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外診簡摩》~ 卷下 (35)
卷下 (35)
1. 附:小兒苗竅診法總論
山根之上,有青筋直見,或橫見者,俱肝熱也。有紅筋直見或斜見者,俱心熱也。黃筋見於山根,或皮色黃者,不拘橫直,均脾胃之證,或吐或瀉,或腹痛,或不思食。(上陳遠公法。)
囟門凸起者,肝腎肺胃風熱濕熱也;下陷者,或因先天不足,或因泄利過度,脾腎虛寒氣怯也;疾跳或斷續無倫次者,氣脫也。(新增。)
白話文:
鼻子根部上方,出現青色血管直立或橫向延伸,都是肝火旺盛的表現。出現紅色血管直立或斜向延伸,都是心火旺盛的表現。黃色血管出現在鼻子根部,或皮膚發黃,無論血管走向如何,都是脾胃出現問題的徵兆,可能會有嘔吐、腹瀉、腹痛或食慾不振等症狀。(以上為陳遠公的方法。)
囟門隆起,是肝、腎、肺、胃風熱或濕熱的表現;囟門凹陷,可能是先天不足,也可能是因為過度泄瀉,導致脾腎虛寒、元氣不足;囟門跳動頻繁或斷斷續續沒有規律,則是氣虛的表現。(新增內容)
2. 外診雜法類
3. 診毛髮法
須、鬢、陰、腋諸毛詳前三陽上下氣血多少篇,茲不復贅。
肺主身之皮毛。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五臟傷敗,毛悴色夭者,死於臟氣所不勝之時也。手太陰者,行氣而溫於皮毛者也。故氣絕則不榮皮毛,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爪枯毛折。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足少陰者,伏行而濡骨髓者也。
氣絕則骨不濡,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腎,其華在發,故丈夫八歲腎氣實,齒更髮長。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枯。(以上《內經》。)
發者血之餘也。心與小腸主血,故小腸絕者,發乾直如麻,不得曲伸。小兒病,其頭毛皆上逆者死。其發枯黃者,心腎血氣俱不足也。(以上《脈經》。)
足厥陰肝脈與督脈會於巔,故勇士之怒,發立上指。平人肝熱,其氣上衝,頭皮一塊腫痛,髮根為之粗硬而逆起。(以下四節新增。)
白話文:
診毛髮法
頭髮、鬢髮、陰毛、腋毛等毛髮的狀況,前面「三陽」篇、「上下氣血」篇已詳細說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肺臟主宰全身的皮膚和毛髮。腎臟與三焦、膀胱經相通。三焦和膀胱經負責調節身體的毛孔和細毛。如果五臟受損,毛髮就會枯萎變色,這是因為臟腑之氣不足導致的。手太陰肺經運行氣血,溫養皮膚和毛髮。因此,氣血衰竭就會影響皮膚和毛髮,毛髮乾燥焦枯,體液就會流失,皮膚乾燥粗糙,指甲變脆,毛髮斷裂。手少陰心經的氣血衰竭,則經脈不通暢,血液無法流通,毛髮就會失去光澤。足少陰腎經循行於骨髓之中,滋養骨髓。氣血衰竭,骨髓得不到滋養,肌肉就會鬆軟萎縮,因此牙齒會變長且污垢,頭髮沒有光澤。腎臟的精華在外顯於頭髮,所以男子八歲時腎氣充足,牙齒更換,頭髮生長。五十八歲時腎氣衰弱,頭髮脫落,牙齒枯萎。(以上引自《內經》)
頭髮是血液的餘氣所化生。心臟和小腸主管血液,所以小腸功能衰竭的人,頭髮會乾燥直硬像麻一樣,無法彎曲伸展。小兒生病,頭髮都豎起來的,會死亡。頭髮枯黃,是因為心臟和腎臟的血液和氣血都不足。(以上引自《脈經》)
足厥陰肝經與督脈在頭頂相交匯,所以勇士憤怒時,頭髮會豎起來。普通人肝火旺盛,肝氣上衝,頭皮會局部腫痛,頭髮根部會粗硬並豎起。(以下四節為新增內容)
4. 附:眉毫鼻毫
平人眉忽生一長毫,異於眾毛,拔之三、五日復生者,膽中血熱也。在小兒必生急風。《脈經》曰:膽絕,眉為之傾。
平人鼻中忽生一長毫,粗硬異於眾毛者,肺中血熱也。撥之三、五日即復生,久不治,即生肺癰發背。夏子益《奇疾方》有鼻生長毫,硬如鐵絲,觸之其痛徹心,為肺大熱也。
發通五臟,而尤切於心腎。故病溫疫熱毒,及服毒藥,與飲酒大醉者,以冷水浸其發。又喉蛾急療等證,察有赤發者,急拔之,是熱血上逆也。
白話文:
普通人眉毛突然長出一根長毛,與其他眉毛不同,拔掉後三五天又長出來,這是膽經有血熱。如果是小孩子,很可能會引發急風(中風)。《脈經》記載:膽經氣血衰竭,眉毛就會傾斜。
普通人鼻腔裡突然長出一根長毛,粗硬與其他鼻毛不同,這是肺經有血熱。拔掉後三五天又長出來,長期不治療,就會導致肺癰(肺部化膿性感染)或發背(背部癰疽)。夏子益的《奇疾方》中記載:鼻中長出長毛,堅硬如鐵絲,觸碰則疼痛徹心,這是肺部大熱。
頭髮與五臟都有關聯,尤其與心腎關係密切。所以,患溫疫、熱毒,或服用毒藥、飲酒過度的人,可以用冷水浸泡頭髮。另外,治療喉蛾(喉嚨腫痛)等急症時,如果發現頭髮變紅,要趕緊拔掉,這是熱血逆流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