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昰

《脈訣匯辨》~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卷八

小序,運氣之說微矣,得其指歸者,不數見焉。是編撮其大綱,為初學者階梯云耳。第曰某年為某政,執某藥以治之,是守株而待兔也。嗚呼!麒麟鳳凰不常有,世治則見;日月薄蝕有常度,德盛則免。通於其說者,可以論運氣矣。

運氣之教,先立其年。干分五運,支立司天。

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也。南北二政,運有不同。上下陰陽,脈有不應。先立其年者,如甲子、乙丑之類,左右應見,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也。其法合十干為五運,對十二支為六氣。六氣者,有主有客。天以六氣動而不息,上應乎客;地以五行靜而守位,下應乎主。經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是知司天在泉,上見下臨,為之始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土運甲己,金運乙庚,水運丙辛,木運丁壬,火運戊癸,土君余臣。

太古占天之始,察五氣,紀五天,而所以立五運也。謂望氣之時,見黅天之土氣,經於心、尾、角、軫四宿之上,下臨甲己之方,此甲己之所以合為土運也。素天之金氣。經於亢、氐、昴、畢四宿之上,下臨乙庚之方,此乙庚之所以合為金運也。見玄天之水氣,經於張、翼、婁、胃四宿之上,下臨丙辛之方,此丙辛之所以合為水運也。

見丹天之火氣,經於牛、女、壁、奎四宿之上,下臨戊癸之方,此戊癸之所以合為火運也。惟土運為南政,蓋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金木水火四運,皆以臣事之,北面受令故為北政。土之與金木水火,猶之有君臣之分耳。

風寒暑濕燥火者,天之陰陽,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者,地之陰陽,生長化收藏下應之。戊己,土也。然化氣必以五,故甲己化土而居其首。土生金,故乙庚次之,金生水,故丙辛次之。水生木,故丁壬次之。木生火,故戊癸次之。此化氣之序也。

《素問·天元紀大論》曰:「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素問·五運行大論》義亦同。

五天歌,

木蒼危室柳鬼宿,火丹牛女壁奎邊,土黅心尾軫角度,金素亢氐昴畢前,水玄張翼婁胃是。下為運氣上經天。司天分例。六化圖推。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

此言客氣陰陽之次序也。如上乃少陽司天,則下乃厥陰在泉,自南面而觀之,則太陰在左,而陽明在右。余仿此。司天在泉,迭為遷轉,故上下異而左右殊也。

《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又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又曰:「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夫六氣之合於三陰三陽者,分而言之,則天地之化,有氣有形;合而言之,則陰陽之理,標由乎本。(所謂標本者,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

白話文:

[卷八]

這篇關於運氣的論述相當精微,能真正理解其要旨的人並不多。本書僅擷取其主要綱領,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指引而已。如果只是死板地記住某一年用某種藥物治療某種疾病,那就像守株待兔一樣,毫無章法可言。唉!祥瑞之兆像麒麟鳳凰一樣並非經常出現,只有天下太平才會出現;日食月食也有其規律,只有國家德政才能避免。通曉其原理的人,才能夠論述運氣。

論述運氣,首先要確定年份。天干決定五運,地支決定司天之氣。

五運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六氣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南北兩方的政令,運氣有所不同;陰陽的消長,脈象也有所差異。首先確定年份,例如甲子、乙丑等,根據其對應關係,就能推斷死生禍福的順逆。其方法是將十天干與五運相對應,將十二地支與六氣相對應。六氣之中,有主氣和客氣之分。天以六氣不斷運轉,上應客氣;地以五行靜止而保持其位置,下應主氣。《經書》說:「先立其年,以明其氣。」也就是說,司天之氣在地下,而上應於地上,這是運氣的起始。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己屬土運,乙庚屬金運,丙辛屬水運,丁壬屬木運,戊癸屬火運,土為君,其他四者為臣。

上古時期,人們觀察天象的起始,觀察五種氣象,記錄五種天象,以此來建立五運的理論。所謂觀氣,就是指觀察到黃色的土氣,經過心、尾、角、軫四宿之上,下臨甲己方位,因此甲己合而為土運。觀察白色的金氣,經過亢、氐、昴、畢四宿之上,下臨乙庚方位,因此乙庚合而為金運。觀察黑色的水氣,經過張、翼、婁、胃四宿之上,下臨丙辛方位,因此丙辛合而為水運。

觀察紅色的火氣,經過牛、女、壁、奎四宿之上,下臨戊癸方位,因此戊癸合而為火運。只有土運為南政,因為土位居中,面向南方行使政令。金、木、水、火四運,都以臣子的身份服從土運,面向北方接受命令,故為北政。土與金、木、水、火之間,如同君臣之間的關係。

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是天之陰陽,對應三陰三陽。木、火、土、金、水五運,是地之陰陽,對應生、長、化、收藏四時。戊己屬土,但化氣必以五行為基礎,故甲己化土而居其首。土生金,故乙庚次之;金生水,故丙辛次之;水生木,故丁壬次之;木生火,故戊癸次之。這就是化氣的順序。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素問·五運行大論》的觀點也相同。

五天歌

木屬蒼色,危、室、柳、鬼四宿;火屬丹色,牛、女、壁、奎四宿;土屬黃色,心、尾、角、軫四宿;金屬白色,亢、氐、昴、畢四宿;水屬黑色,張、翼、婁、胃四宿。下為運氣,上應天象。司天之氣的分類和六氣的推演圖:少陽之右為陽明,陽明之右為太陽,太陽之右為厥陰,厥陰之右為少陰,少陰之右為太陰,太陰之右為少陽。

這說明了客氣陰陽的順序。例如,如果少陽為司天之氣,則厥陰為在泉之氣,從南面觀察,則太陰在左,陽明在右。其他的情況也以此類推。司天之氣和在泉之氣交替運轉,所以上下不同,左右也各異。

《素問·天元紀大論》說:「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又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又說:「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六氣配合三陰三陽,分開來說,就是天地之化,有氣有形;合起來說,就是陰陽的道理,標本由本。(所謂標本,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