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20)

回本書目錄

(20)

1. 陰虛症門問答

【闡釋】夢遺一症,謂在上半夜者為陰盛陽衰,下半夜為陽盛陰衰,系就時間醫學的觀點立言,是一般原則,但仍須參驗個別患者的體質,究屬陰虛陽虛而施治,始為適當。陽虛者宜扶陽以配陰,陰虛者宜補陰以配陽,所選方劑,解已見前。其中將軍蛋、洋參蛋二方,即分別用大黃、洋參蒸蛋,藥治而兼食補,以治此病,更屬相宜。

而推原其“受病之根,由於素多淫念,……邪念一動,心火下流,兼以相火助之,直衝精竅,竅開而精自泄”一段,尤為精切。此病必須結合精神治療,講究心理衛生,斷絕各種淫念,治療效果始佳。如不能剋制邪念,雖長久服藥,亦難望治愈。

問曰:平人精神不衰,飲食健旺,常口渴而欲飲冷,小便亦常覺不快,夜夜遺尿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不足,而下焦有伏熱也。世多以遺尿屬下元無火,其實不盡然。有真下元無火者,乃陽虛不能統束關竅,其人必精神困倦,飲食減少,有陽虛之實據可憑,法宜收納元陽,補火為要。此則精神不衰,飲食如常,定是膀胱素有伏熱,亦有心移熱於小腸,肝移熱於脬而遺者,是熱動於中,關門不禁也。即在心、肝兩部脈息上求之便了。若果心移熱而作者,導赤散可用;肝移熱於脬而作者,小柴胡倍黃芩亦可醫。再審其上半夜與下半夜,以探陰陽消長機關,而按法治之,必不失也。此症直決為膀胱伏熱,是因其人精神飲食有餘,渴常飲冷,便常不快,是以知之也。法宜滋腎、瀉火為主,方用六味地黃湯,加知、柏,解見上。

【闡釋】此答說明遺尿有兩種:由於陽虛不能統率關竅者,宜補火以收納元陽;由於陰虛下焦伏熱者,宜滋腎、瀉火以扶元陰。病人所現癥狀,全屬後者,故直判為膀胱有伏熱,而治以知柏地黃湯。六味地黃湯功能利水育陰,再加苦寒之知、柏以加強其堅腎清熱之力,故能使遺尿止而口渴飲冷、小便不利諸症悉去。

但下焦伏熱之症,亦有由心熱下移者,則宜治以導赤散,由肝熱下移者,則宜治以小柴胡湯倍黃芩,是又須在脈、症上下細分辨而施治,不可專執一方。至於一般遺尿,尤其睡中遺尿,多由下元不固,腎與膀胱虛冷,不能制約於水所致,小兒素稟不足,及老年腎虛,多見此症,治宜兔絲子丸、縮泉丸、八味丸之類,隨症加減。

問曰:兩足冷如冰,不能步履,服桂、附、除濕藥不效,而更甚者,何故?

答曰:此非陽衰濕侵於下,實血虛肺燥,不能行津液於至下也。夫人身上下,全賴二氣布護,真陽不足,亦有冷者,服桂、附以助之即愈。脾虛不能轉運水濕而作者,服健脾除濕藥必效。此則不然,知非陽虛濕盛,乃由血虛肺燥也。肺乃百脈之宗,出治節者也。肺氣行,則津液流通貫註,百脈增榮;肺氣燥,則津液不行,百脈失養。今兩足冷如冰,乃水衰火極之象,人身水居其一,火居其二,火甚則津枯而骨髓失養,其實由肺之燥而津液不充,津液不充,邪火立起。火未甚時,猶覺內熱;火既極時,卻又作冷。古人雲:“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病機之顛倒如是,淺見者何能一一周知。此病法宜苦甘化陰潤燥為主,方用芍藥甘草湯,或六味地黃湯,加二冬、白蜜,或黃連阿膠湯俱可,解見上。

白話文:

【陰虛症門問答】

夢遺的解釋: 關於夢遺這個情況,如果發生在上半夜,一般認為是陰氣旺盛而陽氣衰弱;如果發生在下半夜,則認為是陽氣旺盛而陰氣衰弱。這是從時間醫學的角度來看的普遍原則。然而,仍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來判斷,究竟是屬於陰虛還是陽虛,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治療才是正確的。陽虛的人應該用扶助陽氣的方法來配合陰氣,陰虛的人則應該用補益陰氣的方法來配合陽氣。之前已經提到過適合使用的方劑。其中「將軍蛋」、「洋參蛋」這兩個方子,分別是用大黃、西洋參蒸蛋,利用藥物治療兼顧食物滋補,用來治療夢遺這種病是比較合適的。

另外,推究夢遺「病根」的產生,大多是因為平時有過多的淫念。當邪念一動,心火就會向下流動,再加上相火的助長,直接衝擊精竅,導致精竅打開而精液自然流出。這段描述非常精確。這種病必須結合精神治療,講究心理衛生,斷絕各種淫念,治療效果才會比較好。如果不能控制邪念,即使長期服藥,也很難治癒。

問: 有的人平時精神很好,飲食正常,但常常口渴想喝冷的,小便也覺得不順暢,而且每晚都會遺尿,這是什麼原因呢?

