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逵

《增訂葉評傷暑全書》~ 卷中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5)

1. 《名醫類案》《增補名醫類案》

倪姓患霍亂吐瀉,審知始不作渴,四肢不逆,脈不沉細。一醫用大順散兩帖,漸至於此,因見四逆,復加附子,脈證更劇。童曰:此病一誤再誤,命將殆矣。若果屬寒,投熱病已,今反四逆,脈轉沉細欲伏,乃釀成熱深厥深,與熱邪傳入厥陰者何異?即以竹葉石膏湯,人參易西洋參,加黃連、滑石,兩劑而安。

同時有陸姓患此,醫用回陽之劑,日夜兼進,厥逆煩躁日增,病人慾得冷水,禁絕不與,甚至病者自起拾地上痰涎以解渴,遷延旬日而死。噫!即使真屬陰寒,陽回躁渴如是,熱藥之性,鬱而無主,以涼藥和之,病亦立起,不學無術,曷勝浩嘆?

霖按:此非真熱霍亂,然其證甚輕,醫者藥誤,致釀熱深厥深。竹葉石膏湯,人參易西洋參極是。即使寒證回陽後躁渴,亦當參以涼潤和之。此千古不刊之論也。

白話文:

倪姓病人患霍亂,嘔吐腹瀉,但起初並沒有口渴,四肢也沒有冰冷,脈象也不沉細。一位醫生用大順散治療兩劑後,病情有所好轉,但後來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於是又加了附子,結果病情反而加重了。童醫生說:這個病例治療錯誤兩次,病人命都快沒了。如果真的是寒症,用溫熱藥物治療已經不對了,現在又出現四肢冰冷,脈象變得更沉細,快要摸不到了,這是導致體內熱邪和厥陰症狀加重,跟熱邪入侵厥陰經脈有什麼區別?於是,他用竹葉石膏湯,用西洋參代替人參,再加入黃連、滑石,兩劑藥後病人就好了。

同時,陸姓病人也患此病,醫生用了回陽的藥物,日夜服用,結果四肢冰冷、煩躁的症狀日益加重,病人想喝冷水,但醫生卻不給,甚至病人自己爬起來撿地上的痰液解渴,拖延十多天後去世了。唉!即使真的是陰寒證,回陽後出現煩躁口渴,熱藥的性質鬱積在體內而無處宣洩,應該用涼藥來調和,病人就能馬上好轉,不學習醫術,真是令人感嘆!

霖氏評論:這並不是真正的熱性霍亂,但病情一開始很輕,醫生用藥錯誤,導致熱邪和厥陰症狀加重。竹葉石膏湯用西洋參代替人參的做法非常正確。即使是寒證在回陽後出現煩躁口渴,也應該用涼潤的藥物來調和。這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啊!