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九 (9)

回本書目錄

卷九 (9)

1. 卷九

攝治一月,而病魔永遁。

燕都王湛六兄,以脾泄求治,神疲色瘁。診得促脈,或十四五至得一止,或十七八至得一止。余謂其原醫者曰,法在不治。而醫者爭之曰,此非代脈,不過促耳,何先生之輕命耶?余曰:是真元敗壞,陰陽交窮,而促脈呈形,與稽留凝泣而見促者,不相侔也。醫者,唯唯。居一月而果歿。

善化令黃桂岩,心疼奪食,脈三動一止,良久不能自還。原醫云五臟之氣不至,法當旦夕死。余曰,古人謂痛甚者脈多代。周梅屋云:「少得代脈者死,老得代脈者生。」今桂岩春秋高矣,而胸腹負痛,雖有代脈,安足慮乎?果越兩旬而桂岩起矣。故欲窮脈之變者,非博學者不能也。

白話文:

[卷九]

治療一個月後,疾病就永遠消失了。

燕京王湛的六哥,因為脾臟洩瀉求醫,精神疲倦,面色憔悴。診脈發現脈搏急促,有時十四五次才停一次,有時十七八次才停一次。我對他的原來的醫生說,這種情況不宜治療。而那位醫生卻反駁說,這不是代脈(脈象異常的現象),只是脈搏急促而已,先生為何如此輕言放棄性命呢?我說:這是他元氣衰敗,陰陽失調的表現,急促的脈象只是表象,這與因氣血凝滯而脈搏急促的情況完全不同。那位醫生連連稱是。一個月後,病人果然去世了。

善化縣令黃桂岩,心痛得吃不下東西,脈搏三動一停,很久才能恢復正常。原來的醫生說這是五臟之氣不足,馬上就要死了。我說,古人說疼痛厲害的人,脈象往往異常。周梅屋說:「年輕人出現代脈往往會死,老年人出現代脈反而能活。」現在桂岩年紀大了,雖然胸腹疼痛,出現了代脈,又何足為慮呢?果然過了二十天,黃桂岩就康復了。所以想要徹底了解脈象的變化,如果不是博學之士,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