答: 這是因為元陰不足,同時下焦有潛伏的熱邪。很多人認為遺尿是下元虛寒,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確實有下元虛寒的情況,那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控制關竅,這種人一定會精神困倦、食慾不振,有陽虛的明顯證據,治療時應該收納元陽,以補火為主。而你說的這個人,精神沒有衰退,飲食也正常,一定是膀胱內有潛伏的熱邪,也可能是心臟的熱邪轉移到小腸,或是肝臟的熱邪轉移到膀胱而導致遺尿。這是因為熱邪在身體中部活動,導致關門不能關閉。可以在心臟和肝臟的脈象上找原因。如果是心臟的熱邪引起的,可以用導赤散來治療;如果是肝臟的熱邪引起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倍黃芩來治療。再觀察遺尿是發生在上半夜還是下半夜,以此來推斷陰陽消長的狀況,然後再對症治療,一定會有效的。這個病例可以直接判斷是膀胱有潛伏的熱邪,是因為這個人精神和飲食都很好,常常口渴想喝冷的,小便也常常不順暢,所以可以這樣判斷。治療上應該以滋養腎陰、瀉除火邪為主,方子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再加知母、黃柏,具體藥理可以參考之前說明的內容。

解釋: 這個回答說明了遺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陽虛不能控制關竅,應該補火以收納元陽;另一種是因為陰虛下焦有潛伏的熱邪,應該滋養腎陰、瀉除火邪來扶助元陰。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完全屬於後者,因此直接判斷為膀胱有潛伏的熱邪,並用知柏地黃湯來治療。六味地黃湯能利尿、滋養陰液,再加上性寒的知母、黃柏來加強其堅腎清熱的作用,所以能夠使遺尿停止,口渴想喝冷的、小便不順暢等症狀都消失。

但是,下焦潛伏熱邪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心臟的熱邪向下轉移引起的,這時就應該用導赤散來治療;也可能是肝臟的熱邪向下轉移引起的,這時就應該用小柴胡湯加倍黃芩來治療。所以,還需要在脈象和症狀上仔細分辨才能對症下藥,不能只執著於一個方子。至於一般的遺尿,特別是睡夢中的遺尿,大多是因為下元不固,腎和膀胱虛寒,無法約束水液所導致的,小孩先天體質不足,或是老年人腎虛,常常會出現這種症狀,治療上應該使用菟絲子丸、縮泉丸、八味丸之類的藥,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

問: 兩腳冰冷得像冰塊一樣,無法走路,吃了桂枝、附子、祛濕的藥都沒有效果,反而更嚴重了,這是為什麼呢?

答: 這不是因為陽氣衰弱,濕邪侵犯下肢,而是因為血虛肺燥,無法將津液輸送到下肢。人體上下,完全依賴氣的運行來保護,如果真陽不足,也可能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服用桂枝、附子來幫助陽氣就會好轉。如果是脾虛無法運化水濕引起的,服用健脾祛濕的藥一定有效。但你的情況不是這樣,所以可以判斷不是陽虛濕盛,而是因為血虛肺燥。肺是百脈的總管,負責調節氣的運行。肺氣運行順暢,津液就能夠流通到全身各處,滋養百脈;如果肺氣乾燥,津液就無法運行,百脈就會失去滋養。現在兩腳冰冷得像冰塊一樣,是水液衰弱、火熱過盛的表現。人體中水佔一份,火佔兩份。火熱過盛就會導致津液枯竭,骨髓失去滋養。其實是因為肺的乾燥導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就會產生邪火。在火熱還沒達到極致的時候,還會覺得身體內熱;等火熱達到極致的時候,反而會覺得寒冷。古人說:「陽氣達到極點會產生陰氣,陰氣達到極點會產生陽氣。」病情的轉變就是這樣,見識淺薄的人很難一一了解。這種病應該以苦甘化陰、潤燥為主,可以用芍藥甘草湯,或是六味地黃湯,再加麥冬、天冬、白蜜,或是黃連阿膠湯都可以,具體的藥理可以參考之前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