘍的能使內部消腫,已潰瘍的能排出膿液,每天都能使瘡口收斂。如果瘡久肌肉腐爛,筋骨外露,可用舊布片塗藥貼敷,只要內膜不穿透,也能起到安撫的作用。清洗瘡口時,不要用手觸碰嫩肉,也不可用嘴吹氣。配藥和使用藥膏時,忌諱腋下有異味的人,以及月經期和孕婦接觸。

另外,還可以熬一大碗好米醋,盛在瓷器中,每天使用。如果瘡口上的藥膏乾燥了,可以用鵝毛蘸醋塗抹在藥膏上,防止乾燥。初期一天清洗換藥一次,十天后,改為兩天換藥一次。

古方記載:麥飯石顏色黃白,像麥飯一樣,曾用作磨具的更好。但實際上麥飯石不宜作磨具。形狀像麥飯團,表面有顆粒狀點點。如果沒有麥飯石,可以用舊石磨近齒輪處的石頭代替,因為它也具有麥子的特性。或者在溪水中尋找像豆子或米粒大小的白石頭,也是可以的。這種石頭大小不一,有的像拳頭,有的像鵝卵石,有的像握著一團麥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