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理真傳》~ (17)
(17)
1. 陰虛症門問答
【闡釋】筋縮不伸,固由於血虛不能養筋,以致筋燥,而推原其本,則筋燥實由肺燥。因肺主氣,心主血,血隨氣行,肺失節令而運用衰,致津血不潤於筋而縮不能伸,故治以清燥養血之加味芍藥甘草湯。芍藥苦平入肝,甘草味甘入脾,苦與甘合,足以化陰而調周身之血,血調而筋得養,自然由縮而伸。加入二冬、白蜜,則清潤養陰之力更強。
末謂凡屬苦甘、酸甘之品俱足以化陰,不必拘定此方治此病,更示人以活法圓通之妙。
□
問曰:年老之人多健忘,言語重覆者,何故?
答曰:此元陰虛極,而神無主也。夫心生血,神藏於血之中,神者火也、氣也,即坎中一陽,而寓於血之中,氣與血相依,故別其名曰心藏神,即此可知鬼神之用也。書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良能二字,即真陰、真陽之本性也,神稟陽之靈,天體也,位尊,故曰神;鬼稟陰之靈,地體也,位卑,故曰鬼。人之為善,則性從陽,光明氣象;人之為惡,則性從陰,黑暗氣象。人死而為神,為鬼,即在平日修持上判也。將死之際,善氣重者,元神從天門而出,定為神道;惡氣重者,元神從地戶而入,定為鬼道。若老人氣血已衰,精神自然不足,不足故神昏也。然又非熱甚神昏之謂也,法宜養血為主,氣、血雙補亦可。方用補血湯、獨參湯,或參棗湯亦可,補血、獨參二湯,解見上。
參棗湯
洋參一兩,棗仁一兩,甘草五錢,豬心一個
以上三味為細末,同豬心燉服,或同豬心搗為丸俱可。
用藥意解
按參棗湯一方,乃苦甘化陰,酸甘斂陰之方也。因元陰虛極,不能養神,神無所主,故時明時昧,猶若殘燈將滅,而火光不明,苟能更添其膏,火光自然復明也。今以洋參之甘苦,棗仁之酸斂,以扶其元陰。元陰斂而真氣即斂,故曰藏神。又得豬心同氣相求,庶幾心神明而不昧。
復取甘草從中合化,而真血有源源不竭之妙也。此方不獨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闡釋】年老之人健忘,言語重覆,多由於氣血虛衰,不能充分營養於腦,影響及記憶、思維能力所致。祖國醫學所謂心藏神,實指心血營養於腦而生知慮的作用,解已見於第一卷,茲不再贅。至於心藏神而論及鬼神之用一段,則由於時代所限,不合科學,應予揚棄。但其所出治法與處方,則是切當的。
補血湯及獨參湯俱系古方,解已見前。參棗湯頗有新義,洋參甘苦,棗仁酸斂,甘草和中,苦酸甘合而化陰,復得豬心同氣相求,有藥補、食補兼備之妙。故鄭氏雲:“此方不獨治老年健忘,凡屬思慮損傷陰血者,皆可服也。”
白話文:
【解釋】
筋脈攣縮無法伸展,固然是因為血虛不能滋養筋脈,導致筋脈乾燥,但追溯根本原因,其實是肺部乾燥。因為肺主導氣,心主導血,血隨著氣運行。如果肺的功能失調,運轉衰弱,就會導致津液和血液不能滋潤筋脈,使得筋脈攣縮無法伸展。因此,治療上要以清燥養血為主,使用加味芍藥甘草湯。芍藥味苦性平,入肝經;甘草味甘,入脾經;苦味與甘味結合,能夠化生陰液,調和全身的血液。血液調和了,筋脈就能得到滋養,自然會由攣縮而伸展。加入麥冬、天冬和白蜂蜜,更能增強清潤養陰的效果。
最後說到,凡是屬於苦甘、酸甘的藥物,都足以化生陰液,不必拘泥於用此方治療此病,這也提示了人們可以靈活變通的道理。
問: 年紀大的人常常健忘,說話重複,是什麼原因呢?
答: 這是因為體內的陰液極度虧虛,導致神志失去依託。心產生血液,神志藏於血液之中。神,指的是火和氣,也就是坎卦中的一陽之氣,寄託於血液之中。氣與血相互依存,所以才把心稱為「藏神」的地方。從這裡就可以理解鬼神的作用。《書經》上說:「鬼神是陰陽二氣的良能。」所謂「良能」二字,就是真陰和真陽的本性。神秉承陽氣的靈性,屬於天體,地位尊貴,所以稱之為「神」;鬼秉承陰氣的靈性,屬於地體,地位卑下,所以稱之為「鬼」。人行善,本性就會偏向陽,呈現光明正大的氣象;人作惡,本性就會偏向陰,呈現黑暗陰沉的氣象。人死後成為神還是鬼,就取決於平日的修為。臨終時,善氣重的人,元神會從天門而出,進入神道;惡氣重的人,元神會從地戶而入,進入鬼道。如果老年人氣血衰弱,精神自然就會不足,精神不足就會神志昏沉。但這種神昏並非因熱邪過盛所導致的昏迷。治療上應該以養血為主,也可以氣血雙補。可以用補血湯、獨參湯,或者參棗湯。補血湯和獨參湯的方解,前面已經講過。
參棗湯
西洋參一兩,酸棗仁一兩,甘草五錢,豬心一個。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和豬心一起燉服,或者將藥粉和豬心搗成丸服用都可以。
用藥的意涵
分析參棗湯這個方子,是以苦甘化陰、酸甘斂陰為主的方劑。由於體內陰液極度虧虛,不能滋養神志,導致神志沒有依託,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就像殘燈快要熄滅,光線不明。如果能補充陰液,燈火自然就會重新明亮。現在用西洋參的甘苦味,酸棗仁的酸斂作用,來扶助元陰。元陰收斂了,真氣自然就會收斂,所以說能「藏神」。再配上豬心,取其同氣相求的道理,希望能讓心神清明而不昏昧。
加上甘草在其中調和,使得真血有源源不絕的滋養。此方不僅能治療老年健忘,凡是因思慮過度損傷陰血的人,都可以服用。
【解釋】
老年人健忘、說話重複,大多是由於氣血虛弱,不能充分營養大腦,影響了記憶和思維能力所致。中醫所說的「心藏神」,實際上是指心血滋養大腦,產生思考和認知功能的作用,這一點在第一卷已經解釋過,這裡不再重複。至於「心藏神」與鬼神作用的那段論述,因為受時代局限,不符合科學,應該揚棄。但其中所提出的治療方法和處方,是切實可行的。
補血湯和獨參湯都是古代的方劑,方解在前面已經說明。參棗湯頗有新意,西洋參味甘苦,酸棗仁味酸斂,甘草調和中焦。苦味、酸味、甘味合在一起能化生陰液。再加上豬心同氣相求,有藥物滋補和食物滋補兼備的優點。所以鄭氏說:「此方不僅能治療老年健忘,凡是因思慮過度損傷陰血的人,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